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不同倾向的课堂教学

两种不同倾向的课堂教学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演示实验]用玻璃棒分别蘸水、酒精,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让学生观察哪种物质发生燃烧;点燃蜡烛,用玻璃杯罩住,让学生观察蜡烛逐渐熄灭,提问为什么蜡烛会熄灭;用酒精灯加热薄铁片上的一小粒白磷和一些红磷粉末,并让火焰靠近放红磷的一边,让学生比较两种物质被引燃的先后,提问学生看到什么。例如,进行化学实验时,万一酒精灯倾倒、酒精燃烧起来,可以立即用湿的抹布或沙土扑盖。

从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做比较,可以看到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还普遍存在。要实现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确定,教与学内容的选择,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处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活动重心的转移诸方面的转型,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地艰苦探索。

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上,都要面对并用自己的教学行为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景;(2) 怎样看待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怎样处理师生关系;

(3)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运用什么样的教和学的方式;

(4) 从什么角度、怎样评估课堂教学效果。

一般说来,对上述课堂教学的四个方面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处理方式有两种不同的倾向。

例如,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以培养升学应试能力为主旨,还是注重于课程的三维学习目标的融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是单纯从知识重点、升学考试考点的落实与否来考察,还是着眼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是按照教材的文本知识讲授、灌输,让学生记忆背诵,套用题型去解题,靠强化训练积累应试经验,还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然、生产、生活实际来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把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联系起来,去发现、创造新的知识?在教的行为的设计上,是注重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讲解的全面、透彻、精到,还是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质疑、进行探究的积极性?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是要求教师精于讲演,学生专注听讲,配合默契,还是要求师生形成教学共同体,开展对话、交流,形成浓厚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氛围?

看待、处理课堂教学上述四个方面问题的不同观点、态度和方式,实际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教学思想。对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地位的不同认识,对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认识和态度,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案例1-1]初中化学“ 燃烧和燃烧条件”教学基本过程的分析与对比

课堂教学片断A

[复习与新课引入]

[教师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放映古人燃烧煮食物、钻木取火、火灾、火箭发射燃料燃烧等画面与录像)

大家知道这些燃烧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吗?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二、燃烧的条件

[教师讲解]请大家观察老师演示的三个实验,思考三个实验能否告诉我们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演示实验]用玻璃棒分别蘸水、酒精,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让学生观察哪种物质发生燃烧;点燃蜡烛,用玻璃杯罩住,让学生观察蜡烛逐渐熄灭,提问为什么蜡烛会熄灭;用酒精灯加热薄铁片上的一小粒白磷和一些红磷粉末,并让火焰靠近放红磷的一边,让学生比较两种物质被引燃的先后,提问学生看到什么。 进而要求学生回答,三个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总结] 正如大家看到和总结的,燃烧需要有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还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

[板书]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教师讲解]大家知道,燃烧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举例讲解)。但是,火灾也会给我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观看录像,讲解火灾案例)。

我们要怎样防止和扑灭火灾呢?请大家举例说明。

(提问学生,教师点评并归纳。引用多种实例说明把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条件去掉,都可以达到防火或灭火的目的)

[板书]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课堂教学片断B

[引入课题学习]

许多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可以燃烧。燃烧都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要有反应物。燃烧的反应物一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物,二要支持燃烧的氧气或空气。但是,有了可燃物、氧气或空气,燃烧是不是一定会发生?

[板书]二、燃烧的条件

[教师讲解]我们从生活经验中知道,木炭要燃烧,必须要点燃;要使用酒精灯加热,要先取下灯罩,点燃酒精灯;煤气炉也要用电子打火器点燃。那么能不能说,燃烧要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此外,还必须把可燃物点燃?

请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观察、聆听学生的讨论,不时参与学生间的讨论,而后请几位同学发言,再做补充讲解)

[教师讲解]几位同学的发言都认为燃烧要有可燃物,要有氧气和空气,这确实是燃烧必不可少的条件。点火是不是燃烧必须的条件?有的同学认为,有可燃物、有氧气,燃烧迟早会发生,只是时间问题;有的同学认为如果没有点火,就不会发生燃烧;有的同学认为,点火不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因为书上没有这么写,而是说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还有的同学认为点火会引发燃烧,但没有点火,也可能引发燃烧,像电线着火、干燥天气里森林突然发生的火灾等。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书上说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呢?

