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杜金山校长 ,近年来推行“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在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我的另一项风险更大的探索也在悄悄推进:对传统课堂痛下“杀手”,课堂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

↑杜金山校长

杜金山,兖州一中校长。全国十佳中学校长、全国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十大创新校长、山东省百名优秀校长、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入围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人物三十强。

“人为一件大事而来”是他的入世信念,“一生只做真教育”是他的价值追求,“培养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全面发展着的人”、“让学校教育服务社会的同时还要引领社会”则是他的办学航向。作为全国高中课改的先驱、“循环大课堂”的创始人,他在重点、国办条件下对传统课堂的成功“颠覆”,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他的理念和做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域与学校践行,他的价值和意义也日益得到更充分、更有力的证实。

【按语】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杜金山校长 ,近年来推行“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他如何在五年左右时间里,把一所普通中学办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学校?他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的嬗变,在典型的“县中”地基上建设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现代学校?这篇对话,则很好地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杜金山】陶老师,您曾经说:“由于在管理中得到了群体的认可,心里就会生成一种能力场,而且由此迁移到学习之中。这种正能量会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是情感高效。这种情感高效持续时间一长,还会形成一种优质的生命状态。”您这些话谈到了学生发展的信念支持,谈到了高效课堂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和最根本的功能、目标。课堂变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师生在课堂中成就一种优质的生命状态。

在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我的另一项风险更大的探索也在悄悄推进:对传统课堂痛下“杀手”,课堂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

改课堂,谈何容易?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从夸美纽斯算起,有三百年了,功劳巨大!建国以来,六十年了,凡是中国活着的人几乎都感恩于它!自恢复高考计算,三十年了,凡是在做教育的人,都是它培养出来的!再看看现实,升学——这个被亿万眼球聚焦能达到太阳般温度的焦点,谁有胆量飞蛾扑火!

怎么办?不改,良心焦灼!改,一场战争!

虽然我有“站着誓为一座山,为学校发展顶起一片天;倒下也要化作一条路,为后来人前行作贡献”的“扑火”决心,但我深知,课堂改革是不允许失败的,因为,孩子上高中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失败,是任何人都无法承担的。我希望救人,就不能以牺牲学生为代价。

能否找到一条积极、稳妥的改革之路,是考验我们智慧和能力的最大难题。经过深入探讨和反复实践,我认为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陶继新】正因为是一场“战争”,所以,有很多人特别是高中学校的校长望而却步了。如果按部就班而行,不会遭遇任何风险;如果改革失败,校长身败名裂,学生升学的前途也会毁于一旦;即使成功,也是像“蜀道难”一样,“难于上青天”。

可是,当良知在心里涌动不已的时候,就会更多地考虑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生命成长?怎样改革才能让学生快速成长?赴汤蹈火“战死”疆场虽然壮烈,可是,死而不能复生。所以,最佳的选择是既进行改革,又可以安全着陆。是的,这需要智慧。智慧与知识不在一个层面上。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是拥有知识,就会看着一块石头仅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可是,拥有智慧之后,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面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里面发现活的灵魂。所以,人人都希望拥有智慧,校长更加需要。我觉得,您是在“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寻找到了那个生命的智慧。

(一)课堂引力,从追问开始

【杜金山】开始时,我并没有从课堂的生命品质这样的高度入手,而是借用一个物理概念:课堂引力,从追问开始的。

正像您刚才说的,情感前提是一个人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厌学?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厌教?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凡是还在传统课堂教学的老师们,都可以扪心自问,咱的课堂有吸引力吗?你在这样的课堂中有幸福感吗?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无论是知识的传输,还是人格的健全,或者发展状态、生命品质,你认为到底怎样?

【陶继新】“课堂引力”借用得好。学生上课不是主动而学,而是“被学习”,因为课堂是死的,没有生命与引力。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无奈而被动听讲的时候,总有一种心里的隐痛。我们大人在听没有品位与趣味的讲话时还常常昏昏欲睡,可学生不行,他们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一天两天尚且可以忍受,可是,从小学到高中毕业,12年啊!他们就在这种痛苦不堪的状态下煎熬着。从人性人道上讲,教师也应当有点慈悲之心了吧?可是,很多教师练就了一副硬心肠、冷面孔,甚至自诩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啊!可是,他们没有想想,没有兴趣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更重要的是,由此消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压抑了学生的生命本能。他们习惯了忍受,甚至异化成一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奴才性格,这样,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前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不就成了一种空谈了吗?

