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专业道德的内容与特性

教师专业道德的内容与特性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着我们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内容加以分析,把笼统的东西中所包含的具体成分分解出来,将使我们对教师专业道德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教师专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教师的公正是教师专业理性的标志。教师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不仅是教师个性心理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加强道德修养,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一、教师专业道德的内容

我们在前面的论述中对教师的专业道德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明确指出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表现教师专业特征的品质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教师专业情感、专业理性和专业意志的行为准则。接着我们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内容加以分析,把笼统的东西中所包含的具体成分分解出来,将使我们对教师专业道德的理解更加深入。

(一)专业情感

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说,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有的态度体验,它基于人的需要,又贯穿于人的兴趣、动机、态度和意志活动的始终。情感活动作为完整的人的心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总是发生和表现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体现在个人对学习、生活、劳动、艺术、社会、他人、自然以及自我的动机态度和行动之中。

情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情感与情绪相通。我们一般将与机体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称为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称为情感,是人所特有的[8]。教师情感包括教师的情绪在内,但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探讨的教师情感主要限定在狭义的、具有社会性的专业情感范围之内。情感具有两极性,即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前者是一个人对来自内外的各种刺激产生的喜爱、快乐等肯定性的心理体验;后者则是一个人对来自内外的各种刺激产生的憎恶、痛苦等否定性的心理体验。教师情感也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但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探讨的教师情感主要限定在积极的情感范围之内。

基于对情感的理解,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情感是对宏观的教育发展状况、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内的各种客观存在(如教育内容、教育设施等)、自己和学生共同构建的教育过程、自己和同事的教育行为等是否满足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专业发展、专业生活的需要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它是教师道德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专业道德情感始于道德认识,并通过人的七情六欲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内心的道德情感或要求。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其作用往往比较直观,易于让人把握。在主客体关系中,当客体满足了教师的道德需要时就会对它产生积极的、肯定性的道德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否定性道德情感,教师的道德情感并不是一种消极本能的冲动,它是一种较高形式上的情感,它是伴随着教师的职业道德理性而产生的,对教育过程中的教师道德的基本关系产生影响,并进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

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教师专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经常性的积极情感,会帮助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用稳定而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主动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具体任务;也有助于教师产生专业道德自律,勇于为自己的专业工作负责任,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专业道德素质

(二)专业理性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意思和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社会学角度来讲,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凡在人们看来相同的事物(主要是指人或人所做的事情),人们却发现它们受到了不同的对待,这在人脑内激起了不公正的反映,在追求和谐的天性的作用下,人们就会自发地产生一种力求改变这一不公正、使其恢复“同物同待”和谐的强烈欲望,这就是人的追求公正的感情或正义感产生的机制。追求公正就是追求和谐,所以追求公正是人类生而具有的天性,这是不分时代、不分阶级、不分国家和民族也不分个人智愚的人类的通性。如当人们发现两个人做了相同的好事却获得不同的待遇或者犯了同样严重的罪行却受到不同的惩罚,则人们都会完全自发地对此做出不公正的反映。

教师公正是和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严格教育好学生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学校生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抽象的公正。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9]”。教师的教育公正,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和评价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应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智力、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出身、不同民族、不同个性、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满腔热忱地去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可以说教师的公正是教师专业理性的标志。

教师专业理性,是教师道德意识的起点和最基本的心理机制,是教师关于基本的道德关系、规范和原则的转化,是教师道德意识的核心因素。同时它也是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性把握,在把握客体的过程中,形成了道德主体的观念、信念甚至理想,构成教师道德的主体人格,同时将道德客体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对道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同时也是教师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的表现。众所周知,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使教师对专业道德的概念、原则、规范及其意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使教师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活动,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将其专业道德转化为自己的理想或信念,才能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增强履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可以说提高教师专业理性是形成良好的教师专业道德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三)专业意志

