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教育长征

我的教育长征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走遍美国50个州,举办了100场社区论坛,拜访了200多所各式各样的学校,组织了1 000次会议。这种精神的存在,说明人们在遍及美国各地的创新教师的启迪下,对学校的未来充满希望。本书中,读者将跟随我的脚步走遍美国,去看看那些真实的、给人以震撼和启迪的教学案例。我仅在一年中就见到了数量可观的优秀案例,这样看来,美国教师团体中蕴含的创造力真的是十分庞大。在典型的美国教室中,老师会告诉学生要学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学。

几年前,我想通了一件事。这是一个人工智能全速发展的时代,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吞噬着成百上千万个传统工作机会,彻底颠覆了人类能力的培养重点。而我们的教育体系却执迷不悟,继续以旧时代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统一训练。如果我们不对学校进行彻底变革,那么如今的学生长大成人之后,就会大批量地被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逼迫到人生边缘,甚至成为威胁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罪魁祸首。但真正明白这一点的没有几个人。

潜伏中的危机总是让人坐立不安,想做出些不寻常的事情来。我也是一样。我组织拍摄了纪录片《为孩子重塑教育》。这部纪录片累计在20多个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包括著名的圣丹斯电影节,还在全世界4 000多个学校和社区进行过放映。我还与教育界思想领袖托尼·瓦格纳(Tony Wagner)合作撰写了《为孩子重塑教育》一书。一部电影、一本书,主题都是讨论在创新时代重塑教育的迫切需求。

这两部作品引起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反响。我也接到各界邀请,往返于各地进行演讲。我个人经历中的许多方面,都和观众产生了不少共鸣:我的职业发展轨迹横跨政、商两界,包括高科技创业公司创始人、风险投资人、国会议员、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两个孩子最近刚刚高中毕业;我从小家境非常普通,是全家第一个大学生。我欣赏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也热爱文理学科中的思辨之道;我喜欢教师们攀谈,而教师们也乐于让我这样一个商人为他们站台,争取更多来自社会的信任和关注。

人生就是这样,一件事的结果往往会成为另一件事的源头。和教师们聊到兴起时,总会被问及一些我给不出答案的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怎样才能实现整体变革?沿袭传统教学方法的学校,怎样才能实现自我变革与创新?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这些问题让我寝食难安。

为了寻找答案,我背起行囊,出了趟远门。

和以往完全不同,这次出门我做了件教育圈里从来没人做过的事。整整一年的时间,我一直在路上奔波。我走遍美国50个州,举办了100场社区论坛,拜访了200多所各式各样的学校,组织了1 000次会议。一年间,我在酒店住了245个晚上,被机场安检人员搜了68次身。我走进各个种族社区,这些社区遍及美国现有的全部经济阶层——有些穷到一无所有,有些穷得仅能糊口,有些正处在走向穷困的下坡路上,还有些富裕安逸、衣食无忧。我还见到了手握教育大权的领导人,也时常能有机会从教师和学生身上汲取力量,获得启迪。这就是我的教育长征之路。

这次长征就像是拿着高压消防水管解渴一样。如今想来,在如此高强度、大批量信息的冲击下,我职业生涯中的创新经历的确在我思考和接纳信息的过程中帮了大忙。多年来,我一直近距离陪伴着年轻创业者在创新经济中摸爬滚打,早已练就一种直觉,能第一时间发掘出那些可以历练出关键技能和心态的学习体验。在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我见证了数次大规模建设性破坏大潮,能一眼看出哪些变革模式有效,哪些注定失败。这样的思考框架帮助我在这场耗时一年、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征程中抓住重点、总结心得。

2015年秋天走出家门的时候,我并不确定自己能在旅程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一年之后,我的收获远超预期。在美国各地,我见到了许多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在做着不同寻常的事情。我目睹了教室中异彩纷呈的创新教学实践,体验到了令创新思想百花齐放的环境和条件。在每一个社区,我都感受到了人们内心强烈的学习热情,但这种热情却并没有映射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学习的劲头似乎无处不在,却又转瞬即逝。如果说一次性迸发的学习冲动是偶然,那么日积月累的学习动力则更有深意。这种精神的存在,说明人们在遍及美国各地的创新教师的启迪下,对学校的未来充满希望。这种希望是强有力的,是能够通过努力去实现的,可以将我们一步步从堕落的边缘拉回来,重新站稳脚跟。这种希望,就是对未来学校的希望。