【杜金山】由于我们对传统课堂已经是“群体无意识”地接受,我们几乎天然地认为,教育就是这样的,课堂就是这样的!如果说夸美纽斯的年代、我国解放后的国情、改革开放之初对知识的急迫需求,将教育如此定位还有一定道理的话,随着对高考成绩的片面追求,我们的课堂真的异化了!只要想一想,我国教育30年在一条追求考试成绩的路上“狂奔”,以其30年之“不变”,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其落后就不言而喻了,更何况,我们的教育不是不变,而是在一个不断异化的过程中——教育异化为教学,教学异化为知识传输,知识传输异化为以“讲、听、背、练、批、考”为主要功能的“灌输”!异化了的课堂,离“人”越来越远了⋯⋯

当年鲁迅先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今天,如果教育继续这样下去,课堂继续异化,我们的孩子⋯⋯

【陶继新】我经常外出,每到一地,只要有时间,几乎都要到书店去看一看,但每次看后都是心痛不已。我发现,绝大多数书店里的学生辅导书、练习题之多,令人眼花缭乱。而且,这种市场越来越大。家长舍得花钱买,教师鼓吹购买。于是,学生书包里、书桌上,这类书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他们的精神生命越来越暗淡。而品位比较高的书却少得可怜,即使摆在书架之上,也是几乎无人问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怪异的现象,根源就出在教育上。如是下去,中国教育的未来简直不堪想象!更加可怕的是,很多教师对这种现象形成了心理认同,而且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升学有望,才是对学生负责。所以,如果真有一点良知,就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改变我们的老师,去救救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回归到真正的教育领地里,去享受属于他们的教育生活。

【杜金山】为了引导老师们对自己“最熟悉”的课堂进行再思考,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课堂状态也就是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调查——用事实说话!

调查围绕“课堂吸引力”这个核心要素进行,以“课堂精力流失率”和“课堂高效学习率”为具体检测项目。陶老师,当时我有85个班级, 100%的覆盖率,用现在的话说那真的是很“雷人”!

精力流失率:35%!

高效学习率:49%!

【陶继新】俗话说:“事实胜雄辩。”改变教师,就要通过严酷的事实让他们猛然反省。可以说,您在这方面既有改革的良知,又具改革的智慧。其实,更多学校学生的精力流失率还要更高,高效学习率还要更低。而当课堂没有了吸引力,精神大量流失之后,效率之低就成了一种必然。如果真对学生负责,就必须改革课堂,应当让课堂成为具有生命张力的学习场所。

【杜金山】数据出来,真是跌破我们所有人的眼镜!李平老师感慨地说:我们都成了悲剧英雄!其实,如果我们真的是“英雄”,良心上还过得去,但正像您刚才所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效率是特别低下的。更重要的是,由此消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压抑了学生的生命本能。这样的课堂,不仅在知识的传输上是低效的,更严重的是,在育人上甚至是负效的呀!看看我们的小学生,多小的年龄就开始厌学;看看我们的中学生,高考结束后,卖书、撕书、烧书;看看我们的大学生,拿到毕业证就和书本说再见;再看看我们的成人世界⋯⋯在传统课堂中,我们以爱的名义,死命地把学生往“考试选手”方向培养,我们眼里没有千差万别的“人”,只有统一规格的考生!

12年也罢,16年也罢,我们的学生煎熬在这样的考试训练中,竞争成了唯一目标,人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丰满被丢在十万八千里之外了。

《开启洗脑工程,打造核心优势》是我在调查后做的反思报告,我用了当时一句很时髦的话:用第三只眼看课堂。这使我们的老师初步产生了变革课堂的诉求。变革,迈出了第一步!

