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史教学在当前的背景下着重要解决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

地方史教学在当前的背景下着重要解决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是人的自由追求,是创造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对主体价值的终极关怀,也是人类文化的价值理想和内在灵魂。

什么是人文精神?这要从人文主义说起。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是人的自由追求,是创造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对主体价值的终极关怀,也是人类文化的价值理想和内在灵魂。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的理念正向社会生活各层面广泛地渗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由于素质教育体系初步确立,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人文精神的教育功能。比如在课程性质上强调:“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也强调并突出人文精神的理念。作为培养中学师资基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要求教师在地方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弘扬人性、净化心灵的神圣殿堂。本人以为这其实是时代给历史学带来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最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根据人文精神的内涵,地方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独立思考、关注人类发展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关爱人类命运的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