本书中,读者将跟随我的脚步走遍美国,去看看那些真实的、给人以震撼和启迪的教学案例。有些案例发生在学校,有些发生在课外辅导班,还有些发生在跟学校根本搭不上关系的地方。从亚特兰大(Atlanta)到安克雷奇(Anchorage),从巴尔的摩(Baltimore)到博伊西(Boise),从康科德(Concord)到锡达拉皮兹(Cedar Rapids)……还可以继续沿26个字母的顺序列出我经过的那些地名。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真实还原了这些教育者的故事。我仅在一年中就见到了数量可观的优秀案例,这样看来,美国教师团体中蕴含的创造力真的是十分庞大。乍看来,许多案例之间完全没有关系,甚至放在一起略显凌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了其中潜藏的共同特质。而这些共同特质,能让学生在各类环境下都茁壮成长:

我们将上述特质总结为PEAK原则,即目标感、必备能力、自主性和知识的简称。这些特质在学前班、蒙台梭利学校和幼儿园中随处可见,在这些地方,孩子们都很喜欢来学校,每天能以快乐的心态去探究深刻的知识内涵,掌握关键技能。在创新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中,随处可见人们身上散发出来的PEAK之光。员工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去发现、去创造。但在大多数学校里,无论是小学里的低年级课堂,还是大学里的大讲堂,我们都看不到PEAK的身影。在典型的美国教室中,老师会告诉学生要学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学。学校会循规蹈矩地将规定内容全讲一遍,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本发展不出任何关键能力。他们被迫加班加点地读书、写作业,以同学为参照,就想着怎么在成绩上超越其他人,却完全找不到任何真实的目标感。就连那些在学术研究上一路走下去的顶尖学者,都没有谁真的从课堂教学中获得过多少知识和感悟。如今的教育,是彻头彻尾的反PEAK教育。

发展需要条件。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如果学校能从自身做起,将PEAK理念贯彻到日常教学之中,会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我们会了解到,美国的立法官员是怎样拍着脑袋定政策,亲手将PEAK精神从教室中铲除出去,还打着“有教无类”的旗号,践踏着数以百万计的孩子身上原本十分茁壮的生长潜力。我还会给出一些针对现实情况的解读,这些解读很可能会让读者觉得难以置信,甚至不合常理:

如果读者对上述说法持保留意见,我非常理解。毕竟,这些说法是与某些传统教育智慧针锋相对的。但我还是希望读者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本书随后的内容中,我们将一同挺进教育改革的最前线,探访学校最核心的内在本质。我们将看到那些真正茁壮成长的孩子,究竟从学校教育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利器。也将看到那些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的主动性,而不至于在未来成为人工智能的受害者。我们还将看到那些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师,如何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乘风破浪,开拓前行。在此,我邀请读者和我一同观摩,一同接受启迪、感受震撼。

我的教育之旅碰巧赶上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沿途目睹了太多因为两党之间的摩擦与竞争而造成的愤怒和诋毁。所幸,教育本身并没有党派可言。随后的内容中,我们将看到坚决不妥协的保守派和满腔热血的自由派在教育重点问题上达成强烈的一致。而如今的美国总是强烈有余,一致不足。总统大选暴露出美国人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没有能力拿出协作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人们没有能力从批判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深刻的角度展开辩论,从求知的角度探究问题,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幅分崩离析的景象。

美国的未来岌岌可危。我们的教育模式与当下的世界完全脱节。不经意间,美国正面临两场截然不同的变革大潮的冲击——一场是我们需要的,一场是我们畏惧的。如果我们拥有教育变革的勇气,我们的孩子就能够唤醒自身潜藏的天赋与力量,开拓出充实而精彩的人生之路,去想办法解决我们这代人遗留给他们的诸多难题。或者,我们也可以继续走在传统教育模式的老路上,不断给自己寻找借口,继续将孩子大批量送入教育机器之中,等着这些机器产出大批量毫无技能和目标感的年轻人,然后眼看着他们往投票箱里扔手榴弹,却束手无策。

