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美地成长

美美地成长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美地成长是学校在匡亚明教育思想引领下,传承审美特色的学校发展新愿景:追求卓越,因为美的教育是最高境界;让校园成为美的乐园,善的天堂,师生在美的校园里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校园里诗意、快乐、美美地成长。匡亚明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著作、论述和实践中,可谓博大精深。学校也于2014年5月正式更名挂牌为匡亚明小学。学校还成立了匡亚明奖教基金,对取得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丹阳市匡亚明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美美地成长是学校在匡亚明教育思想引领下,传承审美特色的学校发展新愿景:追求卓越,因为美的教育是最高境界;让校园成为美的乐园,善的天堂,师生在美的校园里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校园里诗意、快乐、美美地成长。

围绕审美教育,学校一路走来,从美术特色项目到书画艺术特色,从艺术特色到审美特色学校,把美育特色品牌建设延伸到各个学科课程,让审美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理想追求。学校已形成了浓浓的以“立美”为目标的特色文化,国家、省市教育专家、领导多次到校考察,对学校的办学特色给予的高度评价:“浓浓的书画美四处流淌,无处不在,无处不透,它挂在墙上,画在纸上,穿在身上,写在脸上……”

2014年5月,学校正式挂牌更名为“丹阳市匡亚明小学”。在新的背景下,如何发现农村小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当下农村小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路径与策略,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创建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并通过实践,丰富和发展匡亚明教育思想,成为学校发展、研究的必然,也是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二、匡亚明教育思想的启示

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川认为:匡亚明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大学校长,也是一位特殊年代里高等教育规律的坚守者。他认为,“学校就是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他认为,科研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良师必出自真正的学者”;将教师比喻为最重要的“开花的那个枝”;认为办大学“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办法”。

吉林大学佟有才认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办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匡亚明是新中国第一代高等教育家中的佼佼者。匡亚明的教育思想:第一,走一流师资与一流学科强校之路;第二,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倡通才教育;第三,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第四,教授治校与民主严明的行政管理;第五,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第六,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概括匡亚明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创新,是创造,是求实,是超越。第一,高瞻远瞩,追求卓越。第二,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第三,倚重教师,人才强校。第四,创建良好校风,培育红专人才。

匡亚明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著作、论述和实践中,可谓博大精深。至今,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历久弥新,散发出特有的思想光辉。我们以为匡亚明的教育思想中,学校的一切是为了学生,校长是灵魂,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授治校与民主严明的行政管理,办一流卓越的大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等等,对我们启迪很深。特别是《与太阳的对话》一书对匡亚明的生平做了精当的概括:革命的校长与校长的革命。意思是说,匡亚明从事革命的校长职业,引发了一场校长职业的革命。

匡亚明的教育思想标志着他所处时代的一个高度,同时又启迪着新时代的教育发展,相关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小学管理理念、路径、模式等创新,具有引领、借鉴和启发的价值。

三、匡亚明教育思想的实践

学校在匡亚明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继承原有的审美特色,以“亚明精神”引领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以匡亚明无私无畏的气魄创新变革,追求一流,紧紧围绕“教师第一”的思想发展教师,成就学生,容人之美,成人之美,呈人之美。同时,不断探寻农村小学发展方略,争创有特色的一流品牌学校,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一)“亚明精神”:共同价值观

匡亚明出生于丹阳导墅匡村,在家乡上私塾,后外出求学。家乡的传统文化给匡亚明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导墅镇政府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打造匡亚明文化,提出了六项工程:打造一条匡亚明街,成立一个匡亚明教育奖励基金,建立一块匡亚明广场,建设一座匡亚明纪念馆,成立一个匡亚明思想研究会,办一所匡亚明小学。学校也于2014年5月正式更名挂牌为匡亚明小学。这些做法旨在将“创新求真、追求卓越、人才兴校”的“亚明精神”代代相传。

因此,学校传承、实践和发展“亚明精神”,引领农村小学发展,总结规律,形成方略,像匡亚明那样办学,像匡亚明那样教书育人,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以此引领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行为准则。

办学理念:办一流的学校。

校训:求真、尚美。

校风:美美地成长。

教风:一切为了学生。

学风:追求卓越。

(二)“教师第一”:容人之美

教师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有差异,也是希望得到他人理解和尊重的新时代知识群体。因此,学校在教师管理中本着“教师第一”的思想,制度上以人为本,精神上激励为主,像匡亚明一样尊重知识,注重人才,用人所长,容人所短,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所用,容人之美,一切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师德建设。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师之魂。学校开展六大工程,铸师德,强师能。一是先锋工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设“党建之窗”,党员结对共同提高。二是典型工程。以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三是“向我看齐”工程。一位行政,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带动一片,做教师的引路人、示范岗、航海灯、好榜样。四是精细化工程。实行细节化管理,把每一件小事想周到,做到极致,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得不平凡。五是爱心工程。热心为学生为家长服务,定期家访,帮扶贫困生,转化暂差生。六是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进行教学大比武。