【陶继新】感慨于您的感慨。真正的悲剧英雄多有壮美之感,可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成为这样的悲剧英雄,而是几乎成了闹剧中的小丑。因为当老师们在一年又一年做着低效工作,特别是做着对学生生命成长有害的工作却浑然不知,甚至感到是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神圣使命的时候,滑稽到“春蚕到死”,依然没有破茧而出的飞跃。结果,重复了一生的教书匠的“匠气”,还是以“匠气”而终结。

学生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他们在生命的最旺盛期,没有真正、起码没有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在学习的主要课堂,没有享受到接受教育的幸福。看看外国的教育,看看我们一些已经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的学校的学生,课堂绝对不是桎梏,而是生机盎然的生命对接场。学生留恋课堂、喜欢课堂,学习效率何止一个“高”字可以言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样的学习场里,感受到了特别的愉悦,生命的潜能如火山喷发一样显见了它的无穷魅力。可以说,他们是享受学习,也是享受幸福。而学习时代的这种感觉,对于塑造健康人格、形成阳光心态,都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我想,您的心里甚至会燃烧起愤怒,但是,您却几乎没有形之于色,而是用事实与数据给尚且沉睡的教师猛然一击。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二)用第三只眼看课堂

【杜金山】是啊!我对一位言语“偏激”的学者讲过一句话:“改变课堂,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

怎样用第三只眼看课堂?先摆事实,后讲道理。

为了令调查更具说服力,我还委托在外地当校长的同学,在他们的学校也做了同样的调查,数据相差不大,事实不容否定——“两率”触目惊心!

谁之过?怨学生吗?从当时所谓的重点班到艺体班,虽然数据略有差别,但绝不能称为“质变”;怨老师吗?从公认的优秀教师到一般教师,有差距,但基本在同一数量级!既不能怨学生,也不能怨老师,只能怨这样的课堂!课堂不改,绝没出路!“两率”如此差,反过来也证明,课堂还是一个富矿,如果我们能够把35%的学生的“魂”拉回来;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达到90%甚至以上,那将是怎样的情景?课堂,有没有可能成为最有魅力的地方呢?

【陶继新】您的分析具有智慧因子,当出现这种问题之后,您没有追究教师的责任,更没有抱怨学生,而是寻其根源——课堂。这就避免了对教师的心理伤害,而且让教师认可这种改革,感到不改革就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一个教师的良知。

【杜金山】改的决心有了,下一步需要回答怎样改的问题。

课堂改革,若说其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风险性和战争相当,一点也不言过其实!教育改革,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改革,绝不能承担失败的风险!因为,这个成本事关学生的一生。失败的代价,作为改革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承担的!必须寻找到一条绝没有失败可能的改革之路!

【陶继新】您的分析绝非危言耸听,正是风险太大,所以升学压力最大的高中在中小学教学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依然按兵不动。因为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谁也没有能力承担起这个风险。所以,他们只好望洋兴叹,只好放弃。如何寻找一个两全齐美的良策,当是您苦苦追索的“理想国”。这同样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当然,也需要一个教育者的良知与责任。

【杜金山】课堂改革有三大原则,从学校内部,从科学层面保证改革之路坚实可靠。

第一,不立不破,先立后破,保证课堂变革平滑过渡。

第二,从问题入手,确保课堂改革决无失败的可能。

第三,破解问题产生的根源,追求课堂嬗变,建设现代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从无效走向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

三大原则确立后,咱再摆道理。

既然咱的课堂还是一座“富矿”,怎样“开采”?用原来的生产工艺,靠时间加汗水,能有效地“开采”吗?要想把剩余的“煤”“开采”出来,唯一的途径是改变生产工艺。

很多人一提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首先想到的是抓老师,所谓精备、精选、精讲、精练;然后是抓投入,家长苦养、老师苦教、学生苦学、校长苦管,这些方法确实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极大地恶化了教育的内在品质——如果我们不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能力甚至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去换取知识,我们得到的究竟是西瓜,还是芝麻?

