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脊柱小关节紊乱的表现

脊柱小关节紊乱的表现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室检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HLA-B27阳性。3.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强直性脊柱炎除侵犯脊柱骨外,也常累及髋、膝、踝、肩等大关节,出现受累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4.肌力评定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疼痛、失用常影响肌力,包括背肌、呼吸肌及四肢肌力等。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临床上仍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

一、定义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包括骶髂关节、肋椎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常见腰骶部疼痛,晨僵,椎旁肌痉挛,腰部活动受限,病变主要以轴线骨骼和骶髂关节受累为主,亦常累及周围关节。

二、病因

本病目前病因不明。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组织相关抗原(HLA)研究的发展,发现有90%以上的患者HLA-B27为阳性,而在正常人群中只占8%。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发病率约0.3%。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发病率差异较大。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男女比为9∶1,发病高峰在15~35岁,40岁以后极少发病。男性多表现为进行性脊柱和髋关节病变,女性常以外周关节受累多见,且症状较轻,易被忽略或误诊。本病25%以上患者可出现虹膜炎,3.5%~10%患者可出现心脏损害,10%~80%患者可发生肾功能损害、肺部有纤维浸润病变及肺功能障碍等。本病致残率较高。

三、病理生理

其病理改变是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肌腱末端附着点炎症。由于反复发作,可导致相应部位软骨及骨质出现炎症而致被破坏或新骨形成。晚期可因椎间盘纤维环钙化,骨性融合及附近韧带钙化形成脊柱强直,生理曲度消失,出现胸椎后凸,呈驼背畸形。

四、临床表现

发病一般缓慢,早期感腰骶部疼痛,可伴有椎旁肌肉痉挛或僵硬,特点为休息时加重,活动时减轻。晚期脊柱自下向上逐渐强直,生理曲度消失,出现驼背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HLA-B27阳性。辅助检查中X线片示,早期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稍见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与腐蚀交错,呈锯齿状;晚期关节间隙消失。脊椎早期仅见骨质疏松,中晚期出现小骨刺、方椎,小关节融合,关节囊及韧带钙化、骨化,脊柱强直呈“竹节”状。

五、康复评定

1.胸廓呼吸差测定 由于脊肋关节受累及肌腱末端炎症,使胸廓活动受限。其测定方法:前方可在第4肋骨与胸骨交接处(女),或在乳头上缘(男)的水平面上,后方在肩胛骨的下角作为测量标准水平面。测量深吸气及呼气时的胸围,两次测量胸围之差称为呼吸差。一般胸围呼吸差值<5cm,提示胸廓扩展活动受限。

2.脊柱活动测定

(1)Wright-Schober试验:可准确地反映腰椎的活动情况:令患者直立,取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为零,分别向下5cm、向上10cm,各做一标记,然后,让患者保持双膝直立,弯腰,测定两标记之间的距离,若两点延伸少于4cm,提示腰椎活动度降低。

(2)手地距离:患者直立位,膝伸直,腰前屈,测量患者中指指尖与地面距离,此距离的大小可表示脊椎功能状态。手地距离越小,说明功能越好。

(3)枕墙距离:主要评定颈椎,胸椎后凸程度。其方法是让患者靠墙站立,足跟必须贴紧墙面。测量后枕部与墙之水平距离。正常人枕墙距离应为0。

(4)下颌胸骨距离:此法主要评定颈椎前屈功能,患者取坐位,颈部前屈,测量下颌至胸骨体上缘距离。正常人应为0。

3.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强直性脊柱炎除侵犯脊柱骨外,也常累及髋、膝、踝、肩等大关节,出现受累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可采用关节量角器,测量各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以评定其功能障碍情况。

4.肌力评定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疼痛、失用常影响肌力,包括背肌、呼吸肌及四肢肌力等。常可采用Lovett肌力测定法,以评定其肌力分级。具体方法参阅第2章第二节。

5.其他 当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影响其自理生活能力时,则应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六、康复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临床上仍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则是控制炎症,缓解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维持肌力和肢体功能位,防止脊柱和关节的强直和畸形。

1.一般治疗 本病活动期关节炎症明显时,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睡眠时,取仰卧位,有助于脊柱伸展。教育患者认识病情,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抗病的信心和耐心。指导患者坐、站位时,应保持挺腰,练习背靠墙站立姿势,以防止脊柱畸形。

2.运动疗法 医疗体操是运动疗法首先选用的方法,主要有预防畸形,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改善肺功能等作用。

(1)呼吸体操:经常进行深呼吸练习能最大限度地扩张胸廓,促进膈肌运动,亦可进行腹式呼吸练习。气功疗法可增加肺活量,放松肌肉,全身入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疗法。

(2)脊椎运动及背肌练习:经常做颈、腰椎各个方向运动,也可骑在椅上扭动,增加胸椎旋转活动,以保持脊柱的活动度及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并可利用徒手或器械进行背肌练习。

(3)外周关节运动:本病可累及髋、膝、踝、肩关节等,应注意做各关节的主动及被动运动,尤其是髋伸肌和外旋肌的练习,做下蹲起立、行走跑步、抬腿外旋等运动,以保持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功能。

(4)耐力性运动:患者病情稳定,一般情况良好时,可做游泳、登山、羽毛球及网球运动,可增强全身肌力,促进心肺功能,防止脊柱畸形。

3.物理疗法 应用物理疗法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和僵硬,对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活质量,配合运动疗法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方法有:温热疗法,如红外线、TDP特定电磁波、热水浴、中药汽化理疗和药物离子导入、超声波以及脊柱部位磁穴治疗等。

4.药物治疗 一般按抗风湿治疗,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以缓解疼痛和僵硬。中医中药治疗以辨证施治为主。常用的药物有羌活、独活、秦艽、防风、赤芍、牛膝、狗脊、当归、桑枝、威灵仙、薏苡仁等,临床可辨证选用。草药雷公藤具有消肿、通经止痛的作用,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

5.小针刀疗法 对于肌肉痉挛或挛缩而引起的疼痛,效果较好。主要是对痛点进行纵剥和横剥治疗。每次可治疗2~3个痛点,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6.其他康复措施 本病中晚期,患者功能障碍问题较突出时,可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措施,如因脊柱强直,活动受限,髋关节功能障碍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时,应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指导患者如何使用辅助器具,改善其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如有严重畸形,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滑膜切除、骨切除、人工髋关节置换、脊柱矫形术等。

(吴媛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