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个体视角的投资收益分析

基于个体视角的投资收益分析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提高居民家庭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率,则是解决职业教育生源困境、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上述调查和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教育类型上,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有着显著性差异。正是职业教育较低的投资收益率,影响了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成为职业教育生源困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是资本的四种常见表现形式。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是凝结在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对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为人力资本培养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以其高效性、实用性、显现性日渐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教育投资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影响着个人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影响着教育投资需求,从而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程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劳动力存量很大,要把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成为资源优势,需要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但是,我国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率低,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这是导致我国劳动力知识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就业不充分、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如何激发居民的职业教育需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提高居民家庭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率,则是解决职业教育生源困境、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

一、关于教育投资收益率的理论分析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们更注重从经济视角评价自身行为,越来越注重行为的成本和收益问题。“教育投资收益率”就是人们在权衡教育投资成本和收益过程中提出的概念。教育投资收益率作为教育投资决策理论的核心,是经济学范畴的成本收益分析在教育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研究的范畴,是个人(家庭)或社会因增加教育投资支出(人力资本投资支出)而获得的潜在收益的贴现值。

教育收益可从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两个角度来考察。其中,个人收益则是个人教育投资对个人收入增长的贡献,而社会收益则是国家(社会)教育投资对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在国家财力和社会保障有限的条件下,家庭仍然是教育投资的主体,个人收益率也就成为衡量家庭教育投资收益状况、影响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关于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国内外学者已有诸多探讨。参照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财务管理中关于收益率的计算原则,考虑到大部分相关费用均为先付费用,则毕业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应为:

式中:E表示“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教育投资收益率”;B1t表示“第t年某种学历的劳动收入”;B2t表示“第t年低一级学历的劳动收入”;Ct表示“受教育期间第t年的个人教育成本”;n表示“受教育者毕业后工作年限”;m表示“受教育年限”;i表示“参考利率”,一般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为了简化计算问题,本文假定不同学历职场青年的未来工资水平发展趋势不变,则:

二、市场调查与实证分析

(一)调查方案设计

围绕非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投资收益率问题,课题组分成四小组,进行了两次市场调查,被调查对象都来自农村且目前在长沙市上班的职场青年,性别不限,最后毕业时间都在1年以上3年以下,就业单位不限(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公司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不限。第一次调查时间为2011年3~4月,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0份,从中随机抽取有效问卷1000份;第二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3~4月,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16份,从中随机抽取有效问卷1000份,所有调查问卷采用SPSS 6.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收益调查结果

根据第1次调查的情况,以职场青年对2010年收入情况的回忆数据为依据,调查对象的学历和收入情况如表6-4所示:

表6-4 来自农村的职场青年2010年收入状况

说明:上述数据是根据被调查者的回忆和初步估计,加以简单平均计算获得。

根据第2次调查的情况,以职场青年对2011年收入情况的回忆数据为依据,调查对象的学历和收入情况如表6-5所示:

表6-5 来自农村的职场青年2011年收入状况

说明:上述数据是根据被调查者的回忆和初步估计,加以简单平均计算获得。

2.成本调查结果

由于不同层次学历教育的学习年限不同、学费标准不同,其教育投资成本也有明显差别。基于这一实际情况,课题组分别对不同层次个人教育投资成本展开了访谈调查,访谈调查的对象包括各类教育管理人员和来自农村的高校在读学生。结合访谈调查的结果,课题组对各层次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情况进行了估计(见表6-6)。在生活成本方面,各层次学生的生活费支出基本相当,课题组假定各层次学生的生活成本为9500元/年。

表6-6 来自农村的高校在读学生的求学成本(单位:元/年)

说明:上述数据是根据课题组访谈调查的情况所作出的估算。

经调查,我国2003年至2010年的实际银行贷款利率平均约为8%,所谓“实际银行贷款利率”是考虑了留置存款余额以及相关费用后所计算的银行贷款利率(数据为估计值)。

计算得出,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假定学制全部为3年,以本科毕业为起点决策):

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假定学制全部为3年,以高中毕业为起点决策):

本科学历的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假定学制全部为4年,以高中毕业为起点决策):

高职高专学历的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假定学制全部为3年,以高中毕业为起点决策):

高中(中职)学历的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假定学制全部为3年,以初中毕业为起点决策):

三、研究结论

课题组以长沙市来自农村的职场青年为调查对象,重点调查了被访者接受各类教育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并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比较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尽管升学仍然是多数农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子女“跳农门”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跳农门”教育开始降温。在教育投资上,农民表现得更加理性、谨慎,更多地追求教育投资的经济收益。上述调查和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教育类型上,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有着显著性差异。从被调查样本的数据来看,在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投资中,高中、中职毕业生的投资收益率为11.817%;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投资收益率为14.983%;普通本科毕业生的投资收益率为20.8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投资收益率为27.798%。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投资收益率差异结果表明:学历层次越高,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从量化角度开展实证分析,本书中所提及的教育投资的收益,只考虑了教育投资的“货币性收入”,没有考虑教育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加、社会地位提高及心理满足程度增加等因素。如果考虑这些因素,不同学历层次之间的教育投资收益率差别更大。正是职业教育较低的投资收益率,影响了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成为职业教育生源困境问题的主要成因。遵循市场规律,提高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更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培养、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