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软件资源的管理

软件资源的管理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软件资源的分类,当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数字化软件资源将替代传统的印刷资源和音像资源,成为最为重要的、最普遍的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学仍将有大量的音像资源,对音像资源的管理仍会是教育技术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数字化软件资源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瓶颈。数字化软件资源的建设,要遵循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等五个方面的要求。

软件资源是指各种媒体化的教学材料和支持教学活动的工具性软件,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软件资源的分类

对软件资源的分类,当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可以根据软件资源的载体形态,把软件资源分为印刷类资源和非印刷类资源(非书资料)。

印刷类资源是指通过印刷技术承载教育、教学信息的资源。主要包括教科书、讲义、挂图等。这类资源具有制作成本低、容易获取、携带方便、保存期长、形象直观等特点,是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教学资源。

非印刷类资源是指不按传统的印刷方式,而是通过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将知识记录贮存在纸张之外的载体上的所有资源。比如幻灯片、投影片、DVD光盘、录音(像)带以及存储在计算机和网络上的资源等。同时,我们可以把用数字或模拟信号,将图、文、声、像记录下来,经编辑加工后,复制在电、光、磁介质的载体上,通过视听设备播放使用的资源(出版物)称为有形的非书资源(也可以称为音像资源,因为这类资源主要承载的是音像信息);把存储在计算机和网络上的资源称为无形的非书资源(数字化软件资源,因为这类资源是通过数字技术处理的)。

数字化软件资源主要指的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传输渠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数字化的课程教学文件、信息及各类教学素材、题库、课件、工具软件等。

数字化软件资源具有形式多样、信息海量、内容丰富、更新快捷、传输方便、管理廉价等优势。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数字化软件资源将替代传统的印刷资源和音像资源,成为最为重要的、最普遍的教育、教学软件资源。

(二)音像资源的管理

对印刷类软件资源的管理,我们可以参照书籍管理的相关内容(比如书籍的分类、编目、排架、借阅等)进行管理,不再详述。

音像资源的管理是我国电化教育阶段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学仍将有大量的音像资源,对音像资源的管理仍会是教育技术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

1.音像资源的建设

音像资源的建设途径主要有:购置、录制、自制。

2.音像资源的管理

音像资源的管理主要包括著录、登记建账、排架管理、借阅管理、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1)著录

著录是指对音像资源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对音像资源的著录可以按照《非书资料著录规则》进行标准化著录。著录款目主要有:题名与责任者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编丛项、附注项、摘要项等。

著录格式主要有两种:书本格式、卡片格式。

书本格式是将著录项目划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落:题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出版发行项,数量和规格项、系列项,附注项,标准编号及价格项。第二段落:提要。

卡片格式是将著录项目划分为五个段落。分别是:题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出版发行项;数量与规格项、系列项;附注项;标准编号及价格项;提要。

(2)登记建账

音像资源的登记建账方式和硬件资源的登记建账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排架管理

按照一定规则把非书资料排列到架子上称为排架。排架的目的为了方便管理,便于查找、提取、归还、清点,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利用库房的空间和面积,便于音像资源安全妥善的存放。

排架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根据教材的形态排架、根据教材的内容排架、根据教材入库时间排架。

(4)借阅管理

要制定完善的借阅管理制度,建立详细的音像资源借阅管理细则,科学规范地实施借阅管理。

(5)安全管理

各种音像资源由于材质不同,对存储保管的条件要求也不同。一般而言,应该尽量符合各类音像资源的特性来保管。

比如:取幻灯片、投影片时,要拿片框,不能用手触摸胶片;幻灯片、投影片上有灰尘时,使用柔软的棉布轻轻擦去;要装袋、平放、防潮、防热、防冷、防重压。

音像磁带必须竖立存放,要存放在阴冷、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温度在5~35 ℃,相对湿度30%~80%为宜。做好防尘、防磁工作,磁带与磁场源(永久磁铁、马达、变压器等)之间的距离不少于76 mm。长时间不用的,每隔半年左右倒带一次,为防止内容被误抹,应扣取保险扣。

对于VCD、DVD之类的资料要注意防尘和防划伤,要定期清洁。

(三)数字化软件资源的管理

数字化软件资源是教育软件资源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软件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是教育技术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1.数字化软件资源的分类

数字化软件资源的种类繁多,分类标准各异。

(1)根据媒体类型进行分类,可以将数字化软件资源分为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演示程序及其他。

(2)根据产品类型进行分类,数字化软件资源可以分为电子图书、教学软件、音像制品、资源库系统、试题库系统、网络课程服务系统六类。

(3)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数字化软件资源主要包括: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

2.数字化软件资源的建设

数字化软件资源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瓶颈。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软件资源是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数字化软件资源的建设,要遵循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中,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是核心,技术性、艺术性要服务和服从于前三个方面的要求。

