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应走出高考五大误区

家长应走出高考五大误区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长对考生的过分保护使考生产生心理压力,失去平常心态,影响复习质量。家长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考上名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相当多的家长不顾孩子学习成绩的实际情况,过高地期待孩子考出高水平,这自然造成孩子的考试压力,抑制了孩子良好的心态。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但是缺乏身教。在孩子备考期间,家长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调整好考生的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

有些家长向我咨询,高考前家长应该怎么做?

由此我曾经访问过近百名高考状元的家长,他们都是普通劳动者。我写了两本书《状元培养实录》(父亲篇)与《状元培养实录》(母亲篇),概括了状元父母教育子女成功的经验:他们该做的都做了,这些很多父母都能做,但很多父母却没做;他们不该做的,很多家长也不该做,但却做了。

高考前与高考中,家长不该做什么呢?根据我调查的情况,请家长们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1.过分保护

高考在即,有些家长把考生看成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请假在家专职为孩子服务,说话轻声轻气,走路小心翼翼,甚至有的母亲陪伴孩子复习。一会儿给孩子端上一碗牛奶,一会儿给孩子送上西瓜……

家长对考生的过分保护使考生产生心理压力,失去平常心态,影响复习质量。一位考生说,母亲的过分关怀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心里感觉很恐惧,万一我考不好怎么办?我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孩子在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下能以平和的心态复习功课吗?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吗?我觉得家长应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过分保护的行为不但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也影响孩子的复习效率。

2.过分干涉

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制订复习计划,给孩子设立了很多清规戒律,不许孩子接电话、打电话、看电视……这些家长的心是善良的,可是违背了孩子的心理需要,产生的后果是增加了父母与子女的心理隔阂与不满,甚至与父母产生冲突。一位考生说,我在家里一举一动都有很多眼睛监视着,没有什么自由,我对父母的做法很气愤。在这样的心态下孩子能复习好功课吗?

孩子在家自我备考期间,父母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家庭气氛,做好必要的后勤工作,从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的复习进行一些必要的督促就可以了,不要像盯着几岁小孩那样去对待考生。

3.过分期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庭共同的愿望。家长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考上名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相当多的家长不顾孩子学习成绩的实际情况,过高地期待孩子考出高水平,这自然造成孩子的考试压力,抑制了孩子良好的心态。有位考生说,父母的期待给了他很大的心理压力,超越了他实际学习水平的要求,自己觉得力不从心,心里非常苦闷。在这种心态下备考自然影响复习质量和复习效果。

在孩子备考期间,家长不要提出什么考试目标,让孩子以平常的心态安心地备考。

4.忽视言传身教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但是缺乏身教。高考在即本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家庭环境,可有的家长在平时下班后以及周末沉浸在看世界杯足球赛的气氛中,有时还不断地欢呼,有的喜欢打麻将,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安下心来备考吗?

家长在孩子自我备考期间不要做不利于孩子安心复习的活动。

5.忽视心理健康

在孩子自我备考期间,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期间家长应确保孩子不感冒、中暑、拉肚子。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家长逼着孩子吃营养品,孩子不吃就大发脾气,造成孩子心情不好,情绪低落。

在孩子备考期间,家长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调整好考生的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越是临近高考,考生的心态调整越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