【陶继新】坚持这三大原则,改革就不会形如急风暴雨、雷鸣电闪,就不可能引发群起而反对。但是,这种看似和风细雨的内部,却有着“核变”的燃料。

但行得通吗?这就要“摆道理”了。教师是比较讲道理的。所以,您只有将理说充分,才能让教师心悦诚服。“开采”“富矿”是形象的比喻,也是最能打动教师心弦的。他们也想让学生学得快乐,也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想教得从容轻松。只是年复一年,并没有人给其指点迷津。当他们看到这条道路可行之后,就会在心里升成一种尝试的冲动。这样,你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从一开始就扫清了教师的心理障碍。

从古到今,为什么有那么多那么好的改革最终失败了呢?原因虽然非止一端,可是,如何将改革的风险降低到最低,如何让一般群众心里认同,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您是研究了很多改革典型的成败之后,又结合你们学校的实际,才有了如此的思考与行动。

【杜金山】分析当时山东重点中学老师的生活状况,我们的老师,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连做梦都在改试卷,职业幸福感缺失非常严重。

学校的例行培训会上,我说:“老师们,咱讲得再精彩,能比得过春晚吗?每年一次的春晚,收视率是100%吗?你表演得再好,能比上本山大叔吗?本山大叔的小品收视率是100%吗?如果一年到头每天晚上都是春晚,一年到头都是本山大叔为你表演,你能坚持收看吗?”

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本应该是课堂主体、学习主体的学生被“边缘化”得只能当“观众”了!出路在哪里?在于回归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具体讲,就是让学生真正高效地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陶继新】即便教师的“表演”再精彩,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宋丹丹为什么不再参加春晚?因为真想愉悦观众,必须挖空心思。而且,表演就不真实与自然,就会劳心劳力,就会心生烦恼。所以,教师不再表演,也是一种回归生命的本然,也是一种心灵的解放。所以,将课堂的主要时空让位于学生,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幸福。

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之后,他们是不是也一味地表演了呢?不是。他们的主动意识觉醒之后,焕发出来的学习热情,以及有话就说、有理就讲、有问题就辩论的生命状态,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有一种“道法自然”的从容与快乐。而且,由于心灵的高效,学习的高效便水到渠成,而不是强行为之了。

(三)从优化结构着手

【杜金山】不是从问题入手吗?传统课堂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对传统课堂进行了多次分析诊断,得出了传统课堂的十大结构性弊端。需要说明两点:第一,这不是对传统课堂全面客观辩证的评价,谈的只是问题、是弊端;第二,这些弊端是结构性的,改变的根本出路也是从结构下手作为突破口的。

限于篇幅,我列举其中的四个吧:单调性、单向性、单一性、缺失性。

【陶继新】基于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在找问题的时候,您的可贵之处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心态,不然,就会一气或一急之下,把问题扩大化。扩大之后,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使问题更难解决。您所说的十大结构性的弊端,是经您多次分析诊断得出的比较客观的结果。这便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杜金山】单调性:我想谁都不能否认传统课堂很单调吧!单调本身就意味着没有“吸引力”,而单调具体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大家知道,学生对外界的感知有“三觉”:听觉、视觉、动觉。在这“三觉”中,听觉对大脑的刺激作用最小,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证明了这一点。

【陶继新】听觉的单调性,折射成心理的单调。而心理单调之后,当然兴趣也就少之又少了。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一天两天没有兴趣尚且可以忍受,如果天天如此,时间一长,学生厌学就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时间一长,也会形成听觉疲劳。更何况那些拖泥带水、毫无情趣之讲。

【杜金山】单向性:教和学这两个字自从组合在一起就不能分割开来理解了,教学是一体的。教学的过程是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既然是交流,至少应该是双向的,最佳的交流状态,是知识信息在课堂中呈现一种网络状交流,每个师生都是该网络的一个“结点”。但是,我们的传统课堂,信息传输是单向的。单向使我们的课堂异化,课堂不仅不是魏书生先生说的学堂,单向甚至使我们的课堂异化为“会堂”。“会堂”里的双方有压力吗?你会因为第二天去“听”而感觉难以入眠吗?没有紧张度,松弛的课堂,能够高效吗?有吸引力吗?另外,单向性传输必然导致传输“误差”,让我们的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知识的时候就不准确,以致后来我们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不断地纠正前面不应该发生的错误。我们的校长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把一个任务安排给副校长,副校长安排给主任,主任再安排给职员,这一指令经过三次单向传输后,结果会如何?本来你可能要的是一颗萝卜,职员可能给你牵来一头猪。避免单向传输带来的误差,最好的办法就是即时反馈。

