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承载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新媒体承载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这种“虚拟”逐渐被广泛化、普遍化、简单化,它也就变为一种真实存在,成为现实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校新媒体作为网络资源的集合体,诸如微博、博客、微信、学习软件、电子杂志等网络和手机媒体,凝聚了高校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内容,成为当代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新媒体的虚拟性正是迎合了校园文化的无形性存在,捕捉了校园文化高屋建瓴的统领作用,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和物质载体。

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与工作的“虚拟空间”。当这种“虚拟”逐渐被广泛化、普遍化、简单化,它也就变为一种真实存在,成为现实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校新媒体作为网络资源的集合体,诸如微博、博客、微信、学习软件、电子杂志等网络和手机媒体,凝聚了高校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内容,成为当代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字图书馆、数字电视等教学手段传播的及时性和广泛性,促进了其对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引导,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速度和培育质量。高校新媒体在宣传校园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校园物质文化的深刻内涵,行为文化的勇敢正义;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传达着高校教学理念、组织管理和制度文化;在校风校训的宣传中,传递着高校以人为本、塑造高尚品德和美好心灵的精神文化。高校新媒体的虚拟性正是迎合了校园文化的无形性存在,捕捉了校园文化高屋建瓴的统领作用,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和物质载体(4)

2013年1月8日,“河南高校新媒体发展论坛”上,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文山在发言中指出了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四点积极作用,恰当地体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校园文化核心内容的承载和传播:“第一,新媒体在校园中具有拓展环境文化的功能。环境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建筑、雕塑、教育器材等诸多设施与条件,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移动新媒体将环境文化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拓展。河南大学官方微博及时公布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等建设状况和使用方式,通过开设‘印象河大’栏目和发布《王立群带你品河大》视频等,生动展现学校新老校区建筑组群的风貌,传递百年厚重历史人文情怀。河大随手拍等栏目还鼓励学生手机拍摄校园美景,激发师生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之情;第二,新媒体还具有提高精神文化普及面的功能。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等内容,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河南大学移动新媒体坚持传承河大精神,官方微博开设‘校史长廊’专栏,介绍校歌、校训和百年校庆标识等具有河大特色的文化内涵,‘国学大讲堂’等栏目弘扬民族传统和爱国精神,‘校友英华’‘河大人物’等栏目引导严谨笃学的教风学风。而‘河大在线’‘铁塔青梅’、微信公共平台,分别通过推荐经典书目、开设‘学习不是事儿’栏目等,提倡健康心理、励志向上的和谐校园生活;第三,新媒体具备引领行为文化新潮的功能。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从业、为学、休闲娱乐时的具体行为展示,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河南大学移动新媒体注重加强互动,全方位契合校园生活,打造独特品牌形象。官方微博通过新年晚会直播、校园歌手大赛直播等,传递出独具特色的现场感,‘转发有奖’‘公益募捐’‘我们一起看电影’等形式加强了粉丝的存在感、参与感和亲近感。‘铁塔青梅’客户端则邀请校内知名人物访谈,更注重内容深度。‘河大在线’则设计网络电台在线收听等功能,微信公共平台推出‘回复数字获取今日推送’功能,各具特色;第四,新媒体具有丰富形象文化内涵的作用。形象文化主要指学校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作为学校信息发布平台,官方微博以其权威、厚重、温和、活泼的形象,成为河大形象文化景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舌尖上的河大’‘一句话证明你是河大人’等活动也不断拓展学校的形象文化内涵。‘河大在线’‘铁塔青梅’、微信公共平台注重设计具有河大特色的操作界面和话题活动,如‘爱河大,我们在现场’‘我爱上校选’‘河大园初雪’等,从各个侧面、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了学校形象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