“要点火才能引发燃烧”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许多事实符合, 但是教材上并不是这么写的,为什么?电线着火、干燥天气里森林突然发生的火灾,说明没有点火,也可能发生燃烧。这能不能证明,有可燃物、有氧气,燃烧迟早会发生?如果是,说明只要以上两个条件就可能发生燃烧,你能给这种说法提供证据吗?

(学生议论,教师聆听,而后做启发式讲解)

[教师讲解]划着一根火柴可以点燃一张纸,却点不着一根粗木条;用几张纸燃烧可以点着一根木棍,却点不着一块煤炭;将木头一起燃烧就能点燃煤块。这是为什么?一根火柴、几张纸、几根木头的燃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燃的效果不同?为什么没有点火,电线会着火,森林中会突然发生火灾?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

(放映钻木取火的影像资料,学生议论,而后教师做小结)

[教师讲解]用燃烧的火柴、纸张、木头可以引燃别的物质,因为它们燃烧发热,可以给要点燃的可燃物提供热量,提高其温度。火柴、纸张、木头燃烧产生的热量大小不同,提高其他可燃物温度的效果也不同。纸张燃烧需要的温度不高,用燃着的火柴稍一加热就可点燃;而有些可燃物如煤炭,燃烧需要的温度高,需要用比较多的燃着的木头,提供更多的热量加热它。许多事实证明:不同的可燃物在空气中发生燃烧,要达到的温度高低不同,需要吸收的热量大小不同,因此要用不同的点火方式。人们把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它的着火点。汽油的着火点很低,带有钢钉的鞋底撞击水泥地面产生火花,其热量就可以引发空气中的汽油蒸气燃烧,引起火灾和爆炸。那么,钻木取火、电线着火,没有加热,可燃物的温度是怎么达到着火点的呢?摩擦产生热量使木头燃烧。电线短路,瞬间产生很大电流,发出的热量把周围物质引燃了。树林里的枯枝落叶在干燥的季节腐烂,发生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使枯枝落叶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突然发生了森林火灾。

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板书]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有可燃物、有空气或氧气存在、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

[教师讲解] 燃烧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所有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常温下要使水分解成氢气、氧气,要通以直流电进行电解。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分解。我们在学习、研究化学反应时,要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

[引入新课题] 燃烧发生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如果三个条件的任一个不具备,燃烧还能发生或继续吗?要防止燃烧的发生,或者要灭火,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或采用什么方法?

请大家用生活中的经验说明你的看法。

[板书]三、灭火和防火

(学生发言、讨论。 教师对一些学生的发言提出质疑或提出不同看法,而后小结)

[教师归纳]同学们提出的例子说明没有可燃物,燃烧就不能发生或继续,因此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把可燃物移开。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如果把可燃物和空气隔离,燃烧就无法继续。例如,进行化学实验时,万一酒精灯倾倒、酒精燃烧起来,可以立即用湿的抹布或沙土扑盖。可燃物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燃烧也不会发生。把正在燃烧的可燃物的温度降低,降到它的着火点以下,即能灭火。如消防员用高压水龙头喷水灭火,一是水蒸发吸收了热量,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同时大量水蒸气又能把可燃物和空气隔离开。为了防火,不要把容易燃烧的物质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教师质疑] 我们讨论了燃烧的条件和防火、灭火的道理。可是在生活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些不容易解释的事例。例如,用扇子扇风可以使蜡烛火焰熄灭,也可以使火炉里的火烧得更旺;在火烧得很旺的煤炉里泼一些水,火不仅没有熄灭,反而会腾起一股火苗来。这是为什么?请大家在课外思考、讨论。

比较两个教学片段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问题情景的设置、教学氛围、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学习的行为方式,对目标达成度做预期和分析,可以看到教学片断B不同于片断A的几个特点:

(1) 没有在燃烧的三个条件的讲解上平均用力,而是围绕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问题上,花费较大力气,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做细致的讲解辨析。

(2) 把燃烧条件的讨论引导到对化学反应条件的认识上。同时引导学生从燃烧的条件反推防火、灭火的措施,而不是孤立地讲解两个知识点。

(3) 重视问题情景的设置。善于利用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不同看法引发探讨的欲望,通过质疑把讨论引向更深的认识层次。

(4) 注意问题的讨论与分析,也重视对学生的讨论做梳理与归纳,让学生获得明晰的结论。

(5) 注意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意见,做分析讲解,让学生体会到探讨问题要重证据,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6) 教师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注意聆听学生的议论,平等地和学生对话、交流。但是,也不忽视必要的引导讲解。在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情景设置、教学设计组织上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引导、支持、协同学生学习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