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 凡是3周前有头部外伤史或无诱因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记忆力减退、精神失常、应警惕此病。
【临床表现】
(1)病史多不明确,可有外伤史。
(2)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和神经症状:常于受伤后1~3个月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和肢体抽搐等。
(3)精神智力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差、智力迟钝、精神失常等。
(4)局灶性症状:由于血肿压迫导致轻偏瘫、失语、同向性偏盲、视盘水肿等。
【预警表现】 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记忆力减退、精神失常。
【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 颅骨内板下可见新月形或半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度阴影,单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有中线移位,侧脑室受压;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无明显中线移位,但有双侧侧脑室受压。
2.头颅MRI扫描 头颅CT不能明确者,选用头颅MRI。
【诊断要点】
(1)常有较轻的头部外伤史(可被患者忽略或遗忘)。伤后数周、数月甚至多年始逐渐出现症状。
(2)可以颅内压增高表现为主,症状类似脑瘤表现,一部分患者精神症状较突出,或有头昏、耳鸣、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精神淡漠,或有局限性癫、轻偏瘫、失语等。
(3)头颅CT可显示血肿部位及范围。
【治疗要点】
(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首选钻孔引流,需向家属交代病情及围术期出现的并发症。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如果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3)对于严密观察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应急诊手术。
【康复指导】 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和功能锻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