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纪林芹和张文新提出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或倾向,其核心特征为有意伤害性,攻击通常还涉及愤恨或想要伤害他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贾守梅与汪玲指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关于它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andura(1973)提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导致人和动物身体或情感受伤害的行为,或者是导致财物损坏或毁灭的行为,它可能是言语上的,也可能是身体上的。Anderson和Bushman(2002)将攻击界定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行为,并指出对攻击行为而言,攻击者相信,这一行为将伤害目标,且目标有避免伤害的动机。纪林芹和张文新(2007)提出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包括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或倾向,其核心特征为有意伤害性,攻击通常还涉及愤恨或想要伤害他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贾守梅与汪玲(2011)指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Li,Y.和Putallaz及Su(2011)将攻击区分为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外部攻击是指采用面对面的直接攻击形式,如挑剔、辱骂、打架及其他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关系攻击是指采用人际关系取向的攻击形式,如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散布他人谣言、不让他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威胁与他人终止同伴关系等。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攻击性行为有不同的定义,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的观点中发现共同之处。因此,依据上述学者的观点,可将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归纳为:被攻击者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