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的神经解剖学

运动的神经解剖学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上将锥体系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将直接支配骨骼肌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神经运动核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伤时,因失去了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使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因而反射亢进,肌张力也增强,肌呈痉挛僵硬状态,所以也称为痉挛性瘫痪或硬瘫;此外,又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两系在正常运动中相互协调配合。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小脑系统、周围神经来共同完成的。

一、锥体系

锥体系是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系统,发自大脑皮质,形成一个复合的纤维束,分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1.皮质脊髓束 主要起于中央前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前部,全部纤维集合下行经过内囊后脚、中脑大脑脚、脑桥至延髓形成锥体。在锥体下部,大部分纤维互相交叉后下降至脊髓外侧索中,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在下降中陆续至同侧各节段灰质,多数纤维先止于脊髓灰质中间神经元,中继后到前角细胞;少数纤维直接止于支配肢体远端肌的前角细胞,这与人体的精巧运动有关。

在锥体下部小部分不交叉的纤维下行入脊髓前索,形成皮质脊髓前束。此束仅存于中胸节段以上,它在下降中逐节交叉至对侧灰质,直接或间接止于前角运动细胞。

2.皮质脑干束 主要起自中央前回下1/3,经内囊膝下降至脑干中,陆续分出纤维直接或间接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其中,面神经核下部(支配面下部表情肌)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其余脑神经运动核,包括支配面上部表情肌的面神经核上部,均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因此,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如内囊出血),只有对侧面下部表情肌和对侧舌肌瘫痪,而受面神经核上部支配的面上部表情肌,以及其余脑神经核支配的肌肉均不受影响。

临床上将锥体系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将直接支配骨骼肌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神经运动核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正常时,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有抑制作用。上、下运动神经元不论哪一个受损,都能引起骨骼肌瘫痪(麻痹),分别称为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但两种瘫痪的具体症状是不相同的。

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伤时,因失去了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使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因而反射亢进,肌张力也增强,肌呈痉挛僵硬状态,所以也称为痉挛性瘫痪或硬瘫;此外,又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

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因反射弧受破坏,一切反射减弱以致消失,肌张力也减弱或消失,肌松弛变软,所以也称为弛缓性瘫痪或软瘫;又因为肌失去了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营养作用,肌萎缩明显。

二、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控制骨骼肌活动的传导路,为多级神经元的链锁。其中主要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包括豆状核和尾状核,豆状核又分为苍白球和壳核)、黑质、红核和网状结构等。它们之间有复杂的联系,最后通过红核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等影响脊髓前角细胞。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肉的活动等,在保持肌肉的协调和适宜的肌张力的情况下,锥体系得以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两系在正常运动中相互协调配合。

三、小脑

小脑接受来自前庭器官及全身肌肉、关节的冲动,通过前庭小脑束和脊髓小脑束到达小脑蚓部,小脑的传出纤维把冲动传到延髓的前庭核和网状结构,再经前庭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把冲动传至脊髓前角细胞,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来自大脑皮质的神经冲动经大脑—脑桥—小脑纤维达到小脑齿状核,再通过齿状核-红核-脊髓束将冲动传至脊髓前角细胞。在大脑皮质发出随意运动冲动的同时,总是伴有小脑的冲动到达脊髓前角细胞,兴奋拮抗肌,使随意运动更稳定而准确。

四、脊髓前角细胞及肌纤维

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有两种,即a运动神经元和g运动神经元,a运动神经元发出a纤维支配肌梭内的肌纤维,g运动神经元发出g纤维支配肌梭内的肌纤维。a纤维横径较粗,冲动传导速度较快,其作用与骨骼肌收缩及维持姿势有关;g纤维横径较细,冲动传导速度较慢,g纤维的活动对调节牵张反射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