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是人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意志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教师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不仅是教师个性心理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加强道德修养,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履行义务过程中自觉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困难的毅力和能力,它常常表现为道德行为中的一种坚持精神,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教师自律是衡量教师意志的标志,是教师依靠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在师德修养中,教师自身内心信念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一个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对教师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在教育实践中恪守人民教师的道德要求,并会由于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履行了某种道德义务而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形成一种信念和意志,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勇于坚持这种行为。

教师专业意志是指教师追求道德理想过程中的心理控制能力。它是意志表现的特殊形式和高级形态,是个体意志在教师专业道德领域中的反映。教师专业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心理上把专业道德确定为自己自觉的行动指南,并根据这一指南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教师在履行专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障碍,教师道德意志作为个体道德意识的调节器,它实际上是个体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并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做出相应的抉择,它体现了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任何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面前,都能抵制各种诱惑或威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师道德意识内,专业意志往往以专业情感为起点,经过专业理性的驱动,最终凝聚为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目标。

一个教师有没有坚毅顽强的道德意志,既是其是否具有专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他能不能具有专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时并不总是畅行无阻,往往需要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这种阻力有时来自社会上错误舆论的非难、歪理邪说的干扰、亲友的误解和责备等。在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如果没有坚毅顽强的意志,就可能在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时放弃初衷,或在道德行为执行中半途而废。为此,必须锻炼教师道德意志的专业性。

二、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

(一)专业独特性

专业特性就是指某一专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 “不可替代性”。教师道德的专业特性就是指教师在专业化的过程中或是达到专业化程度后,教师自身应具有的与其他专业道德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道德特性。

教师道德的专业特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统帅,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内驱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所带来的全新专业生活中去,用心创造,潜心研究,这一切均需要教师要有强大的内在道德驱动力作为支撑。这需要教师具有专业奉献精神,要求尊重科学,遵从教育规律,一切从教育本义出发,追求和维护教育的真谛,敢于纠正自己或他人违背育人规律的做法,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求真、诚实、正义的品格。

教师道德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具有较为明显的自觉性。因为所谓“专业性”,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应当是指某一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及其规则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不考虑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去界定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继续停滞在一般性行业道德的非专业水平上。

(二)发展的动力性

教师道德的专业特性的动力性体现在:第一是专业底线。教师的专业生活需要有专业道德上的基本要求予以保证,以确保教师能够在伦理上达到起码的标准。第二是专业生活基本需求。教师的专业生活需要有专业道德规范予以保障,以确保教师在行使专业权利时免受非专业人士的非理性指责与侵犯。现代教师的工作,内部、外部的分工都十分细密,如果不做专业上的适当界定,标准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教师专业生活的质量。第三是专业行为的需要。在新课程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要求已经达到了专业的水准,没有相应的专业道德作为背景,使技术与专业道德品行交融一体,那么许多专业行为无法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了也不到位,无法达到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境界。第四是教师专业生活的高层次需要。教育是一种文化或者精神的事业,教育工作者承担了维护最高伦理标准的责任。教师没有这样的专业道德是无法体验到职业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全部生命意义的。

(三)结构的完整性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对教师进行层次分明、条理分明的专业道德教育,形成一个专业技术体系相对应的结构完整、能体现出专业独特性的专业道德体系。体现在横向上宽度的拓展和纵向上深度的挖掘。在横向上,无论从什么角度去归纳,应尽可能涵盖教育专业道德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使教师道德的结构有足够的横向宽度。根据道德自身的内在成分概括出教师的专业道德精神、专业道德理想、专业道德情怀、专业道德品性、专业道德践行等方面。从而在宏观体系上体现教师道德的结构完整性。在纵向上,要在具备足够的横向基础上,对构成成分进行深度挖掘,分解出梯级递进的道德条目,细化到教师专业行为的各个层面上,以避免以往在教师道德结构上只有横向上的一般化的口号,没有针对专业道德要求的弊端。从而在微观体系上体现教师道德的结构完整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从整体的、体系化的角度去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的专业塑造,才能使教师具备丰满的职业道德品性,真正体现其道德的专业独特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