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芯片制作

组织芯片制作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芯片的供体组织可以为石蜡包埋组织和冷冻组织,目前以前者较为常用。上述石蜡均应进行3次熔化、冷却,去除杂质。在制作组织芯片时应同时对已标记的石蜡组织编号,记录其在微阵列中的位置,确保组织芯片上的点与所选标本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准确利用标本所携带的信息,更好地进行后续分析。

为了将数十个乃至上千个不同的标本放置在1个特定受体蜡块上,在制备时常需借助被称为组织芯片点样仪(也称为阵列仪)的专用仪器。目前常用的点样仪为美国Beecher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组织芯片点样仪(含配套的点样针,包括细针和粗针,直径0.6~2.0mm)。阵列仪可以从供体蜡块中穿取微小的柱状组织样品并能将所取组织精确地排列于另外1个蜡块(受体蜡块)上,从而构建成组织芯片。组织芯片的供体组织可以为石蜡包埋组织和冷冻组织,目前以前者较为常用。

(一)利用微阵列仪制备组织芯片

【准备工作】

1.确定研究对象 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样本量。

(2)在病理医师指导下,根据最新诊断标准核对病理诊断,确定研究对象,并依据HE染色切片的形态特点确定供体蜡块。比如实验目的是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机制,根据目前的观点该型乳腺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上皮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等多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实验对象应包括上述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组织。在制作芯片前应根据WHO最新的乳腺肿瘤分类标准,由病理专家对拟选标本的HE切片进行复读,确定研究对象。

(3)准确标记取样点:常用的标记方法为在显微镜下选取目标区域(避开出血坏死及纤维化区),用记号笔在组织切片上进行定位;将该切片和供体蜡块进行比较,并在供体蜡块相应部位上进行标记(在目标组织区域用非油性记号笔画圈)。因组织切片和染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样本的丢失和损坏,为了保证芯片质量,同一组织块最好选取3个以上不同区域进行标记。为了更好地进行后续研究,还应详细记录样本信息,如每例标本的一般情况、临床诊断、病理分型和分期、预后情况(如生存时间)等。

2.制作载体蜡块 即空白蜡块。载体蜡块是指接受供体组织块的空白石蜡块,应具有较好的柔韧度和硬度,这样可以减少打孔时蜡块开裂的机会。制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蜡”的选择:制备载体蜡块的蜡与制备普通病理蜡块的蜡不同,需要更高的韧性和黏附性,可选用单纯蜂蜡(上海华灵康复器械厂生产,熔点范围为65~75℃)、Leica石蜡(Leica公司产品,熔点58℃)与蜂蜡按50∶1混合、高纯度Leica石蜡(熔点为57~58℃)、德国蜡和美国蜡按49∶1混合、国产高纯度石蜡、每100g石蜡中加入0.5~1g硬脂酸。上述石蜡均应进行3次熔化、冷却,去除杂质。笔者认为使用Leica石蜡(Leica公司产品,熔点58℃)与蜂蜡按50∶1混合,并经过反复加温、自然冷却后制作成的载体蜡块较为理想

(2)制备空白蜡块:空白蜡块的制备需要特定的模具,可选用病理科常用模具(铜制、中间无隔断,两端可密封的模具),该模具制备出的蜡块适用于所有病理科常用切片机,也可自制一定规格的包埋盒,缓缓加入石蜡后移至病理组织包埋冷冻台,待完全冷却后将空白蜡块从自制包埋盒内取出,待用。为了切片方便也可在制作时附加1个一次性塑料包埋框。目前常用的载体蜡块为3.5cm×2.5cm×1.5cm。

(3)组织微阵列的设计:①应确定拟制作芯片的类别及检测样本量,根据研究目的和待检测样本的数目进行设计,并制作出与阵列二维位置相对应的表格;②根据样本大小设计微阵列的格式,包括打孔针直径、标本间距、每行多少个标本和共几行(即设计成几×几的阵列)、不同组间间距、芯片方位标记方式等。目前常用的打孔针直径为0.6~2.0mm。标本间距与选用的打孔针直径有关,一般为0.1~0.4mm。组间距一般为1~2mm。为了防止石蜡质量不好造成的石蜡块撕裂以及保证切片时处于边缘的组织无脱落,一般第1个点的位置距上边界及左边界均约为0.5cm。

