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底色·人格教育

文化底色·人格教育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惨剧发生后——法律直接“问责”教育。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已有两千余年。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初中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最需要经常改善人格状态、进行人格教育的人群。

撤掉教育局长、刑拘学校校长、冻结学校账户、按最高标准赔偿……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惨剧发生后——法律直接“问责”教育。

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所受理的咨询中,涉及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少女妈妈等问题的咨询量有所增加,这些现象的增多与涉案青少年长期遭遇隐性心理伤害有关——社会直接“问责”教育。

浏览父母提交到网站上的问题,两万条信息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他们不知道怎样应对孩子的问题和需要——需要教育担当“问责”。

结合学校开学初“人格修养”问卷调查,以及自己的日常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如下担当想法及建议。

一、文化底色——精神发育的营养源

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营养源。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魅力和情趣等,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闪烁着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

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已有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

文化提升道德规范。暴力事件在很多学校都时有发生。某校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认为“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新生常会靠打架来排定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推崇暴力不仅说明青少年心智幼稚,也折射出这类学生心理脆弱,只能靠暴力获得自信。有学生说:“我和同伴一直很自卑,怕被忽视,打架成了我们赢得关注的一种方式。”灌输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打造和谐校园。

建议:开展“读古典,验行为”活动,推广“家校义工”、“青少年义工”工作机制。父母离异,失学失管,长期缺少关爱,个人价值感缺失,让部分青少年无法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个体,因而出现种种行为偏差,如意外怀孕、离家出走等。而认知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加强会让“家成为心灵的归属”而不是“心灵伤害开始的地方”。中华传统美德提倡“上慈下孝”,“尊老爱幼”增强教育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持。

提供“前置保护”——在学校开展性教育普及讲座,开设“心灵驿站”,有针对性地展开一对一心理疏导等。构建“爱的力量”信息网等,从源头上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与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知,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选择。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当今世界,商品、货物、资本每时每刻都在流动,互联网触角四伸,已把世界浓缩成一个“村落”,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我们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在实践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

直面外来文化。我的同事到美国去教汉语,介绍中国的文化时,先从“食文化”开始。针对美国学生的特点,“动手大于动脑”、“活动多于说教”,选用活泼的上课形式是必须的。

她先去美国的中国超市买了一些各地的烧菜调料酱,如麻婆豆腐酱、鱼香肉丝酱、山东大酱、中国炒饭料、宫保鸡丁酱、饺子蘸料等,又自己准备了糖醋料,做成食物。上课时,把它们一溜排开放在教室前的大桌子上,贴上英文标签,让学生们逐一品尝。在品尝之后,学生们还为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味道投票。结果是鱼香肉丝稍占上风成为最受欢迎的味道。

她感慨地说:一是课程内容由自己选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二是教文化比教纯知识性语言更受美国学生欢迎,更能打动学生。三是美国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美国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安全状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她的合作老师Martha得知她要让学生做水果拼盘时,就提前一周帮她打了一份“告家长通知书”,印好了让她发给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签字,告知家长十一月十七日要做中国水果拼盘,询问家长们有没有孩子对某种水果过敏不能参加活动的。回复没问题的学生方能参加活动。美国文化更注重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比较。学校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美国人的“避免麻烦”心理,是他们文化的表现,一切以“制度”、“规范”性的操作为文化的基础底色。这样既保护了教师“远离麻烦”,也保护了学生的身心安全,协调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力量,共同担当教育学生的重任。

建议:建立学校全员“德育顾问”责任制(门卫、卫生员、勤杂人员定期进班简介各种工作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物质保障,及社会分工的必要和重要性,树责任意识);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专业的心理老师指导;建立“家长学校”培育家长机制(为孩子写教育日记,开展家校亲子活动;开展感恩节活动;理解生命的价值意义);建立“社区监督、帮助”工作机制,体验协作的重要性。

我们的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是有很多特征和矛盾的人。想一想那种由很多股单线构成的粗绳,如果我们小心地把这些线合并起来并缠在一起,这些单线合在一起的力量就比每股线单独的力量更大。我们面对的挑战就是把社会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变成我们所能变成的最强大教育实体,正所谓“合则存,分则亡”。

二、人格的教育——精神发育的催化剂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它的原意是面具。在东方民族,在中国人看来,人格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的“为人”。如果要给其下定义的话,人格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总的品格。

人格教育可以引领学生的精神、道德认知,“孵化”、完善、加速精神发育的健康成长。

(一)人格教育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

人格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具有高尚的情操,能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追求知、情、行的统一,避免知、情、行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

我们做了“校园人格修养问卷”,有1200名同学参加,他们对问题的回答统计如下:

