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文化与价值观

德文化与价值观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者说,它是中国诸多道德价值——德目体系的总称,如中华美德,故“德文化”可以立。十二个德目中中华美德应当是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薪火相传的精神命脉。这可能成为21世纪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表明中华文化再次走向世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将主动参与建构人类文明的新秩序。

2014年11月20日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讲孔子的贡献;讲“文革”对传统道德破坏的历史教训;讲山东应当成为重建礼义之邦的领头羊;讲建设一个人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而今,已是周年。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中国特色”认为,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不知耻者,无所不为。”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今天,在山东德州召开的“德文化论坛”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可见会议主办者的胸怀与气魄。

中国姓“德”的城市很多,如四川的德阳,河北的承德,广东的顺德,云南的德洪等等,都应当带头研讨和建设德文化。

德,这个概念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或者说,它是中国诸多道德价值——德目体系的总称,如中华美德,故“德文化”可以立。在儒家经典中,尤其是《论语》和《大学》中,从修齐治平等方方面面,提及“德”,明德、立德、修德、达德、厚德;德者寿,德不孤;德者本也,财者木也;德主刑辅,为政以德,以德治国等等,直到当今的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等等。

当然,还有一句骂人的话,是“缺德”。记得十年前,我坐火车回北京,在德州火车站停车,从车窗买一只扒鸡,给他100元,找回几十元,第二天发现其中1张50元的是假钞。当时的同事说,“德州怎么也有人缺德”?可见,德州人姓“德”,各行各业的德州人都姓“德”,所有德州人的身上都流淌着道德血液。全国各个领域的道德模范,德州人都应该榜上有名。德州人有道德,应当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

德,中国首创独具特色

德,是中华民族最早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

4000年前,有了“孝德”。

3000年上下,先后有了周礼“礼德”;春秋管仲的思维“礼义廉耻”,孔子“智仁勇”三达德;战国孟子“仁义礼智”四德。

2000年左右,汉代“五常”仁义礼智信。只在孟子“四德”后面增加一个“信德”;唐代盛世,“举孝廉”,突出孝与廉这两德。

1000年前,宋代提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前四德源于《论语》,后四德是管的“四维”

100年前,民国又有“新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按照十二个德目“出场”的时间顺序是:孝、礼、义、廉、耻、仁、智、勇、信、忠、和、平。

我们要问:这个时间顺序说明了什么?每个德目产生与“出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每个历史时代由不同德目编织而成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及其作用说明了什么?

这些德目,何以百折不挠,长存、常新,有如此强大的生命活力?

这些德目,都属于儒家伦理道德,能够简单、笼统、单向地视为“封建糟粕”“吃人礼教”,“旧文化”而“扫尽历史垃圾堆”吗?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十二个德目中中华美德应当是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薪火相传的精神命脉。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镶嵌在头脑里的“中国魂”。中华文化,使得中国成为中国;中华美德,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

这些德目,主要发端于山东孔孟之乡,有人说山东文化姓“孔”,那么,德州文化姓“德”吗?而今在培根、铸魂的历史大潮之中,山东人、德州人,应该引领潮头,推波逐澜!

中国道德与西方价值

价值、核心价值、价值观,都是从西方进口的概念,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灵魂,以致一度成为“冲击”“侵略”“取代”他者文化的“普世”价值。在自由、平等、博爱、科学、民主、人权这套价值体系引领下,所建构起来的20世纪人类文明秩序,正在“病入膏肓”。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找不到此种“概念”和价值体系。而五千年所创造的“德文化”,世世代代建构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才是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与“价值体系”。因此,正在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凸现一个“德”字,必须是扎根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吸取智慧和营养,否则,就难有影响力、生命力。

转化发展,建构三级价值观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着手建构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关注人类文明的新秩序。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海外华人学者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称之为“习六点”,表示认同与支持。这可能成为21世纪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习近平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当今世界,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国际影响与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也逐步走出“百年弱势”之历史逆境,开始与西方“强势”文化平等对话,并逐步展示其修齐治平的智慧,而且正在形成一个世界性的中华文化热。汉字的魅力,孔子的影响,历史空前。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十个月之后的2014年9月24日,与非洲、拉美两个国家的元首,同50个国家的300位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同祭孔诞2565年,并发表影响中外的重要讲话。如此国际性的祭孔,史无先例。表明中华文化再次走向世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将主动参与建构人类文明的新秩序。

且看,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中国智慧:

多彩、平等、包容、互鉴——人类文明的新秩序

和平发展、互信包容、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世界政治经济的新秩序

以邻为伴、共同发展——地缘和谐进步的新秩序

这一切话语、价值观,都属于中华文化,浸透着中华文化基因。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应当成为21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的“普世价值”观。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十八届党中央,代表当代中国人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再次激活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用中国人的智慧与核心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华民族当代共同价值观,推动整合21世纪人类新的“普世价值”观。

(此校系山东德州首届德文化论坛讲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