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床常见微生物

临床常见微生物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约有40种以上的肠杆菌科可以在临床标本中检出。衣原体是一群与革兰阴性菌有密切关系的真核细胞内寄生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为了解致病菌对哪种抗生素敏感,以合理用药,减少用药盲目性,应进行药敏实验。因此,提倡使用药敏实验,坚持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一)正常菌群和常见病原菌

人类生活在一个到处都是微生物存在的世界里,婴儿自出生1~2h后即可从体内分离出细菌;凡与外界接触或相通的部位皆有微生物的存在,其数量高达1014,约为人体总细胞数的10倍,总重约为1 271g,胃肠道1 000g,皮肤200g,口、肺、泌尿生殖系统各20g,鼻10g,眼1g。人体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人体,同时又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人体微生态系统是一个多样复杂的有机整体,不同菌群,菌群与宿主之间多方面联系,物质、能量、信息通过多条途径流动,维持着人体微生态系统的自身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微环境的变化。微生物和人组成一个统一的生物区系,互为环境,相互制约,共同进化,通过多种途径对人体发挥作用,可以说正常微生物群是一个新的人体生理学系统。

皮肤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是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口腔中主要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某些酵母菌,其中链球菌属所占的比例较大,葡萄球菌和微球菌所占的比例较低。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数量占人体总携带量的78.7%,由300~500种微生物组成,包括厌氧菌、兼性厌氧菌、需氧菌等,其中专性厌氧菌达97%~99%或以上。呼吸道微生物在鼻腔、咽喉及扁桃体部位经常可分离出类白喉杆菌与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但是在健康人的呼吸道,尤其是小支气管以下的部分及肺内和胸腔中是无菌的。泌尿生殖道(阴道)主要有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梭状杆菌、粪链球菌等。

临床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球菌、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真菌等。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革兰阳性球菌有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阴性菌有奈瑟菌属和莫拉菌属等。葡萄球菌属是一群革兰阳性球菌,通常排列成不规则的葡萄串状。多为条件致病球菌,正常人体皮肤和鼻咽部可携带致病菌株,其中医务人员带菌率较高,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链球菌属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肠道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根据溶血现象可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条件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和丙型链球菌(多不致病)。肠球菌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常见于腹部和盆腔部感染所分离出的混合菌丛中。奈瑟菌属包括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乳屑奈瑟菌、微黄奈瑟菌、黏膜奈瑟菌等,其中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莫拉菌属中的卡他莫拉菌属是主要的致病菌。

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是指一大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主要有下列菌属,如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莫拉菌属、金氏杆菌属等。其中假单胞菌属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不动杆菌属也居医院感染分离菌的前5位。

肠杆菌是栖息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的一大群形态、生物学形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多数是人肠道正常菌群的重要成员,在机体的其他部位相对较少。同时肠杆菌包括致病较强、能引起传染病的鼠疫耶尔森菌和伤寒沙门菌,4个常引起人类腹泻和肠道感染的菌属(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和8种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条件致病菌(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泛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摩根菌属),另有许多细菌既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条件致病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机体抵抗力下降、寄居部位的改变或肠道菌群失调时能引起机会感染或二重感染。约有40种以上的肠杆菌科可以在临床标本中检出。

非典型病原体包括支原体、脲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军团菌属等,其中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结构的原核型微生物,比细菌小,是目前所知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常定植于人体卵的呼吸道、泌尿道生殖器黏膜,包括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衣原体是一群与革兰阴性菌有密切关系的真核细胞内寄生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有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部分立克次体对人不致病,可在节肢动物生活周期的某一部分看到立克次体,从而可经卵传播或在哺乳动物间水平传播。军团菌属属于军团菌科,现有45种细菌,60多个血清群,超过一半的细菌与人类疾病有关,但绝大多数病例均由嗜肺军团菌的血清群1、4、6引起。

(二)抗微生物活性

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可用体外抑菌实验和体内试验治疗法测定。体外抑菌实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底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以杀灭细菌为评定标准时,使活菌总数减少99%或99.5%以上,称为最小杀菌浓度(MBC)。在一批实验中能抑制50%或90%受试菌所需MIC,分别称为MIC50及MIC90。抗菌药的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是相对的,有些抗菌药在低浓度时呈抑菌作用,而高浓度呈杀菌作用。

(三)药物敏感实验及临床意义

药物敏感实验简称药敏实验(或耐药实验)。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一种抗生素如果以很小的剂量便可抑制、杀灭致病菌,则称该种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敏感”;反之,则称为“不敏感”或“耐药”。为了解致病菌对哪种抗生素敏感,以合理用药,减少用药盲目性,应进行药敏实验。由于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药物纸片周围便出现不同大小的抑制病菌生长而形成的“空圈”,称为抑菌圈。抑菌圈大小与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成正比关系。于是可以根据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近年已有自动化的药敏实验仪器问世,使实验更加迅速、准确。目前滥用抗生素,致使耐药菌增加,甚至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杀伤体内正常微生物,失去微生物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使一些少见的或一般情况下的非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二次感染”的情况屡有发生,给治疗带来人为的困难。因此,提倡使用药敏实验,坚持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