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裸核细胞腺瘤

裸核细胞腺瘤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根据超微结构无法明确裸核细胞腺瘤的“细胞起源”。分泌颗粒稀疏,在胞质内随意分布,在一些细胞中常见线粒体聚集,占胞质的8%~10%裸核细胞腺瘤的嗜酸性粒细胞瘤主要见于超过40岁的人。嗜酸性粒细胞瘤的免疫染色相似于激素免疫阴性腺瘤,可以对所有的垂体激素完全阴性。在激素免疫阴性腺瘤的样本中,如对GH、TSH、PRL或ACTH的稀疏染色则提示免疫表型的不均一性或裸核细胞腺瘤细胞分化的不均一性。

裸核细胞腺瘤(null cell adenoma)如同促性腺激素腺瘤一样,往往在诊断明确以前肿瘤已经长得很大了,并且肿瘤的大小与激素的水平无关,但有些病例可有轻微的高催乳素血症。裸核细胞腺瘤名称借自于免疫学(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裸核淋巴细胞),这提示这种细胞的形态和起源还没能得以明确。裸核细胞腺瘤有激素免疫阴性腺瘤和嗜酸性粒细胞瘤(oncocytoma)两种。因为大部分表达SF-1转录因子而将其视为促性腺激素腺瘤组。

(一)激素免疫阴性腺瘤

组织学上,激素免疫阴性腺瘤常由嫌色且呈PAS阳性的细胞组成,呈弥漫性生长,毛细血管旁可见有假玫瑰花结形成(图7-33)。免疫细胞化学常显示其对所有已知腺垂体激素的免疫反应缺乏或偶尔在局部对FSH、LH、ACTH和(或)TSH和PRL呈稀疏染色,体外研究已证实,裸核细胞腺瘤具有分泌激素的能力。染色颗粒的免疫反应是这一腺瘤和产糖蛋白激素腺瘤的一个可靠的诊断指标。

电镜下,激素免疫阴性腺瘤常由较小、多面体样、形态不一的细胞组成,内含不规则外形的核,RER、高尔基体发育不良。分泌颗粒稀疏,呈球状或柱状,大小为100~250 nm,在胞质内随意分布,在一些细胞中常见线粒体聚集(嗜酸性粒细胞样改变)(图7-34)。单根据超微结构无法明确裸核细胞腺瘤的“细胞起源”。

图7-33 裸核细胞腺瘤激素免疫阴性腺瘤(HE×400)

这样的病变就是原来典型的“嫌色腺瘤”

图7-34 裸核细胞腺瘤激素免疫阴性腺瘤(×12000)

细胞小、多面体样、形态不一高尔基发育不良。分泌颗粒稀疏,在胞质内随意分布,在一些细胞中常见线粒体聚集,占胞质的8%~10%

(二)嗜酸性粒细胞瘤

裸核细胞腺瘤的嗜酸性粒细胞瘤主要见于超过40岁的人。有轻度的男性优势,但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呈现出这种趋势。

光镜下,嗜酸性粒细胞瘤常呈嫌色,或由于线粒体聚集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嗜酸性。其细胞常呈球形、卵圆形或外形不规则,较裸核细胞大,无明显的细胞和核的多形性,有丝分裂相仅偶尔可见,MIB-1指数很低。像激素免疫阴性腺瘤一样,肿瘤常很大但生长缓慢,他们的组织学模式总是呈弥漫性生长。嗜酸性粒细胞瘤的免疫染色相似于激素免疫阴性腺瘤,可以对所有的垂体激素完全阴性。在另外一些病例,可在局部出现对TSH、LH和α亚单位的免疫阳性反应。在激素免疫阴性腺瘤的样本中,如对GH、TSH、PRL或ACTH的稀疏染色则提示免疫表型的不均一性或裸核细胞腺瘤细胞分化的不均一性。

电镜下,嗜酸性粒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线粒体的聚集可表现为仅限于局部或呈弥漫性,程度也不一致。如果在超过50%的腺瘤细胞中富含线粒体内容,就可定义为嗜酸性粒细胞瘤(图7-35)。与线粒体占的胞质8%~10%的激素免疫阴性腺瘤相比,嗜酸性粒细胞瘤的线粒体常占胞质的15%~50%。

应注意的是,线粒体的聚集也非仅见于嗜酸性粒细胞瘤,丰富的线粒体也可见于大多数嗜酸干细胞型腺瘤、许多促性腺细胞型腺瘤和其他较少的腺瘤。但这些肿瘤常常还有其他与其不同细胞分化所对应的形态学标记物。

图7-35 裸核细胞腺瘤嗜酸性粒细胞腺瘤(×9000)

主要表现为含有丰富的线粒体。超过50%的腺瘤细胞中富含线粒体内容,线粒体常占胞质的15%~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