【陶继新】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著不是《教记》,而是《学记》;古代的教学场所,不叫教室,而叫学堂。看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并不排拒学生之学。看看《论语》,几乎就是一个对话体的文本,是孔子之教与其弟子之学的一个思维交互过程,而且有的学生之学还可以给予孔子以有益的启示。历经两千多年之后,我们却没有继承这些优秀的教学思想,而是亦步亦趋地去学习外国的东西,结果学堂不再,教室诞生,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了教室里的霸权者。可是,如果只是教师教而不重学生学,信息的传递自然就成了单向的。单向性的最大弊端是学生这个占了教学主体90%以上的群体没有了话语权,由此也就没有了主动思维的自觉要求,甚至要求都可能被教师压制下去。而没有话语与思维之后的学习,必然是索然无味且又低效了。

【杜金山】单一性:有魅力的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发展的选择性需求。但是,传统课堂,知识的提供者是一本书、一个人,即教材、教师。课堂上有多少学生?虽然他们用的可能是同一本书,但是他们的生活体验是一样的吗?他们难道不是管理资源、德育资源、教学资源吗?为什么不能去开发呢?

由于单一,不仅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超市,只能是考什么我就教什么、老师会什么就讲什么,课堂成了老师的“品牌“店;由于单一,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往往比较陈旧,而陈旧的东西更加缺乏吸引力。由于很多老师不能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使老师的很多思考、表述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而不能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

【陶继新】学生学习的内容本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可是,现在却异化成了单一的教材文本,即使这种文本,也是面向考试的文本,其他则不再学习。其实,文本有两种,一种是固化的文本,即纸性的文本;一种是生活文本,即从实践生活所学的内容。前者不只是教材,因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而应当是一种更加丰富的内容。而学生所学的生活文本呢?就更是少得可怜。可是,没有生活文本的积淀,学习就少了最为生动的生命底色。古今中外的学有所成者,几乎都有一份丰富甚至残酷的生命经历,而这些,恰恰是其人生学习之路上最有价值的“文本”。由知识升华成智慧、由智慧转化为思想,没有这两种文本的有机融合,是绝对不可能的。

您所说的教师的“品牌”,是一种讽刺,是教师自以为万变不离其宗的教学之“器”,却没有生命回转的变化之“道”。因为他们的教学内容来源也是单一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而且长期以教为主的教学历程,已经将他们的思维变得单一而又僵化。在这种思维指挥下的教学,怎能生动有趣?

【杜金山】缺失性:问一下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你所学的知识和你的学习情境间有关系吗?没有!因为我们的课堂中所强调的情境教学,只是知识情境,而缺乏学习情境。而情境记忆,对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回忆知识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课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总是“唱着那过去的歌谣”。

【陶继新】刘勰认为,写文章需要“情动而辞发”,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令我联想到教学,其实也是需要情境的,没有情境,就不能形成快乐学习的动力场。而没有这个场,学习的时候就不可能形成一种高效情感。没有高效情感,就不可能结出高效之果。

(四)回归主体,教学互动

【杜金山】生本观念提出多年了,但是真正转化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行为,路还很远。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关注学生、回归主体、教学互动、共同发展。这句话看似很容易,但是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我谈谈教学互动吧。