【制作过程】 组织芯片制备仪包括操作平台、打孔采样装置和定位系统。打孔采样装置用于打孔定位,对供体蜡块进行采样;定位装置可在X轴和Y轴方向线性移动取样针,从而制备出孔径、孔距、孔深完全相同的组织微阵列蜡块。目前所用的微阵列仪主要采用两种制备原理:其一,同时使用打孔针和取样针,该方法不用制备已打孔的空白蜡块模具,制作时每1个点均先打孔,后上样;其二,仅采用1个针,即打孔针,该方法需要先制备已打孔的空白蜡块模具。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1.利用微阵列仪制备组织芯片

(1)打孔针(细针)和取样针(粗针)位置的校正:取一空白蜡块放入微阵列仪的容器内,固定螺丝避免蜡块移动,选取欲用的打孔针(直径为0.6~2.0mm),下压打孔针使其在空白蜡块上留下一痕迹,放手使其回位,变换打孔针为取样针,依相同的方法在空白蜡块上作标记,观察打孔针和取样针在空白蜡块上所留的标记是否完全重合,如果不重合则调整针的位置直到重合为止。

(2)确定打孔深度:调节微阵列仪上的限深器,确定打孔针在载体蜡块上的打孔深度(以0.3~0.4mm为宜)。

(3)固定载体蜡块:将校正用的空白蜡块取出,将载体蜡块放入组织芯片制备系统的容器内,固定螺丝避免蜡块移动。

(4)确定第1个点的位置:旋转左右距离和前后距离调节器,使打孔针位置位于距蜡块上边及左边界约0.5cm处,待用。

(5)打孔及取样:利用打孔针在载体蜡块上打孔,利用取样针(粗针)在供体蜡块的标记部位采集组织芯,然后将其转移到载体蜡块上预先打好的孔内,用手指轻按组织芯,至此第一例组织转移完成;旋转左右距离调节器,将打孔针向右水平移动,移动距离为设定的标本间距(如0.2mm),按以上方法转移第2例组织,直至第一行所有病例的组织转移完毕;旋转前后距离调节器使打孔针向前水平移动,移动距离为设定的标本间距(如0.2mm),然后转移第2行第一例组织;再调节左右距离调节器,将打孔针向左水平移动,移动距离为设定的标本间距(如0.2mm),按以上方法转移第二行第二例组织,如此方法以“之”字形移动打孔针和取样针,直至将所有病例的组织完全转移完毕。在制作组织芯片时应同时对已标记的石蜡组织编号,记录其在微阵列中的位置,确保组织芯片上的点与所选标本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准确利用标本所携带的信息,更好地进行后续分析。

(6)信息记录:一般采用二维记录方式,即水平方向从左到右每个点坐标标记为A、B、C…,垂直方向每个点坐标标记为1、2、3…,这样每个位点都具有1个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坐标,可以在登记本上记录每个位点的准确信息,很方便地建立组织芯片库。

(7)标记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可对组织芯片的方向进行标记,如最后一行留有缺口作为标记;最后一行不留缺口,而是在末端放置正常肝、肾组织作为标记;选取制备芯片不同的3个组织芯排列1行(如肌肉组织),在方位标记下另起一行构建组织芯片。

2.选用1个打孔针的微阵列仪制备组织芯片 利用该微阵列仪制备组织芯片与同时具有打孔针和取样针的微阵列仪的制备过程略有不同,应先制备蜡块毛坯,即选用一定规格的打孔针在空白蜡块上打孔,制成带孔的空白载体蜡块,具体步骤如下。

(1)应调整打孔针的位置至距蜡块上边及左边界约0.5cm处,作为微阵列第1个点的位置,按照预先设计的间距及微阵列布局,制备空白微阵列模具。

(2)制备完空白载体蜡块后进行取样和上样,即用取样针在标记的供体蜡块取样位点处向下钻取组织蜡芯,待取样针自动复位后,轻推套管中的金属实心内芯,将组织蜡芯推出,用镊子将组织蜡芯头向下放入载体蜡块孔中,并用手指轻按组织芯,使其完全置入孔内,如此反复地将组织蜡芯有序地移入载体蜡块中,直至装满。

