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美好城市心灵

阅读,美好城市心灵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美好城市心灵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焦 扬焦 扬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上海市版权局局长。2000年至2002年底担任上海世博会申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6月至2008年2月,担任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负有引导全民阅读风尚的责任。
阅读,美好城市心灵_城市阅读 阅读城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阅读论坛纪实

阅读,美好城市心灵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焦 扬

img4

焦 扬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上海市版权局局长。曾任复旦大学团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至2002年底担任上海世博会申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6月至2008年2月,担任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尊敬的赵启正主任、尊敬的李东东署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隆重开幕之际,在这个春意盎然的4月,在“世界读书日”这个温馨的日子,大家从世界各地汇聚美丽的上海,共同探讨有关城市阅读的话题。美好的季节,美好的话题。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版权局,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国际嘉宾,表示最热忱的欢迎!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阅读历史的读书大国,历经朝代更迭、社会变迁,阅读的内容和方式都在不断变化。阅读载体从原始的帛书、简册到纸质书籍,乃至现在的电子书、手机书,阅读的对象也从最开始的经史子集扩展到现在林林总总多个种类,人们的阅读行为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城市阅读,阅读城市”,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阅读构建着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塑造着城市的精神和品格,代表着城市的活力和未来。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说过:“储存文化,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概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了。”而储存、传承和创造文化,阅读是必要的手段。我们需要通过文字记载城市的历史文脉,通过书籍寄托精神家园,通过阅读美好城市的心灵。作为城市阅读主体的广大市民,面对如此繁多的阅读载体以及读书种类,阅读何种书籍、用何种方式阅读,成为城市阅读的新课题。今天,我们的论坛邀请了世界具有代表性城市的文化大师、学者和专家,各位关于阅读与城市的真知灼见,一定会给我们带来阅读的文化体验和有益的启示。

阅读,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新闻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部门,新闻出版业在提升全民族阅读水平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提供更多的优秀读物,倡导阅读风尚,引领阅读风气,不仅是促进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新闻出版业最根本的社会责任

第一,关于上海城市阅读现状。

城市阅读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市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上海是一个具有优良阅读传统的城市,近年来,各类读书活动深入人心。

由上海市总工会发起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已经走过28年的光荣历程,其影响波及全国,蜚声海内外,是目前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群众性读书活动。28年来,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共举行各类演讲活动、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节等大型活动200多场次,直接参与人数达500多万。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从2004年开始,连续6年举办上海书展,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其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展,不仅成为上海市民最重要的年度盛大的文化节日,也成为中国年度城市文化地标。每到8月,数百位各界文化名人汇聚上海书展,10多万种图书荟萃,数百项文化活动,近30万读者沐浴书香,共享阅读快乐。

根据2007年的上海市民阅读报告,上海市民平均周读书时间11.94小时,比起2004年人均周读书时间3—6小时有了明显的增长。市民平均月购书费用达90.1元,与2004年相比提高了近一倍。阅读报告认为:读书、阅读,正成为上海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同时,阅读报告也显示:72.9%的市民有网络阅读的习惯,每天平均上网阅读时间为1.4小时,上海市民有17%选择了从网上下载或者直接在网上阅读各类书籍。

总体来看,上海市民的阅读状况良好,可以说,上海是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城市之一。但是我们也看到,与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相比,我们的各项阅读指标还有差距。2008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49.3%,成人人均阅读图书每年4.72本。而在法国,2005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国民图书阅读率达到78%,平均每人每年读书8.4本;德国最近一次大型调查显示,国民图书阅读率为75%。我国每年出版图书近30万种,但户均消费图书只有近2本。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激烈的城市竞争,人们普遍感到没有时间阅读,无法沉下心去阅读,人们对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远离经典名著。浅阅读、快餐化阅读现象普遍。同时人们的阅读习惯正趋向多元,阅读群体正不断细分,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上海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的形势下,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温家宝总理说过:“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阅读,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这是一个大国总理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一个具有悠久阅读传统的民族迎接伟大复兴的深切企盼。

第二,我们的实践:努力倡导阅读风气,引领阅读潮流。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气质。上海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精神。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便聚集了中国众多的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中外文化、东西方文明在这里汇聚、融合,形成了上海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特质和善于接受先进思想的城市风格。上海的改革开放,更是吸引了各国各地的精英,他们带来了各自领域的先进经验,也推动着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在城市文明的进展中,上海既注重发扬民族文化精粹,又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形成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要建设国际一流城市就要立足于城市文化的特点,塑造城市的精神,使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而倡导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正是城市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推进全民阅读工程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俞正声、韩正等市领导多次亲临上海书展,与百姓共沐书香,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负有引导全民阅读风尚的责任。我们将全民阅读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公共服务工程扎实推进,突出“四个重点”:

(一)以重点产品为核心,为全民阅读提供精品力作。

作为近现代出版的发祥地,一代又一代的上海出版人坚守着前辈的出版精神和品格,始终立志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产品,《中华文化通志》、《续修四库全书》、《辞海》、《中国新文学大系》等一系列重大出版工程群星璀璨。上海出版界每年推出万余种图书,为大众喜闻乐见,引领公众不断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品位。2009年,尽管面临金融危机影响,上海图书出版仍实现总产值45.2亿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10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着力打造创造力工程、原创力工程,努力培育更多的出版精品,丰富人们的阅读生活。

(二)以重点活动为抓手,做大做强上海全民阅读活动品牌。

精心打造上海书展这张城市名片,拓展上海书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发挥市民阅读的引导作用。尤其是2010年,我们将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精心策划、整合资源,在上海书展期间集中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同时,江浙沪三地的新闻出版部门形成共识,将携手联动,共同打造长三角城市阅读圈。

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阅读活动。每年清明、中秋、端午节等民族节日期间,我们会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主题阅读活动,鼓励全市出版社和书店在传统节日推出图书营销活动,如图书展销、名人签售、文化讲座、作品朗读等等,推动优秀读物进基层、进社区、进校园,同时引导广大市民在书店、图书馆以阅读的方式欢度传统节假日。

本次世博阅读论坛也是我们精心策划的全民阅读的重要活动,来自全球不同城市,享有广泛声誉的国际友人和权威人士,将围绕“城市阅读,阅读城市”展开精彩的演讲和对话,相信对于凸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最近我们发起了“我的城市我的书”征文活动,受到了全国读者的热烈响应,各方来稿络绎不绝。这些作品饱含着对阅读的热爱,对生活过的城市的眷恋,很好地阐释了阅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是由人构成的,城市的心灵就是人的心灵,城市生活美好首先城市中人之心灵美好。这些读者的感受使我们深为感动,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全民阅读的希望所在。

(三)以重点群体为中心,为广大公众分层次地提供阅读指导。

每个城市有自己的文化,它创造了城市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方式。一个没有精神感召力的城市,市民会失去归属感,城市也不可能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在全民阅读活动中,上海一是重点推动领导干部带头阅读,新闻出版局与本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合作,从提高人文素养和围绕形势发展着手,定期向领导干部推荐阅读书目,与东方网合作设立领导干部网上读书沙龙,交流阅读体会,推动领导干部带头阅读。

二是重点组织青少年阅读。我们将未成年人作为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对象,组织出版社的编辑、书店的营业员进校园开展互动活动,了解青少年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为他们做经典导读、精品解读,指导广大青少年阅读好书。我们还将依托青少年读书网开展“绿色悦读”网络书评活动。

三是依托农家书屋工程,推动农民阅读。我们深入开展“农家书屋五个一百”活动,即向全市农家书屋推荐100种重点图书,组织100场农家书屋科技文化讲座,组织评选100篇农民读者的优秀阅读作品结集出版,评选100名上海市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建立一支由100名出版社青年编辑和新闻出版局机关青年干部组成的农家书屋“文化导读志愿者队伍”。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让优秀的图书产品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帮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四)重点研究新型阅读方式,拓展全民阅读新领域。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一个阅读的时代。阅读内容多元、阅读方式多样,无论是深阅读、浅阅读、快阅读、慢阅读,还是轻阅读、微博阅读,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电子书、阅读器等带来了一场阅读的革命,所有的好书可以在方寸之间随身携带。阅读让世界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更近,人与人的心灵也越来越贴近。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纸质图书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这是未来阅读的趋势。2008年7月,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一年多来,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推动下,上海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2009年,上海数字出版产值达到了185亿元,增长了50.4%,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在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积极研究网上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等新型阅读方式,努力实现数字媒体和纸质媒体的对接与共荣,不断拓展阅读领域,努力打造全民阅读的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刚才我们启动的“书香上海”青少年阅读项目,就是立足于数字出版产业高度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探索适合文化大都市特点的数字阅读服务的新模式、新载体、新平台。目前,中文在线已经在上海近400所中小学建立了数字图书馆。今后,将通过“书香上海”的书香校园频道,使网上的读书指导活动与学校的数字图书馆紧密联动,形成推动青少年阅读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正在向我们走来的世博会,是世界文明的展示和交流的盛会,它对于文化、科技和科普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对于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手段和阅读内容,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围绕世博会,上海新闻出版业实施了世博图书出版工程,已经推出和即将出版中外文的优秀世博图书700余种。可以预见,世博期间,介绍世博、世界各国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图书将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一大出版和阅读热点,同时,文明史、跨文化比较、文化、科技等类别的经典阅读,也将成为大众的一大阅读走向。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世博会是城市文明的盛会,也是城市阅读的盛会。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海正在努力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我们的城市需要阅读的力量。无论是青灯黄卷式的阅读,还是即时的在线浏览,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力量是永恒的,阅读美好人的心灵、美好城市的功能不会改变。我衷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倡导一种社会风尚,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更多的人通过读书走向事业的辉煌,让爱读书的人,在我们这个城市更加受到尊重,让我们的城市因阅读而更加温馨、更加美好。翰墨书香,温暖人生。阅读之城,将使上海在拥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之外,在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上拥有一个国际大都市应有的风度和气度。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