关心生活。学校为住校青年教师建造公寓式宿舍,改善教师的住宿条件,解决教师生活的后顾之忧。实行校长接待日,开设网上论坛,开辟校长信箱,进行校长讲座,召开小型座谈会、个别谈心,发布“致全体教职工的一封信”等形式,听取教师的心声,让教师在心理上精神上感受到被尊重的安慰,激发他们鼓足干劲工作。定期开展教工文体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坚持教职工生病住院、家庭纠纷、思想情绪波动、亲属去世、办喜事“五必访”制度。让教师感到学校是个和睦的大家庭,是工作学习的精神家园。

提供机遇。学校实行岗位竞聘制度,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引领全体教职工勤奋工作,不断创新。通过中层竞聘上岗制、班主任申报制和学科教师聘任制,营造了适度竞争、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校成立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强化教师培训。在教师培训上舍得花钱,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了解最前沿信息,得到最有效培养。学校还成立了匡亚明奖教基金,对取得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三)合作办学:成人之美

学校地处农村,部分教师缺少前瞻性的视野和成长的阶梯,学校通过与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合作办学,逐步弥合了传统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沟壑,两者携手努力,找到了农村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路径。农村教师得到大学丰富资源的支撑,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创设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1.建立互访制度

学校与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定期互访,交流办学经验。大学从小学中了解最基层的教育状态,获得第一手教育教学数据;小学在与大学的交流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校先后走访了吉林大学校史馆、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共享了匡亚明珍贵图片资料,充实了学校的陈列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匡亚明在两所大学追求卓越、创新变革的举措。

2.共同完成项目

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匡亚明教育思想引领农村小学发展方略研究——以匡亚明小学为例》,大学教师与学校教师合作研究。大学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撑,将世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传递给学校及小学教师。同时,学校及教师也及时提出一线的教学实际问题,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一起合作,共同研究。研究的问题是由专家和学校教师一起协商提出的,双方一起制定研究的总体计划和具体方案,共同商定对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大学教师作为专家,成为咨询者帮助小学教师形成理论假设,计划具体的行动,评价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成为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伙伴。

3.培训教师

学校与两所大学合作,定期选送教师到大学学习,听讲座,参观交流,参与课题研究。在合作中,大学专家对小学教师进行了理论培训,根据当下的课题研究进行,非常具有针对性,契合了新课程的理论,使参与合作的老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培训中平等对话。首先,双方有更多的机会增加对彼此的了解,使小学教师能够减少陌生感,也消除了对专家权威的神秘感,看到大学专家的人格魅力,从而在合作中更愿意提出疑问、分享观点,进行平等的对话。其次,在这种合作形式里,小学教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有着切身的感受,因而有话可说,这也有利于小学教师与大学专家进行交流。

4.聘请客座教师

学校还聘请大学教师作为客座教师,深入小学课堂一线听课、评课、修改教案,了解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要求,通过提问、咨询、讨论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反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在研究中,大学专家与小学教师围绕切实关心的问题进行长期的合作,大学专家与小学教师都深度投入到课程设计中。伙伴互助、专业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不断提高。教师首先独立做出课程设计,大学专家对教师提供的课程设计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教师上公开课,专家与教师听课,课后研讨,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上课教师再次做出课程设计,并由其他教师在其他班级试用。经再次讨论与修改后,形成最终的课程设计,完善课程资源等。大学专家还与小学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然后由一位教师执笔进行课程设计,并上公开课,大家再提出反馈意见,并做出相应修改,最后经再次试用,形成较为成熟的课程设计,并完善该课程的资源包等。

大学研究人员扮演咨询者和诊断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共同研修的实践者;小学教师则既是共同研修的实践者,也是这种研修实践的反思者。

(四)审美学堂:美美地成长

学校前身是清末光绪三年(1877年)创办的导墅桥小学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学校发展中,我们力求改变单一陈旧的学校教育模式,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审美学堂。

1.审美学堂

更新审美学堂理念,健全学习制度,开展读书活动。组织教师开展征文比赛,先后开展了以“我的审美课观”、“审美课堂大家谈”等为主题的沙龙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引领。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邀请市专家名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课堂教学。

让审美有效地成为课堂的景象。学校立足审美课堂开展专题研究,提炼出具备以下“四性”的“审美化教学模式”。

愉悦性。通过教学影响的美及教学活动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在审美化教学中,使学生的主观精神在感知、想象、思维、体验等心理因素共同运动中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愉悦性来自于教学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和谐性。通过审美化教学,促成儿童寻求个性发展的最佳结构,即知、情、意、技、能的和谐构成。在认知领域表现为求真的进取性;在情感领域表现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升华和超越;在意志领域表现为关心、合作、主动的倾向;在技能领域表现为创新、创美的发展态势。