(3)在制作组织芯片时应同时对已标记的石蜡组织编号,记录其在微阵列中的位置。

(4)信息记录和标记方法同前。

3.组织芯片制备的后期处理 由于取样时不同标本组织芯的长度不同,将其全部插入预先准备的载体蜡块制成微阵列时,阵列表面高低不平,必须进行后期处理,常用方法如下。

(1)将制备好的组织微阵列石蜡块进行水浴(37℃,10~15min)或放入37℃温箱中30min,待蜡块适当软化后,取一干净空白载玻片,贴于受体蜡块带有组织芯的一面,用透明胶带将受体蜡块和载玻片稍用力固定在一起,轻轻均匀用力按压载玻片,将凸出蜡块表面的组织芯下压至与受体蜡平齐,使受体蜡块表面平坦光滑,在下压的同时用玻片将石蜡从四周向中心轻轻挤压,使石蜡与组织充分接触,然后再放进55℃烤箱内2~4h,使组织芯和周围蜡质相互融合;取出载体蜡块,然后用单刃刀片将芯片组织蜡块切成长方体。

(2)将制备好的组织微阵列石蜡块含有组织的一面平放在一玻璃板上或模具内,置于56~60℃恒温箱内,每5min观察1次,待蜡块和玻璃板中间出现液体状的石蜡时把蜡块取出,置于冰箱内冰块上冷却,也可常温冷却,笔者认为冰箱内冷却效果更好,因为常温下冷却蜡块必须底面(有组织芯的面)朝上,这时液状石蜡容易流出,这将影响位于边角的组织芯的切片质量。此外,此法在使用时需要定期观察,既要保证组织芯和蜡融合在一起,又要防止蜡块完全熔解,而至组织排列混乱,影响芯片使用。

4.切片和裱片 与普通切片一样,组织芯片在切片前应将蜡块置于-20℃冰箱中冷冻60 min。取出后快速夹在切片机上修正,最好一次全部切完,以提高芯片产量。切片厚度通常为3~4μm。切片刀要锋利,以保证所有组织芯均能被完整切下,一般每个切片刀连续切20张后即要更换刀片,载玻片推荐使用无DNA酶、无RNA酶及无菌的“三无”硅化片。裱片时最好使用恒温裱片器。切好的切片立即放入60℃左右的温箱中烤片12~24h,然后将切片取出自然降至室温,装盒备用。若组织芯片用于RNA原位杂交,则须在DEPC水中裱片,切片的刀具亦需经RNA酶灭活处理,以免影响今后的检测结果。此外,切片和裱片过程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暴露出所有的组织蜡芯后,才能连续切片。

(2)裱片水温以40℃左右为宜,过高组织易离散和飘移,过低则组织切片不易展开,常出现卷曲和皱褶。

(3)捞片时应注意芯片方向。

(4)适当控制烤片温度,尤其刚经水裱片后的组织,此时组织尚未完全贴附于玻片,此时如烤片温度过高,蜡质快速熔化,组织芯随熔化的蜡质漂移,可造成点阵移位。

(5)切片刀一定要锋利。

(6)最好将组织芯片裱于涂有黏附剂的载玻片上以降低脱片率。

(二)利用自制工具制备组织芯片

由于微阵列仪价格比较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组织芯片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为此,部分研究者自行设计了打孔针和取样针制备组织芯片,简要介绍如下。

1.打孔针和取样针的制备

(1)金属环钻:直径3~4mm,将环钻对准蜡块典型病变处轻压旋转,环钻前缘利刃即可切割出圆柱形芯状组织,根据实验设计编号排列蜡块芯,制成组织芯片。

(2)腰穿针:打孔针选用针管为9号的腰穿针,外径为0.9mm,外套200μl的Tip头,在距Tip头尖端5mm处截断针管;取样针选用针管为12号的腰穿针,内径为0.75mm,外套200μl的Tip头,在距Tip头尖端4mm处截断针管。

(3)带实芯针的穿刺针:将带实芯针的穿刺针进行研磨,一套针有四件,两个空心针及配套的两个实心针,针径范围0.6~2.0mm,须注意打孔针径比取样针径小1号(即打孔针的外径与取样针的内径一致),打孔针和取样针的外周套彩色塑料膜以标记针进入蜡块的深度,打孔针打孔的深度要比取样针深1.0mm。

