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课程意识

什么是课程意识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是一种关于课程系统的变化、发展和调控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教师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在对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地将课程目标细化为教学目标。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审视教学目标合理性,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课程情境中寻求教育意义,从而真正走向课程实践的自觉”。

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是一种关于课程系统的变化、发展和调控的心理活动。它包括对课程本质、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

它包含两个概念:“课程”和“意识”,其中课程观是课程意识的核心概念。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首次将“课程”一词引入教育中,且定义为“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之后西方教育学家也大多将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或体系去研究。在我国,“课程”的含义则较为具体,更多是应用在学习的范围、计划和进程等相关概念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两类定义融合,认为课程既是整体系统又含具体内容,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意识”则多见于心理学的概念中。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可借以实现对外部世界反映的概括化和有目的性,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既是一种觉知,用来察觉事物的存在,也是一种心理官能,对自身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

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大体上是一种关于课程系统的变化、发展和调控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教师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在对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地将课程目标细化为教学目标。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审视教学目标合理性,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课程情境中寻求教育意义,从而真正走向课程实践的自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