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病毒感染有哪些后遗症

国外病毒感染有哪些后遗症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些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引起此类疾病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以及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感染HIV后诱发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缺陷,必将影响细胞与体液免疫应答。此外,病毒包膜糖蛋白gp120与CD4结合还可干扰未感染CD4+T细胞与APC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重免疫缺陷。

某些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引起此类疾病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以及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感染HIV后诱发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本节仅就此作如下介绍。

(一)流行特点

AIDS首次报道于1981年,1984年证实其病原为HIV。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输血或血制品的应用以及通过胎盘的母-婴垂直传播。临床表现上,AIDS是以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点的免疫功能低下的致死性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以来,感染人数逐年快速增长。为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控制AIDS流行,有必要对AIDS高危人群和临床上不明原因感染及皮肤肿瘤患者及时定期检查。抗HIV抗体的存在表明HIV感染,而检出HIV则是病毒存在的确凿证据。

(二)损伤机制

HIV感染CD4T细胞是AIDS患者免疫缺陷的前奏。HIV感染CD4T靶细胞的机制为:HIV外膜蛋白gp120与CD4分子呈高亲和力结合,启动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表达某些辅助受体,如CCR5和CSCR4等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它们辅助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融合,使病毒核酸进入胞质。已发现,无症状的AIDS患者其CD4T细胞仅少数显示HIV复制,这可能与细胞表面无辅助受体有关(图13-2)。HIV感染导致免疫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如下。

图13-2 HIV侵入免疫细胞机制

(1)病毒与易感细胞结合后,直接诱导细胞凋亡,特异性识别HIV抗原肽的CTL也可启动靶细胞凋亡过程。

(2)受染细胞在病毒作用下发生细胞病变而死亡。当HIV核酸以整合于宿主染色体的形式潜伏时,受染细胞虽未遭破坏,但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均发生障碍

(3)CT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还可波及邻近未被感染的CD4T细胞,导致CD4T细胞大量减少。

(三)免疫异常

HIV感染导致的特征性免疫异常是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减弱,主要表现如下。

1.CD4T细胞减少 CD4T细胞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缺陷,必将影响细胞与体液免疫应答。患者可表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降低;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和丝裂原应答能力减弱。CD4T细胞减少始于HIV感染早期,由此引发机体免疫细胞间平衡失调,后期可致IL-2、IFNγ等细胞因子产生受抑,CTL和NK细胞活性降低。此外,病毒包膜糖蛋白gp120与CD4结合还可干扰未感染CD4T细胞与APC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重免疫缺陷。

2.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此两类细胞表面也不同程度表达CD4分子和辅助受体。CD4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受染后,即成为HIV的隐蔽场所,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功能出现异常,其抗原提呈能力下降,且可通过与CD4T细胞接触而传播HIV,加重CD4T细胞损伤。由于树突状细胞功能异常,导致再次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此外,携带病毒核酸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保护HIV免遭感染早期产生的抗HIV抗体的作用,导致晚期患者血液中出现高滴度病毒,有利于病毒传播至脑等其他组织,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3.B细胞及其他细胞 AIDS病人血清Ig和自身抗体水平常增高,此与HIV感染所致多克隆B细胞激活有关。另外,HIV感染者常易合并感染EB病毒,也可参与激活多克隆B细胞。由于CD4T细胞减少和抗原提呈细胞功能异常,患者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降低。

(四)防治措施

尽管叠氮胸腺嘧啶(azidothymidine,AZT)、双脱氧次黄嘌呤(dideoxyinosine,ddI)、双脱氧胸嘧啶(dideoxycytidine,ddC)、HPA23和舒拉明等反转录酶抑制药已用于AIDS的治疗,但均只能延长无症状期。应用可溶性CD4分子干扰病毒扩散,其效果亦有限。迄今,治疗HIV感染的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为预防AIDS传播,应大力开展社会宣传、加强血液制品的检查与管理、严禁吸毒和加强性教育。寻找有效的HIV疫苗始终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已见诸报道的有减毒HIV活疫苗、完整的灭活HIV、重组活病毒、合成的病毒多肽、天然病毒产物、抗CD4独特型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等,但均无突破性进展。疫苗研制的主要困难在于:①HIV增殖快速、表面抗原易变,这成为研制具有广泛保护作用疫苗的障碍;②HIV潜伏于细胞内并在细胞间传播,有碍疫苗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