1.每天到校后,想到第一个问好的人是

A.门卫 24.86% B.老师 31.21% C.同学 43.93%

2.每天早晨到校后,有没有大声说笑行为

A.没有 55.51% B.偶尔有 41.87% C.经常有 2.62%

3.对同学课间追逐打闹的看法

A.不可为 51.76% B.无所谓 45.81% C.自己也为 2.43%

4.有没有说过粗话或给别人起过不雅绰号

A.没有 50.65% B.偶尔 47.48% C.经常 1.87%

分析:受文化氛围、心理因素、传统道德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初中大部分学生人格中都有着向善的动机,善于表现。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但不注意细节,焦点太窄,看不到别人,客观思考能力有限。初中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最需要经常改善人格状态、进行人格教育的人群。

价值观念即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想坚持什么,我们想怎样与周围世界联系。价值观是我们想要前进的方向,你不仅能获得一种价值感和喜悦感,甚至在糟糕的事情发生时,你仍然能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充实和意义。

建议:加强初中学生“生命、生活、生存”的“三生”教育,可以提高他们战胜挫折、思考问题、树立正确是非标准的能力,促进精神发育。

(二)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培养,更注重认知教育

人格教育把知识获得、智力发展、技能形成视为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如语言、艺术、道德、哲学等所展示的人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由它们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真正展现了人格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明成果是人格培养中认知教育的源泉。

对学生的学习素养(时间管理、目标计划、知识获得等)问卷部分的调查统计:

5.每天早晨到校交作业

A.按顺序排好 66.09% B.随意堆在桌上 27.39%

C.不管 6.52%

6.上课参与问题讨论

A.非常积极 29.10% B.喜欢的科目积极 59.08%

C.都不积极 11.82%

7.上课中遇到问题

A.随意插嘴 13.94% B.举手问老师 30.31%

C.等到下课后问 55.75%

分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任务管理、学习欲望、学习习惯都是好的,他们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有着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

建议:“延伸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师生共读”引领精华,屏蔽糟粕。让学生的学习处于“起来”的状态:大脑“动起来”,思维“升起来”,行为“站起来”,精神“振奋起来”。

(三)人格教育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气质、性质、动机、兴趣等是道德品质的基础,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人格教育的独特取向。

我们问卷中关于基本道德取向部分的统计如下:

8.考试前有作弊意念

A.从未有过 67.32% B.有过 27.23%

C.偶尔有过 5.45%

9.上网时弹出不健康网页你会

A.浏览 3.52% B.好奇地打开过几次 10.80%

C.关闭 85.68%

10.上网时是否有不文明的网络行为

A.没有 84.46% B.偶尔有 11.82%

C.经常有 3.72%

11.上自习课能否做到专注不打扰他人

A.能 84.10% B.有时 15.90%

C.经常打扰他人 4.14%

12.吃饭盛汤,能否做到先人后己

A.能 80.35% B.偶尔能 18.10%

C.不能 1.55%

13.与他人交谈时有礼貌地注视对方

A.能 84.77% B.偶尔 14.79%

C.基本不能 0.44%

分析: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往往支配着一个人的外显行为,通常以社会舆论或社会规范作为评价标准。“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特征,它是个性最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依道德观点对个体中性格所做的描述。所以“道德”、“品德”同指一种人格特质的价值判断,而且必须通过学习与教育的历程来陶冶形成,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互动时表现正面的社会行为。

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基本道德取向、情感选择、行为动机等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但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思想行为具有不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内心易动荡,目标意识、取舍意识、节奏意识都很弱。

建议:开设“获得安宁的训练”、“学生成长互助机制”、“5分钟注意力训练”、“愿景图”、“目标导航仪”等讲座,帮助学生规划生涯、确定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情感道德良知,塑造健全人格。

(四)人格教育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

人格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认为必须把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明理、觉悟和觉醒,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

调查问卷中,属于道德提升部分的分析统计如下:

14.当同学遇到困难时

A.主动帮 81.50% B.吃亏就不帮 17.18%

C.不管 1.32%

15.行走楼梯靠右慢行

A.完全做到 45.56% B.基本做到 48.44%

C.从未注意过 6.00%

16.看到别人手捧重物

A.主动帮忙 43.61% B.避让先行 55.73%

C.无动于衷 0.66%

17.唱国歌

A.大声唱 20.35% B.小声唱 63.72%

C.几乎不唱 15.93%

18.在校园里看到垃圾

A.主动捡 49.67% B.偶尔会捡 45.28%

C.不捡 5.05%

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公共道德感、觉悟能力较强,但自主判断性较差,本能自我保护的需求与表达个性的需求之间会有冲突。

建议:开展“天才训练营”、“你最棒”、“打破智力界限”、“创造力无极限”等系列活动,及各种心理问卷的指导性调查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品格教育的根本。

我们是充满教育理想和激情的教育者,我们的激情点燃教育的智慧,坚持不懈地行动,充满力量,可以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都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非凡的元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周围环境,要在不失去个性的情况下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创造力不是一种特权,如果你想过上最有激情的生活,这是一种要求。带着激情行动,把自己的才能、学生的潜能全部发挥出来,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生活。

我们的力量和生存都依赖于把大家的集体创造力、智慧和梦想完全彻底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人格教育的最终归宿——驱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