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富兵强全由学校”

“国富兵强全由学校”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长期经营各类新式近代工业企业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等,盛宣怀比较全面地参与了晚清现代化进程。盛宣怀正式提出“练兵、理财、育才”的自强思想,是在甲午战争后不久,这标志着他对教育功能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国富民强的国家战略层面。显然,盛宣怀对于教育功能的主张不是孤立的,而是将发展教育与振兴实业、练兵强国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通过长期经营各类新式近代工业企业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等,盛宣怀比较全面地参与了晚清现代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他广泛接触中外各方人士,深刻体认西方各项文明,对求强求富、救亡图存的现代化目标逐渐有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以“练兵、理财、育才”为三大计的自强救国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他将兴办新式教育作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国富兵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自强大计的基础。盛宣怀正式提出“练兵、理财、育才”的自强思想,是在甲午战争后不久,这标志着他对教育功能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国富民强的国家战略层面。兹将他在各时期有关教育自强的主要言论列为表5-1。

表5-1 盛宣怀有关教育自强言论简表

盛宣怀将教育视作富国强兵之根本,学校是实现国富强兵的基础,主要缘于他长期经营实业的实践与不断反思,从中认识到兴学育才是振兴实业的根本之图,是摆脱长期依赖外人,挽回利权,实现民族自救的关键。此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思想家,主要由观念意识形态的提升发展而来的教育救国思想,有着路径上的差别。此外,盛宣怀家族重教致用的传统、洋务教育的示范、李鸿章及其教育幕僚的主张等,都对他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显然,盛宣怀对于教育功能的主张不是孤立的,而是将发展教育与振兴实业、练兵强国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甲午战争之前,多将兴学育才与发展实业并提,两者并行发展是富强之本。甲午之后,1896年所上《条陈自强大计折》中,正式提出“练兵、理财、育才”三端为自强根本,并将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洋务救国自强思想。他认为,抵御外强、维护政权,必须训练新式军队,重振武备;而重振武备又须先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增强国民经济能力,为练兵提供充足的军饷,是所谓“无兵则不能保守利权,无饷则不能充养兵力”。倘使练兵、理财使国家变强变富,最根本的则要依靠谙熟近代军事、经济的人才。若“兵与财不得其人”,“虽日言练、日言理,而终无可用之兵、可恃之财”。(注:盛宣怀:《条陈自强大计折》(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1896年10月31日),《愚斋存稿》第1卷,第3页。)可见,盛宣怀将兴学人才作为整个自强大计的基础,能够实现自强大计的先决条件。

盛宣怀主张“实业与人才相表里,非此不足以致富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其基本精神便是教育自强论,这是他对国家生存和民族发展理路的基本主张。这与晚清先进人士,如康有为的“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注:梁启超:《康有为传》,见《戊戌变法》(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页。)张謇的“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注:张謇:《张季子九录》“教育录”,第4卷,中华书局1931年铅印本,第23页。)等教育救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也有人说盛宣怀不仅是一位实业救国论者,也是一位教育救国论者。(注:夏东元:《盛宣怀年谱长编》下册,第754页“按语”。)他不仅是教育自强论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教育自强的思想也成为他长期投身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