(4)日常用的皮带冲:分别选用直径0.2cm和0.1cm的皮带冲进行打孔和取样。

(5)注射器针头:60ml注射器针头2个,其内径为1.5mm,分别用于打孔和穿取组织。

(6)废弃的一次性18号肾穿针:该肾穿针内径1.8mm,将其锯成两段,制成两根针。带有针柄的一根就可以直接使用,另一部分针段的一端插入到橡胶塞里并露出少许,制成另一根针,断端磨平,尖端针鞘磨锋利,即可使用。

2.载体蜡块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前。

3.定位模板制作

(1)选用不锈钢材料(大小由载体蜡块决定),利用计算机编程,以线切割技术按预先设计的点阵(包括孔径、孔间距及微阵列布局)在其上打孔,制成1个“模具”。

(2)选用透明材料,用记号笔按设计的点阵对其进行标记,与载体蜡块紧密固定后即可用于打孔。

(3)根据样本多少决定打孔数目和区域,并用直尺在载体蜡块表面划出网格线进行定位。

4.打孔和取样 利用自制工具制备组织芯片时打孔和取样与利用微阵列仪不同,进针时需要自己掌握方向和进针距离,进针时应注意保持针与蜡块的垂直关系,而且打孔需快速进行,否则蜡块变冷变硬时容易开裂。

总之,自Kononen J等1998年首次报道以来,其制作原理、制作过程和方法并没有质的飞跃,只是使用的材料、工具和铺片技术不同。目前研究者多选用组织直径为0.6~2.0mm的中密度芯片(100~400样点)和高密度芯片,其中中密度芯片(以100个左右的样本点为多见),组织样本直径约1mm,间隔0.8mm,高密度芯片(>400样点)常规取直径为0.6mm的组织样本,其样本排列的间隔≤0.8mm。

(三)冷冻组织芯片制备

前面阐述的组织芯片制备及其应用均为石蜡包埋组织的组织芯片,但石蜡包埋组织对核酸特别是RNA的保护较差,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时检测效果不甚理想。与石蜡包埋组织不同,冷冻组织可有效保护RNA。目前,有关冷冻组织芯片的报道较少,查阅相关文献,冷冻组织的组织芯片首先由Fejzo等于2001年报道,并用该芯片进行了非放射性RNA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等实验,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郑海燕等报道了一种冷冻组织芯片的制备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简要介绍如下。

【样本保存】 所有组织在离体后均应立即投入液氮中速冻,尔后保存于-70℃备用。

【模块制作】

1.制备环境 所有操作均在冷冻切片机的恒冷室中进行。

2.芯片阵列模块的制作

(1)制备芯片模具:芯片模具为1个铝合金正方形底座,其一侧排布整齐均一、直径为1.5mm,针间距为2.0mm的49根不锈钢针,另一侧设有把手。

(2)利用硬纸制备1个稍大于冷冻切片金属底托的正方形纸框,并固定于切片机专用金属托上,其内缓缓注入OCT(约为其2/3高度),注意勿产生气泡。

(3)将模具轻轻插入OCT中,待OCT固化后,拔出模具,撕去纸框,即形成了49点阵的OCT空心阵列模块。

3.目标组织选取 取出备用的组织,放入OCT中速冻,待OCT固化后移至-20℃,使组织稍软,尔后,在冷冻切片机中进行切片(-25℃,6μm)。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确定取样部位。

4.取样 用特制的套管针(内径1.5mm),钻取组织块上相应位点长度3~4mm的组织芯。在液氮中冻结数秒钟后按预先设计好的阵列顺序迅速填入孔中,然后编号登记。重复上述操作流程直至微阵列制备完成。模块做好后可直接切片,也可密封于-70℃保存备用。

5.切片 将OCT微阵列模块置于冷冻切片金属托上,缓缓倒OCT液,均匀地盖过标本,修块至所有标本在同一平面后,切片与一般冷冻组织切片相同。

6.固定 固定液的选择与后续实验有关,对于常用的组织学染色选用4%多聚甲醛固定15~20min即可。如果切片后不立即进行染色应保存于-70℃备用。

【注意事项】 在制备和切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法不适用于微阵列仪,在制备时应自制打孔和取样针(具体方法见本章第二节)。