我和所有作者一样,总觉得大家都应该读读我的著作。而如果整个社会的未来真的处于命悬一线的状态,那么每一个人真的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本书可以帮助那些怀着开放心态的人退后一步,放眼全局,对教育重新思考。如果你本身就在学校工作,那么本书可以激发你产生新的想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果你生活在美国之外,那么你一定会对这些国家的教育领导人讲过的话深表认同:“我们最优秀的思想都是从美国借鉴来的。不同点在于,我们采取了行动,他们没有。”本书就是一部将各类优秀教育理念汇集起来的作品,可以供你尽情享用。

如果你正在领导一场学校的变革,本书将帮助你聚起一群战友。请将本书与你的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分享,你还可以召集一场读书会。看完《为孩子重塑教育》这部纪录片后,再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你所在的社区竟有这么多人和你一样,对未来教育怀着蠢蠢欲动的憧憬。

如果你是家长,那么关于学校对孩子究竟能产生多大影响的问题,本书会给你答案,并加深你的理解。你会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成为一名对他人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倡导者。在关系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发展前景的问题上,你可以借助本书的力量,为自己和孩子开拓出一片广阔的疆域。

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怀着深深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这本书是献给教师的。有人觉得,很多教师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懒汉形象,就像那部名为《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的纪录片中讲到的一样。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我走遍全美国,去过许多所学校,还没有发现一位懒惰的教师。许多教师都在创新前线上蓄势待发,本书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还有一些教师对创新持积极的观望态度,本书将鼓励他们往前迈出一小步,在创新的大潮中试试水。而另一些持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师,如果读一读这本书,可能会对身边那些正在尝试创新实践的闹哄哄的教室产生更多的理解,给予更多的支持。

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摆上教育政策制定者的案头,走进立法官员、教育部领导、考试和课程制定机构,以及大学招生负责人的视野,因为他们需要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我们的孩子应该去学习那些真正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测量起来比较方便的东西。学校应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独特潜力,而不是抱着出名争光的心理,用那些只考察低水平技能、“一考定生死”的标准化考试来强制性地给孩子们按分数进行排名。在此,我烦请各位领导务必认清一个事实,即如果我们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那么真正能为我们冲锋陷阵、开拓前路的,就是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不是那些靠数据驱动的政策。

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相信一定会实现教育变革。但是,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那么这场变革也一定是由草根变革所驱动的。本书的最后,我将为读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学校及其所在社区一步步实现真正的学习变革。

烦请读者再忍耐我一会,听我絮叨一下这次旅途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主要还是想厚着脸皮博取一点点同情。我这次上路,一切从简:手提行李、达美航空、National租车公司、普通酒店。我这人天生方向感极差,就算跟着手机里的全球定位系统也经常迷路。我身体左边的髋关节几年前做过手术,换成了人造的,所以每次过机场安检,执勤人员都会在我浑身上下摸个遍。擅长活动宣传策划的Riverwood战略公司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他们将每一天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整整40周,每周5~6天,从早餐到接近午夜,会议一场接一场。如此紧张的行程着实让我有些吃不消:运动太少,睡眠不足,吃得太差,体重增加。但我自己也想不通的一点是,我每天早上一醒来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浑身有一股蓬勃欲出的兴奋劲。也许,每天见到的老师和学生给我带来的启迪,就是我全部动力的源泉吧。

旅途中让我感觉最难熬的,是整整9个月的时间,除了较为重要的节假日和偶尔周末有时间之外,我都没能和家人在一起。这次旅行的时机特别不凑巧,正好赶上我女儿读高中的最后一年。除了毕业典礼之外,整整一年我基本全部缺席。请相信我,我深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做家长的没有机会重新来过。

这次旅行中,我参加了大大小小近1 000场会议。我将在本书中与读者分享那些给我以震撼和感动的故事,那些我认为值得讲出来的话。书中的结构不是按时间顺序向前推进的,而是以连贯的章节为主线,将每一段故事组织起来。这也得益于我在旅途完成之后有充裕的时间对收获进行反思。书中记录的每一个故事,都发生在我奔波在路上的那一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