首页 理论教育 助行器及其使用中的护理

助行器及其使用中的护理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用的无动力式助行器有拐杖和助行架两大类。2.助行架 适用于下肢功能严重损害,步行时平衡功能较差的患者。5.预防压疮 长期使用助行器行走的患者,其腋下、肘部、腕部等处是压疮的好发部位,应注意预防,可通过增加受力部位的护垫厚度来缓解局部受压情况,要特别注意局部皮肤的颜色变化和疼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一)概述

助行器(walking aids)是辅助人体支撑体重、稳定站立和行走的工具。适用于各类瘫痪患者、下肢肌肉功能损伤者和肌力弱的老年人,帮助他们逐步恢复站立和行走的功能。

根据工作原理和功能的不同,助行器可分为3大类:无动力式助行器、动力式助行器和功能性电刺激助行器。其中,无动力式助行器物美价廉,使用方便,是最常见的助行器。常用的无动力式助行器有拐杖和助行架两大类。

1.拐杖 常见的有:手杖、前臂杖、腋杖和平台杖等(图4-7)。

图4-7 常见的拐杖

A.手杖;B.四角拐;C.前臂杖;D.腋杖;E.平台杖

(1)手杖:包括单脚手杖和多脚手杖,前者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后者适用于平衡较差、需要比单脚手杖更大支持的患者。手杖为单个使用,一般放健侧。

(2)前臂杖:结构上有前臂套,适用于握力差、前臂力较弱,但又不必用腋杖者。

(3)腋杖:适用于截瘫或外伤较严重的患者,稳定性好。

(4)平台杖:又称类风湿拐,有平台式前臂托和把手。适用于手关节损伤严重的类风湿患者和手部有严重外伤或病变不宜负重者,使用时由前臂负重,把手起掌握方向的作用。

2.助行架 适用于下肢功能严重损害,步行时平衡功能较差的患者。包括步行式和轮式两大类(图4-8)。使用步行式助行架时需要提起架子前进,因此,适用于上肢功能较好的患者;轮式助行架有两轮的、三轮的和四轮的,有的还附有座位、手闸、前臂托等,使用时不需要任何特定的步行模式,也无需提起架子,但需要较大的运转空间。

图4-8 常见的助行架

A.步行式助行架;B.两轮助行架;C.三轮助行架;D.四轮助行架

(二)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助行器的作用,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指导选择助行器 综合分析患者的情况,指导其选用合适的助行器,以利于步行功能的恢复。

3.指导调节助行器高度 手杖的高度为屈肘30°,掌心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或把手平股骨大转子。前臂杖的前臂套应在肘与腕中点稍上方,把手平股骨大转子。确定腋杖长度最简单的方法是身高减去41cm,也可以是从患者的腋前壁到足外侧15cm处地面的距离,或从腋前壁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加5cm,把手与股骨大转子平行。

4.指导使用助行器 指导患者持助行器行走的正确步态。

(l)摆至步:双拐同时向前迈出,然后身体重心移至双拐,再将双腿向前摆至双拐稍后方。

(2)摆过步:双拐同时向前迈出,然后身体重心移至双拐,再将双腿用力向前摆出,使双足着地点超过双拐的连线,再将双拐向前迈取得平衡。

(3)交替式两点步:左拐与右足同时向前迈出,然后右拐与左足再向前迈出,如此交替行进。此法常在四点步后应用,稳定性不如四点步,但步行速度快。

(4)三点步:双拐先向前迈,然后患腿迈出,最后健腿迈出。如持单拐行走,拐一般放在健侧,步态同前。此法步行速度较快,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单侧下肢不能负重者。

(5)四点步:先迈左拐,再迈右足,然后迈右拐,最后迈左足。此法稳定性好,练习难度小,步行速度较慢,适用于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

(6)步行式助行架步态:先提起助行架放在上肢前方远处,再迈患腿,最后迈出健腿与患腿在同一水平。

5.预防压疮 长期使用助行器行走的患者,其腋下、肘部、腕部等处是压疮的好发部位,应注意预防,可通过增加受力部位的护垫厚度来缓解局部受压情况,要特别注意局部皮肤的颜色变化和疼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安全教育 让患者熟练地掌握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增强保护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7.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的持拐行走姿势,将杖保持在足前外侧至少约10cm的位置,抬头向前看

(2)使用腋杖时,应把腋垫抵在侧胸壁,使腋杖与躯干侧面呈15°。

(3)使用步行式助行架时,应拿起助行架前移,避免向前滑行;步行时不应紧靠前横杆,否则易向后跌倒。

(高 娜)

讨论与思考

1.装配假肢前后的康复护理内容有哪些?

2.说出假肢、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结构组成及功用。

3.如何选择轮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