发展性。审美教学的发展性是相信学生的潜力,认识到学生渴望获得成功,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创造性。美是创造。审美教学既是教育的一种审美规范,又是一种审美活动。教师创造新颖、多样、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这种审美教学境界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才能。

2.审美课程

仪式课程。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休业式、家长活动仪式等活动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节日文化得到放大,师生在仪式和节日文化中成长。

榜样课程。编辑《优秀教师事迹》,将优秀教师的故事汇编成册,让他们的事迹载入教育史册。宣扬“英雄”式的榜样人物和事迹,师生在榜样的熏陶下成长。学校每年评选感动校园十大先进人物和事迹,开展各种类型的评比活动,在各级媒体中宣传展示。

名人课程。学校挖掘本土名人事迹,编撰校本教材,出刊了《追寻大师的足迹》之“学习匡亚明”、“我们的思考”和“我们的实践”等系列校本课程。组织教师编撰匡亚明故事,结合学生特点,出版《匡亚明故事》校本教材。开设“匡小论坛”和客座教师制度,每两周举行“匡小论坛”活动,由学校行政及邀请的专家进行讲座,传递最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价值观,探寻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国学课程。强化师生书画练习和教育。参观书画展,举行趣味国学讲座。开展国学读书周活动,规定书目,读书征文,开展个性阅读活动,如“国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校园书香弥漫,桃李芬芳。

特色课程。学校编撰了《走进美的世界》儿童画专集和书法专集校本课程;开展“七彩班级文化”活动,有“小春笋绘本阅读班”、“小怀素书法班”、“小荷花写作班”、“小茶花班”,开发了与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学校特色与班级特色相得益彰;还根据各种活动课程,出版了《在大海中遨游》游泳课程、《走进大自然》综合实践课程等教材。

3.审美社团

学校审美社团丰富多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儿童画、国画启蒙、书法、舞蹈、篮球、音乐与欣赏、篆刻、儿歌童谣、经典阅读……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个性特长和身心健康得到发展。特别是学校新增的武术社团,给社团活动增添了一剂新的活力。学校外聘武术教练来校授课,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武术礼节,学习五步拳、少林连环拳等拳术,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扬。审美社团让学校成为一片生命的绿洲,成为一块希望的热土,这里琴弦瑟瑟,笛声悠悠,鼓点铿锵,锣音阵阵,这里是艺术的殿堂。

四、研究成果

学校开展匡亚明教育思想研究,引领了学校发展,形成了发展方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匡亚明教育思想研究形成了学校发展方略

学校积极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匡亚明教育思想引领农村小学发展方略研究——以匡亚明小学为例》,在匡亚明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学校逐步形成了三大发展方略:一是“教师第一”的方略;二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孔子思想引领学校发展”方略;三是“小学与大学伙伴合作研究”方略。学校积极实施三大方略,纲举目张,学校工作高效开展。

2.匡亚明教育思想研究让学校赢得社会、家长的认可

学校办出了特色,向社会展示学校发展成果,赢得了可贵的人气和人心。社会企业对学校多方支持,家长放心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说:“把孩子放在匡亚明小学读书,我们放心。”

3.匡亚明教育思想研究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师资是立校之本,名师是名校之源,在匡亚明教育思想研究中,学校一大批教师茁壮成长,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这里得以尽情呈现,学校成了教师温馨的家。几年来,先后涌现出十多名师德标兵和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多名教师在市以上评优课及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一支特长突出、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正在日臻成熟。

学生才艺与特长在这里得以尽情舒展。文娱活动中心、科技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网络学习中心、书画特色中心一应俱全,晨星文学社、童星小剧场、苗苗电视台、时代记者团等校园文化社团群星闪烁。近两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获奖48人次,省级竞赛获奖105人次,16名学生获得“陶馨吾”奖学金、“吕凤子”奖学金,一大批高素质的学生正在茁壮成长。

4.匡亚明教育思想研究加快了学校发展

学校进一步融入了匡亚明文化,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宽广亮丽,清新秀气,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互融汇,时时律动着文化的音符,散发着育人的气息。校园如画、如歌、如诗,处处歌声悠扬,师生为之流连忘返,激情奔放。

学校荣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书法美术教科研基地”、江苏省“基础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实验小学、镇江市特色学校、镇江市模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们将继续以匡亚明的教育思想为引领,创设一个充满想象、智慧、诗意、唯美的成长空间。我们走的是一条美丽的道路,做的是一项美丽的事业,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地诠释着美丽的教育理念,让学校、师生在美的世界里美美地成长。

(孙志杰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