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学段的系列递进

不同学段的系列递进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赏析板块在不同学段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但在不同学段间,呈现由浅入深、系列递进的特点。同一板块,结构清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由易入难,由此及彼,系列递进。有的技法只出现于两个学段,是因为这些技法更符合某一个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它们并不独立存在,依然在三个学段中系列递进。在第一学段让学生有所感知,于第二学段明确提出,到第三学段加深体验,各有侧重,系列递进。

(一)同一板块在不同学段的系列递进

儿童诗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孩子浸润在诗意的语言中,培养他们的诗性精神。在校本教材中,我们以儿童诗的赏析为脉络,将教学主张与创作方法相结合,把零散的内容分三个学段有序排列。以赏析为例,每个学段都有单独的赏析章节。由表及里,赏析还大量存在于创作方法的讲解与运用之中。虽然,赏析板块在不同学段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但在不同学段间,呈现由浅入深、系列递进的特点。

如在第一学段第一讲“我们一起读童诗”中,我们挑选了浅显易懂的小诗,配合轻松明快的语言,讲述诗中充满童趣的故事,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拉近儿童与童诗之间的距离。第二学段第一讲“欣赏,与童诗肩并肩”,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把以兴趣为主的阅读上升为带欣赏眼光的阅读,选取了符合第二学段儿童年龄特点的诗作,适当渗透创作的技巧,带领他们重走诗人的创作之路,一步一步走进童诗中的美好世界。到了第三学段,以教师为引领的童诗欣赏开始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赏析,因此我们把第一讲安排为“创新想象,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赏析板块不仅引领着每个学段,更以不同的形式穿插于整个学段之中,将内容零散的诗系统分类,在三个学段间螺旋上升。如第一学段,在第六讲至第八讲安排了专题赏析板块——“我们再来读童诗”,插入了“棒棒哒的图像诗”“会发芽的汉字诗”“会长叶的数字诗”等颇有童趣的内容;第二学段相应的板块设置为“欣赏,与童诗面对面”——“富有魔力的童话诗”“小巧玲珑的微型诗”“形象智慧的科学诗”,在趣味之余拓宽赏析的广度,涉及面更为宽泛;第三学段在“欣赏品味,享受诗情画意”的专题板块中,我们带领孩子们细细品读了叙事诗、散文诗和哲理诗,并适当增加赏析的深度,让童诗除了富于稚趣和情趣,更闪着哲思的光芒。

童诗的赏析也可以针对一位诗人,从一类诗作中体会诗人的创作风格。在第一学段的第十四讲至第十六讲,安排了“我们还来读童诗”板块,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著名诗人金波、圣野和雪野的童诗世界;第二学段“欣赏,与童诗心连心”板块中,我们选择了拥有奇幻想象的谢尔·希尔弗斯坦、浅语艺术大家林良和追逐透彻明亮的金子美铃;第三学段“鉴赏名家作品”中,选取了更适合本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的诗人——幽默大师高洪波、教材中出现的诗人王宜振和诗坛泰斗泰戈尔。

显然,儿童诗的赏析板块贯穿于每一个学段,在三个学段中一脉相承。同一板块,结构清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由易入难,由此及彼,系列递进。

(二)同一技法在不同学段的系列递进

童诗因优美流畅的语言、大胆夸张的想象、真诚坦率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不乏形式多样的技法,使诗的语言更灵动,想象更丰富,情感表达更具张力。但是,诗是自由随意的,不能为了技巧而技巧,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诗性精神的孩子,而不是只会炫技做作的“伪诗人”。在指导孩子赏析和创作童诗时,可以无痕地、有趣地、有序地、适度地渗透一些技巧,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技巧,最终运用于自主赏析和独立创作中,达到技法“无痕入诗中”,诗作“无痕显技法”的境界。

有的技法在三个学段中各有侧重,螺旋上升。

如贯穿于三个学段中的“比喻”,第一学段侧重于明喻,有明显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易于学习模仿。我们设计了“学用明喻练想象”,引导学生根据实物的形状、声音、作用等特点展开想象,尝试仿写、创作含有明喻的儿童诗。

第二学段侧重于暗喻,有明显的本体、喻体,但没有明显的比喻词,在明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感悟。学习的目标是用暗喻的方法练习想象,表达动人的诗意,仿写创作含有“是”的暗喻童诗,我们为此设计了“诗意吟诵”“创意互动”“随意体验”等环节来开阔孩子的视野,使他们感受到暗喻运用的广泛,打开想象之门。

到了第三学段,孩子已经可以熟练运用明喻和暗喻的创作技巧,教师和家长在指导时可以侧重于借喻,即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的方法。由于借喻中只出现喻体,因而诗人运用借喻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像“比喻”这样将同一技法贯穿于三个学段的还有想象、比拟、错因等,都秉承了从浅显到深入的原则,步步推进,扎实递进。

有的技法只出现于两个学段,是因为这些技法更符合某一个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它们并不独立存在,依然在三个学段中系列递进。

如“排比”只出现于第二和第三学段:第二学段第十四讲“排比,唤醒强大的力量”,第三学段第四讲“层层排比,渲染语言的气势”。是不是意味着第一学段的学生们就不能学排比呢?其实不然,第一学段是童诗的入门阶段,因此我们没有明确地提炼出排比这一技巧的专题,而是将排比无痕渗透于其他章节之中,如“重重叠叠真好玩”“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等。在第一学段让学生有所感知,于第二学段明确提出,到第三学段加深体验,各有侧重,系列递进。

有的技法甚至只出现于一个学段,如阅兵、通感、整合都只出现在第三学段。这是不是表明这类技法没有系列,是零散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于阅兵、通感这类技巧相比于比拟、夸张等难度较高,跟第三学段儿童的接受程度相符,要理解和把握这类技巧,离不开对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众多技法的学习。因此,这类技法螺旋上升的系列递进是隐性呈现的,且内化于前两个学段之中。同样,这也是第二学段的教材直到最后才出现“整合,创作技巧的综合运用”这一专题的道理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