教学互动,最起码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互动双方要有备而来,应该做到信息基本对称,也就是都进入对方的“最近交流区”。第二,要提供互动的舞台和机会。原来的舞台是谁的?老师的!现在要给学生让出一方舞台来,这既要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学生观,也要改变学生的学生观、学习观。前面我说过“先立后破”原则,在课堂上“先立后破”就是坚持“生进则师退”原则。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调整课堂的教学关系中,总的趋势是让学生更加高效和更有深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趋势,自然表现为老师“退”、学生“进”。但是,必须掌握“生进则师退”的原则,“生”进是前提,“生”能够进,“师”方能退,否则就会做成夹生饭。第三,互动双方都要享受这种互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首先是老师要享受这种互动,如果老师不享受这种互动,作为课堂主导者,可以很容易地将这种课改扼杀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中。多年以来,我们的课堂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不对称性,让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遇到挑战,只要备好课、做好题,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应付课堂。今天,学生成了交流者,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对老师的挑战也将是前所未有的,老师能否适应、愿不愿意适应,是课改成败的“穴”位!只有想方设法,让老师尝到课堂的甜头,享受这种互动和交流,课改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其次,是让学生享受这种互动,不断地提升其课前探究、课中参与的内驱力,课堂这把生命之火才可能越烧越旺。

小组合作学习

【陶继新】既然是互动,双方当然都要有所准备。可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早有准备,学生无备而来,只有教师提问,他们才能回答。这种不对称,不但表现在教学内容准备的不对称上,还表现在师生心理准备的不对称上。于是,学生只有应付,互动无从谈起。

要想互动,就要“生进则师退”。可是,如果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固守阵地,当然就无法互动了。一般而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强势者,教师如果不退,学生想进也进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师退生进”亦无不可。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退,给学生留下前进之路,才能形成互动之场。您之所以强调生进是前提,核心是要让学生走上前台,这个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当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敢于与教师互动甚至是争辩的时候,才算形成了学生之进。当然,这里的互动还不只是师生之间,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没有互动,就不会产生激烈的思维碰撞,就不可能形成高效课堂。

师生享受互动的快乐,当是教学的至高境界。我认为,这不但是一般的互动,而且是高级的互动。一般互动可以产生一定的高效,可是,要想产生审美的享受,则需在互动中频频产生思维的火花,尤其是特定场合下的灵感闪现,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这便是真正享受课堂了。而且,经常性的这种互动状态,还会形成一种优质的能量场,进而内化成一种优质的生命状态。

(五)“课变”在全国亮相

【杜金山】我们现在有一个团队,包含了40所核心学校,400多所成员学校,他们分布在全国22个省份,包含了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既有国办体制,也有民办学校。虽然这些学校课堂教学的创新过程不同,所走的路不完全相同,各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理念相通、本质一样,有共同的理想和愿景。绝大多数学校因为课堂教学的创新而带来教育思想、管理思想的变化,在当地的影响力逐渐变大。如今,我们一个月聚会、交流一次,共同探讨课堂变革的最新体会,“相互借道、搂抱发展”。兖州一中是最早的发起学校之一,在上述教学改革思想指导下,我创建的是“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2004年,我让6个老师在3个学科悄悄地进行“六段式”教学实验;取得初步成效后,于2005年总结整理后推出“三步六段教学法”,在东校区全面铺开的同时,校本部开始贯彻这种教学思想;2007年4月21日,在王恩大主任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省性会议,“三步六段教学法”初次亮相,获得好评。2008年1月18日,我在潍坊参加全省素质教育会议,深深感觉到,山东教育要发生根本性变革,教育的春天来到了!但是,我的教学模式需要调整,因为课时少了后,预习时间不够了,我的团队最后决定,打破原来课堂的时间分配关系,重新建立符合新课堂要求的时间链条,把预习搬到上节课的最后阶段,“三步六段35+10循环课堂教学模式”诞生。2008年学校举办建校65周年校庆,在这之前《中国教师报》已跟踪我校课改近4年,刘堂江社长认为,我校课改意义重大,作为一个重要成果,应由教师报在校庆之时推向全国,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又一个典型。2008年10月15日“课变”第一次在全国亮相,“循环大课堂”走向全国,成了兖州一中的“名片”。

【陶继新】“循环大课堂”之所以走向全国,得到普遍的认可与赞赏,是因为这种改革有其生命的原动力,它有借鉴与学习,更有自己的创造。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加重要的是,这个改革有着广泛的推广价值。它向全国高中学校昭示一个道理——这块敏感的教育之地,完全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且不会遭遇大的风险。我觉得,这也与儒家文化思想相和谐,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和谐,和谐中再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你们的这些改革,完全符合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它给全省高中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做出了一个不小的贡献。而且,在这种全省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兖州一中还会继续进行探索,还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杜金山】回顾这个过程是想表明,“循环大课堂”看似一种教学模式,其实,它承载的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近五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实然”的基础上向“应然”靠拢,就这样,在不断完善中前行,最终由一种教学思想演变成一种管理思想、一种教育思想。

