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别名就叫“问题”

孩子的别名就叫“问题”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晶说,这个概念太大了。其实,孩子的别名就叫“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他就不是孩子了。也就是说,辩证地看,孩子有问题说明这孩子在成长,如果这孩子没有问题那他是白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可怕的。好多很聪明很有智慧的孩子,由于家长不能理解他们,由于家长过分的要求,令孩子很茫然。司晶说,在孩子面临的这些个不理解当中,家庭首当其冲。每一个孩子都是特例,都有特殊的心灵需求。

那么,孩子身上都存在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的起源又在哪里?

司晶说,这个概念太大了。其实,孩子的别名就叫“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他就不是孩子了。正因为孩子在成长所以才会有问题,没有问题孩子就不能成长。也就是说,辩证地看,孩子有问题说明这孩子在成长,如果这孩子没有问题那他是白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可怕的。

以中学生为例,中学生最主要的困惑是家长不能理解他们,老师不能理解他们,他们自己又找不到理解的伙伴——同伴之间不能相互理解,所以他们中的许多是在孤独和压力中成长,性格就容易被扭曲。好多很聪明很有智慧的孩子,由于家长不能理解他们,由于家长过分的要求,令孩子很茫然。孩子不是不想听家长的,是家长的话他没法听;孩子不是不想尊重老师,是有些老师让他没有办法尊重;孩子不是不想积极地活着,但是由于没人理解,沟通不畅,他看不见社会中的美好;他不是不想成为成功的孩子,但他找不到力量。对于这一部分孩子来说,只能生活在困惑和迷茫之中。

司晶说,在孩子面临的这些个不理解当中,家庭首当其冲。对于孩子,家庭是避风港,可是,如果这个港湾不能给他一种温馨的感觉,孩子就失去了最后的保护和寄托。理解是什么?理解就是默契,默契才是爱。达不到理解就谈不上默契,更谈不上爱。所以,一个家庭缺乏理解,孩子会扭曲,家长也会变态。许多家长总是抱怨: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我的孩子不应该这样!可这些家长就没有问问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是特例,都有特殊的心灵需求。但是好多家长根本不去想孩子需要什么,家长要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好多家长按着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在成长中没得到的东西去塑造孩子,去约束孩子,甚至拔苗助长,千方百计让孩子替自己圆梦。这样的家长未免有些太自私了。比如,有的孩子没有任何音乐细胞,家长却硬让他弹钢琴,诸如此类。这就造成了完全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