(2)组织芯在放入模具孔前应在液氮中冷却片刻,这样可使其保持更好的硬度及外形。

(3)打孔针及取样针的直径不应<1mm,点间距也不应<1mm。

(4)供体标本的厚度应尽量一致,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点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面,增加切片数量,提高芯片的利用率。

(5)供体标本的温度不应太低,太低时硬度大,取样针不易穿透,造成取样困难。

(6)载玻片尽量选择进口无RNA酶的玻片,如德国Menzel Glaser公司的产品(规格为72片/盒)。

总之,目前有关冷冻组织芯片的报道较少。由于其制备较石蜡切片难,制作出的组织芯片密度及质量均还有待提高。不过与石蜡标本的组织芯片相比,冷冻组织芯片可更好地保护组织细胞中的抗原、核酸(特别是对RNA),冷冻组织芯片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四)组织芯片制作注意事项与效果评价

【注意事项】 尽管组织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其制作原理比较简单,而且采用自制工具也可制备出高质量的组织芯片,但在组织芯片制作过程中,目标组织区域的选取、载体蜡块的制备、组织芯片蜡块的后期处理以及切片、裱片等关键过程的细节处理都会直接影响到组织芯片的制备质量,并且组织掉片、组织抗原性或核苷酸的丢失、组织芯片的完整性和美观性等也是困扰研究人员的主要问题。因此,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加以说明。

1.需要正确认识组织芯片的高通量 目前,对于组织芯片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盲目追求组织芯片的密度,缩小组织样本的直径。一般而言,组织样本直径以0.6~1.5mm为宜,间距一般不应<0.2mm,照此推算,在每张组织芯片应以100~200个点为宜,这样既可保证挖取的组织块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又能降低组织芯片制备的技术难度,保证组织芯片的质量。故在组织芯片的设计中并不是组织点的数量越多越好。

2.认真进行组织芯片的设计 一般来说,设计的点阵必须便于在显微镜下对比观察,即相关的点阵尽量放在一起,最需要注意的是设立标记,以便确定芯片方向。

3.供体蜡块的选择 供体蜡块最好选用4%中性甲醛固定的蜡块,而且蜡块在切片后,须经液状石蜡覆盖蜡块表面。此外,供体蜡块的厚度及其制作过程也可影响芯片质量。由于存档蜡块经反复使用,组织厚薄不一,组织芯易出现漏取或深浅不一,而且存档蜡块的制作不尽相同,质量参差不齐,也可降低组织芯片的利用率。所以最好在平时工作中专门留取相应组织,规范取材,手工脱水、透明、包埋,保证供体蜡块的质量。

4.打孔时机 载体蜡块应该遵循即制即用的原则。

5.采用自制工具制备组织芯片 在打孔时应将定位模板卡与载体蜡块共同固定,不能相互移动,这样才能保证芯片上点与其所含信息一一对应。

6.供体蜡块取样前可采用烤箱加热和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时水温可控制在46~48℃,5~10min。蜡块微微变软时既不会造成蜡块的碎裂,也不会造成相邻孔的贯通,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供体蜡块的损伤。

7.将组织芯推入载体蜡块 动作应轻,否则易使组织芯弯曲或断裂,在制作时应尽可能使组织芯具有相近的深度,如果供体蜡块组织太薄,可在已标出的同一区域连续多次采集组织蜡芯,这样可以保证芯片上所有点均得到充分利用,也可降低芯片的缺失率。

8.组织取样 组织取样时每个候选蜡块均应进行重复取样(制备2~3个点)。一方面是因为组织芯片切片和染色过程中会导致部分位点样本丢失,从而无法评价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肿瘤形态以及生物学特征的异质性。重复取样可提高组织芯片检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手工制作组织微阵列时,1个阵列由同一人操作较好,可避免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组织深度差异。

9.必须注重组织芯片制成后载体蜡块的后期处理 由于组织芯长短不一,有些组织芯放入载体蜡块的孔内后还可能突出于石蜡表面,导致载体蜡块表面高低不平。因此,制成后应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保证表面组织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提高芯片的利用率。此外,芯片制备完成后使组织芯与载体蜡融合时应注意加温,融合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不要让温度超过石蜡的熔点,导致组织芯片蜡块完全熔化,造成组织阵列混乱。温度也不能太低,融合时间也不能过短。

