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教师为主导,要掌握“问”的技巧

以教师为主导,要掌握“问”的技巧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体现“教师为主导”的关键所在。有的过于浅显,有的过于艰深,问题与问题之间层次不清楚。这无疑增加了提问设计的难度。那么,如何掌握“问”的技巧呢?问,就要问在关键处,就要问在点子上。如果每堂课都能以新颖精巧的提问组织教学,那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就能有效提高。

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体现“教师为主导”的关键所在。教材的课文后都有“思考和练习”,然而这些“思考和练习”,不少是比较概括和宽泛的题目。有的过于浅显,有的过于艰深,问题与问题之间层次不清楚。如果教了一篇课文,仅用这些习题来检验,不足以了解学生的真正水平。教学设计时,仅是考虑这些问题讲清了没有,常容易把课文弄得只剩了“骨架”。因而,教学目的的达成与否,不能以这些问题落实了没有为依据,必须从整个学段的教学全程出发,以单元设计为着眼点,每上一篇课文,首先考虑如何以少而精的问题贯穿全文。这无疑增加了提问设计的难度。好在,有不少好的教案和习题可以启发。班里学生做的“自读笔记”的问答也是参考的依据。

那么,如何掌握“问”的技巧呢?有许多地方值得注意,例如:那种问“对不对”“是不是”,或者学生用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问题绝对不问;那种与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不相适应的过于艰深的问题也不问,因为它会使学生思路堵塞,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问,就要问在关键处,就要问在点子上。当然也不能省略一些过渡性的问题。

我在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让学生体会文章开头一句:“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让学生说出“巍峨、雄伟、庄严”是如何在下文中体现的。学生势必会联系纪念碑的方位、结构、外观以及作者的观察点。再讲析最后一段中“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和解放曾经付出的巨大代价”,要学生讲讲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艰苦道路、光辉业绩、巨大代价”的。这时,学生已经读完全文,便可以概述出课文的内容来加以证明。两个问题,统领了全篇,学生既熟悉了课文内容,也体会作者用词“平中见奇,朴中见实”的特色。

我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①怎样写?

“我”:第14段,“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自己。”

——看似不合常理的句子,恰恰表现了“我”当时已因极度恐惧和绝望失去了判断力,六神无主,意志崩溃了。

第22段,“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意想不到的是,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啜泣”真实地再现了惊险过后的“我”心有余悸,同时也有一种获得安全感之后的舒坦,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战胜困难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情感细腻丰富,耐人寻味。

②为什么这样写?

杰利:他是“我要好的朋友”,他为什么明明有点不放心,却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从他离去到叫来“我”的父亲,这中间过程是怎么样的?其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他怎样对“我”的父亲讲述这件事?

父亲:第16段,“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这是父亲见到孩子时所说的第一句话,似乎没有一点紧张和关切。改成:“我的孩子!你可把你老爸担心死了!你怎么样?受伤没有?别害怕,爸爸把你抱下来!”效果如何?

如果一堂课的提问设计巧妙,课堂气氛就会较好。如果每堂课都能以新颖精巧的提问组织教学,那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就能有效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