【陶继新】形成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无异于一场教育思想的大搏斗。没有思想的交锋,就不可能有模式的诞生。所以,模式是形,思想是实。而且,模式也是可以承载思想的。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模式已经可以向全国很多学校传输,送去方法的同时也传递了思想。

【杜金山】关于这个课堂的具体操作,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细述了,着重谈谈它的价值定位、灵魂和意义。

“循环大课堂”推出后,立刻引起全国各地高中的普遍关注,因为,重点中学、国办体制、县中这几大特点,兖州一中具有典型性,我们的做法应该有普适性。现在,到这里参观的学校已达一千五百多所,除了港澳台地区,内陆所有省份都有,不仅参观,更有许多人到学校挂职、研修,一待就是十天半月。与此同时,我们学校的干部、老师,也不断地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培训,在各种论坛、会议上作报告。让我非常欣慰的是安徽的一所职业学校,他们没有升学率任务,只是想借助这样的课堂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幸福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用他们校长的话说,就是希望职业学校的孩子能够首先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而这恰恰就是“循环大课堂”的价值定位。

【陶继新】全国这么多地方关注与学习你们的“循环大课堂”,足见它不是一个外表虽美而实则无根的瓶中之花,而是一株根深叶茂、果实累累的大树。因为人们有着极强的辨识能力,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看来,一项改革在一所学校成功了,可以在一所又一所学校里开花。这种贡献比之你们自己的成功还更具意义。

【杜金山】“循环大课堂”不是“知识本位”的课堂,不是有些人追求应试的又一“利器”。相对于课程改革,它是下位的,没有课程改革,不可能有教育的真正变革。循环课堂追求的是“课堂生态”的优化,是师生“生命活力”的释放,是课堂教学的“生活感”。我们的学生不仅仅读纸质文本,还要读到“生命文本”、“生活文本”,它的价值定位于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知识的学习只是实现人发展的载体之一,教书是为了育人。

【陶继新】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这个“利器”,就很难进入改革的操作程序。况且,这种改革处处蕴含着生命的张力,是在成就一代新人的革命行动。所以,它的意义不但超出了“知识本位”,而且超出了能力本位,因为其中有智慧的形成,有人格的塑造,有和谐的构建。

【杜金山】这种课堂的灵魂是一个转变、两个前置、三种方法、四种形态。一个转变,转变的是师生的“角色”,师亦生、生亦师;两个前置,就是问题前置和学习前置,让教学双方有备而来,信息基本对称,高效互动、深度互动,增加课堂的思维含量,让学生由被动态变为主动态。三种方法,原来我们叫独学、对学、群学,现在我们叫自主、合作、探究;四种形态,是课堂的基体呈现状态: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陶继新】“一二三四”是对这项课堂改革的一种高度概括,可谓言简意丰,如果展开解析,将是大有文章。我觉得,真正成功的改革,不但要有实践经验,也要有理论提升。真正的教育家,既要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又要有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孔子、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陶行知,都是二者兼得者。热切期待您能从一位优秀的校长,逐渐走进教育家的行列。

【杜金山】中国教育学会郭永福副会长看过我们的课后非常激动,欣然题词:高效课堂,化解教育千千结!我深知,这是教育前辈对我们的鼓励和期望。对于课改,前面的路还很长,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教育的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我相信,这一切,会让我们的教育回归到真正良性的发展道路上来,能做真教育,我深感幸运和幸福!我会一路前行,为完成这件大事,探索不止⋯⋯

学生走上讲台

【陶继新】您说得对:“前面的路还很长。”不过,校长要想干一番事业,就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即使困难再大,也要一往无前。唯有此,才会享受到成功的幸福。而你们改革的成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原载于《校长》2010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