10.无效组织的处理 无效组织是指在目标蜡块中定位不准确,未取到目标组织或组织厚度不够,在HE切片下有所需组织,但由于组织太薄,再修整后已没有所需组织。避免出现上述现象的办法是病理诊断医师负责切片的诊断,准确找出所需区域并作出相应标记,在选择供体蜡块时尽可能选择组织块较厚的蜡块。

11.组织芯片蜡块切片 一般一个组织芯片蜡块可制成200张左右的切片,每隔40张取一张作HE染色,以鉴别组织学类型是否仍具代表性。

1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由于免疫组化染色试剂都是液态的,滴加到组织芯片上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致使液体边缘部分向中间聚拢,周边组织试剂过少不能覆盖组织,而出现弱阳性或假阴性。可采用以下方法降低上述现象的发生率:一是试剂一定要足量,最少为200μl,即可全部覆盖组织芯片从而避免上述结果的出现;二是通过加盖硅化盖玻片或使用擦镜纸覆盖于组织表面,进行孵育,防止孵育过程中微量抗体的蒸发,从而避免边缘效应及干片问题。

【效果评价】 如前所述,组织芯片是由许多直径0.6~2.0mm的组织构成的,我们并不能保证所有点均为“有效点”,在染色后部分点可能并不适用于后续数据分析,因此在分析时应将这些点排除。

1.排除标准 组织芯片残缺组织点常用的排除标准如下。

(1)组织点内不含目的组织。

(2)组织点中所含待测样本的面积小于组织芯原有面积的10%。

(3)组织点残缺、掉片,剩余面积小于组织点原有面积的50%。

(4)组织点折叠,影响观察。

(5)移位严重,无法确定其原始定位的组织点。

2.组织芯片利用率 目前报道的在排除不可分析的组织点后,组织芯片利用率为73.03%~93.75%。

3.争议焦点 由于组织微阵列是以组织芯来代替原有的常规组织切片,这种小的组织芯是否能够反映整个标本的分子构成,能否代表整个标本的生物学特征一直是争议的焦点之一。为此,出现了很多关于普通切片与组织芯片结果对比研究的报道,这些研究主要对比的是免疫组化染色和核酸原位杂交结果。如我国研究者利用自制的乳腺癌组织芯片进行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切片和组织芯片ER、PR的阳性率分别是71.21%V.S.68.18%和63.64% V.S.57.58%,两者间ER、PR表达(阴性/阳性)一致率分别为96.97%和93.93%。若采用阴性/弱阳性/阳性系统评定染色结果,则两者之间的ER、PR表达一致率分别为93.93%和90.91%。尽管两者一致率很高,但并不完全一致,并不是组织芯片上每一个组织芯都能完全代表其原来的普通切片,但这细小的差异并不影响大样本的研究结果。从另一个角度讲,组织芯片中ER和PR的阳性率都低于普通切片,其表达结果的不一致率分别为3.03%和6.07%,这些差异与肿瘤的异质性有关。国外研究者也对此进行了大样本研究,如Fernebro等构建了直径为0.6mm的直肠癌组织微阵列,利用免疫组化法研究Ki-67及P53的表达情况,并与常规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P53的胞核染色率均为75%,Ki-67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1%和85%,结果高度一致,认为组织微阵列技术是一种可靠的高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重复常规组织大切片的研究结果。对于高度异质性的肿瘤组织标本,0.6mm大小的组织标本并不能完全获得所有源于常规大标本中的信息,组织芯片的研究结果与常规肿瘤组织切片的结果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对于无异质性的正常组织而言,其代表性可能不会受到影响,但对于异质性明显的肿瘤组织可以通过在肿瘤组织多个区域取样以捕获更多的信息,避免肿瘤组织异质性产生的影响,提高组织芯片的采样效率。重要的是,利用组织微阵列进行研究的目的并非进行诊断,而是研究肿瘤的分子特征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属于群体研究而非个体研究。因此,组织芯片更适宜于检测已知的或具有潜在临床意义的分子靶点。作为一种大样本的研究,组织芯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总之,组织芯片技术是一种大样本高通量的研究方法,单个样本的偏差不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可信度,但采用多点取样,遵循统一规范化的取材标准,仍是保证组织芯片技术可靠性的重要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