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章腾龙身世与《贞丰拟乘》

章腾龙身世与《贞丰拟乘》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章腾龙身世与《贞丰拟乘》陈 益周庄章宅,清代文化人、《贞丰拟乘》作者章腾龙的故居,位于周庄镇中市街,始建于明代。章腾龙晚年在这里编篡《贞丰拟乘》。定居周庄后,由章腾龙的侄子重新续写宗谱,称为《贞丰章氏家乘》。晚年,他又编纂成《贞丰拟乘》。值得注意的是他编纂《贞丰拟乘》,是在游历西粤以后。
章腾龙身世与《贞丰拟乘》_思路: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选

章腾龙身世与《贞丰拟乘》

陈 益

周庄章宅,清代文化人、《贞丰拟乘》作者章腾龙的故居,位于周庄镇中市街,始建于明代。历经岁月风霜,现存一进后堂楼及东西厢房,建筑面积不到300平方米。地方志载,清初章永廉在此设米肆,济赈灾民,后扩建两大厅,名为绿天书屋。章腾龙晚年在这里编篡《贞丰拟乘》(贞丰里为周庄镇前身)。最近,周庄镇在准备维修章宅时,无意中发现了一部《贞丰章氏家乘》,虽然纸页蚀损,但手写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为研究古镇的社会变迁,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史料。

从清康熙丙申年(1716年)章氏后裔章腾龙、章秀和章履泰等人为《贞丰章氏家乘》所作的序中,我们可以看出,章氏出自山东章丘。战国时,齐太公将齐国的附庸国分封给子孙为领地,被封在鄣国(今山东省章丘县)的后裔,便以国名“鄣”为姓。后鄣国被齐国所灭,为了不忘同宗相残的悲剧,他们去邑为章,自立章姓。五代时,章氏先人章仔钧在建安当官,智勇俱全,事载纲鉴。他的后裔分别流散到三吴、兰溪、八闽,宋元明以来出了不少名贤儒宦。居住在平江府(今苏州)的,称“南北章”。南章中的子厚贵为丞相,北章中的质夫官至枢密。明末,依然家道殷实,为人所窥伺。及至清初,章家先祖继台公逝世,儿子允清才九岁。因为有亲戚住在周庄王家浜,为趋避仇害,母亲姚氏带着允清去了周庄。从此,章氏的一脉便定居在了周庄。大约在清顺治七八年,章氏置得中市街木桥头市房,作为住宅。康熙十五年,又买下了金姓人家的楼房。这时候,允清之子尔功兄弟的生活已颇为富庶。到其孙天佩成年后,章家已成古镇巨室,子孙鼎盛,书香不绝。

由于章氏宗谱在明末散佚,无人以续。定居周庄后,由章腾龙的侄子重新续写宗谱,称为《贞丰章氏家乘》。以继台公父亲华台公为第一代,绵延至章腾龙(觐韩公),已经是第五代了。

《贞丰章氏家乘》中,第一代章华台、第二代章继台仅存姓名,行事俱不可考。第三代章允清,记载较为详细:“因祖父早亡,弃儒为商,经营货值,生平好施。凡镇中寺观桥梁及一切济僧济众,奉母布施,无少吝惜。镇中永庆庵铸钟,列名于上第。时属国初,乱○饥荒救赈○难,家虽有资而用度日常不足。镇中称章善人。”周庄自沈万三开始,便有独特的商业传统。九岁随母亲来到周庄的章允清,成年后弃儒为商,经营货值。但他赚了钱以后乐善好施,颇受人们称赞。

章腾龙,字觐韩。《贞丰章氏家乘》关于他的记述,和陶熙《周庄镇志》上的记载有所不同。《家乘》说,他幼小时就是名童,被称作“章状元”。“家贫无力课诵。举长邑生员,屡试不中。遂专精诗赋辞曲,常作院本伶人持去。”不能经由科举入仕,就做一个吟诗作赋的文人,他的剧本还常常被伶人拿去演出,可惜没有流传至今。“生平雅尚好奇典○,过目成诵,谈笑风生。老年授徒讲学,作《周庄志》,绘《八景图》。赠人其写真布景别有领悟”。《周庄镇志》则说他应试不获,兼而习武,入长庠为武生。大约在清雍正九年(1713年)后,由于他的外甥杨俊担任广西兴业县令,他前往佐之,当书记官,借机会游历西粤,在游学中获得了很多的长进。他在旅途中,详细记录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人情,回到周庄后,撰写成《岭南杂志》和《粤游记程》。晚年,他又编纂成《贞丰拟乘》。五十多年后,由里人陈勰增辑出版问世,成为周庄的第一部镇志。章腾龙的著作还有《绿天书屋诗文集》、《驹隙志》、《清梦录》、《金阊婆子话稿》等多种。

章腾龙在《贞丰拟乘自序》中说,“余生长贞丰之里,地祗偏隅。耳目浅隘,非如大都通邑,名山巨川,为前人题咏流连之处,可以考古证今,著于笔墨,以备img12轩之采。然其间岂无庙宇古迹祠墓桥梁班班可称述者?……听其零落而弗与之传,不且为文人学士之羞耶?”值得注意的是他编纂《贞丰拟乘》,是在游历西粤以后。“由江南而浙而豫而粤东南,归程则从桂林省城而楚而豫而浙而江南,宛转一万二千七百余里。凡山川之灵秀,人物之丰美,土音风俗之不齐,以及崇岗峻岭,骇浪奔涛,幽岩绝壑之可惊可愕,鲜不接于耳而寓于目”,见识了名山大川,他愈加觉得古镇周庄的珍贵,所以不顾年迈,广为采辑,考其轶事,编纂成了《贞丰拟乘》。

据民国《吴县志》称,《贞丰拟乘》问世后,顾时鸣撰《甫里志》,沈赞撰《唯亭志》,陈树谷撰《陈墓志》,陶煦撰《周庄志》,都是步章腾龙后尘的成果。章腾龙所撰的《贞丰拟乘》,在“沿革”中记述周庄地名的由来:“周庄向属村落,自金二十相公南渡来此,稍为开阔。至沈万三父沈祐从南浔徙于东垞,始辟为镇……地为周迪功郎收获之后,故又名周庄。”在“庙守”中记载:“全福寺,系迪功郎周君暨夫人旧址,周君邑乘失其名。”他还首次提出了“周庄八景”。一直到现在,我们仍在沿用着这些史料。我女儿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时,曾查阅到慕尼黑市立图书馆藏有《贞丰拟乘》,可见其影响之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