当前,数字化软件资源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引进,二是自主开发。

所谓引进是通过购买或者网络下载的方式获得数字化软件资源。

自主开发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组织开发队伍,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学科教学软件资源的自主建设,如自主开发课件、网络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等。二是对印刷类资源和传统的非印刷类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并整合成适合于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

3.软件资源的数字化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需要对传统的印刷类和音像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改造。

(1)印刷类资源的数字化

印刷类资源数字化通常采用的数字化转换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①手工录入

即通过录入人员手工录入和绘制的方式实现文字、图表等的数字化。这种方式所需辅助设备较少,录入精度高,形成的数字化结果使用方便,可支持各种检索方式。但是,录入效率极低、耗时长、成本高,文字校对和排版工作量大。因此,除了特殊的印刷资源外,对于大批量的数字化工作,一般不宜采用该方式。

②高速扫描

即通过高速扫描设备对印刷类资源进行精确度较高的扫描操作,从而实现数字化转换。该途径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只将图书资料扫描转化成为图片的形式。这种方式转换速度快、原文变化小、转换效率高、人力成本低,可以满足一般的阅读需求。因此,对于一般阅读需求的印刷类资料可考虑采用该方式实现数字化转换。但该方式存在扫描结果不清晰、结果不能进行全文检索、内容不能加以剪裁利用、图像的存储容量太大、不利于网上传输等缺点。第二层次是指在第一层次扫描图像的基础上,通过当前较为成熟的OCR技术实现对图像的文本识别和转换,再通过一定的文本和图表校验,实现扫描结果的全部或部分的文本化,从而达到和手工录入相同的阅读、检索、存储和传输指标。这种途径转换效率高、成本较低、便于保持原文原貌,适于大规模的文献资料加工处理。这也是当前资源数字化应该采取的最主要途径。

③数码拍摄

即采用数码照相机等数码设备对原始印刷类资源进行拍摄,进而实现印刷类资源的数字化转换。这种途径一般不作为资源数字化的主要途径,只作为对其他方式的有益补充,主要用于古代书籍、字画等的数字化转换。

(2)音像资源的数字化

音像资源的数字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将模拟音像资料转换为数字音像资料,即将原磁带、录像带的模拟信号记载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另一方面是指对数字化的音像资料根据需要进行格式的转换。

①模数转换(简称A/D转换)

以磁带、磁盘方式保存的视频、音频教学资源,适应于广播、电视教学。但是,磁带、磁盘容易受到物理的、化学的侵害,存储寿命短,同时,不利于网络时代信息的交流和存储。因此,需要将磁带、磁盘上的模拟格式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信号。

音频(Audio)资料转换:可以借助于电脑中的声卡和卡座(是“卡式磁带录音座”的简称,又称为“盒式磁带录音座”,是一种立体声磁带录音设备)的功能,使录音磁带上的模拟声音信号从卡座输出,再输入到电脑中的声卡,并通过它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

音像(即视频Video)资料转换:通过计算机可以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如对VHS格式的录像带视频转换,其过程是将录像机与电脑连接,借助于电脑中的视频采集卡和捕捉工具软件,将录像带播放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后的数据可以保存为AVI、RM、WOV、MPEG等数字文件格式。

转换后的数字资料,经过数字压缩后形成数据流存储在硬盘中。

当前,不仅需要对音像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编辑处理。我们可以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对存储在硬盘中的视频、图像、音频等各种数据进行编辑,加上动画、字幕、特技等综合处理,并根据需要生成一定的格式,并保存在硬盘中。

②文件格式的转换

编辑、处理后的数字化资源并不一定就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还需要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一定的格式转换。

4.数字化软件资源的格式转换

在数字化软件资源管理过程中,有时需要对资源进行格式转换,以满足一定的需要。不同格式的数字化软件资源占用的空间不同。有时,为了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率,也就是说为了减小体积,我们需要将某一格式转换为另一格式。另一方面,有些工具对视频格式的支持是有限的,所以,有时把少数格式(不常用的格式,软件不支持的格式)转换为多数格式(即常用的格式),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也需要对数字化软件资源进行格式转换。

比如,如果视频、音频资料需要发布到网上供用户点播,那么最好转换为流媒体(Stream Media)格式。常见的流媒体格式有*.asf、 * .rm、 * .ra、*.qt、 *.swf等类型。不过,在把视频、音频资料转换成流媒体格式前,一定要将珍贵的素材(或节目)转换保存为*.avi格式。*.avi格式的文件数据量大,占空间多,资料保存完整。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格式转换软件。

音频文件格式转换软件:豪杰音频通支持目前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相互之间进行任意转换。

视频转换软件:转换大师、豪杰视频通是两款较好的国产软件,能轻松帮助你实现各视频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视频压缩转换软件:Real Producer Plus,它可将WAV、 MOV 、AVI、Mpeg等多媒体文件压缩成流媒体文件(Rm、 Ra 、 Ram ),以利网络上的传送与播放。

格式工厂:格式工厂是当前流行的格式转换软件之一,它几乎可以转换任何格式的视音频文件,有关格式工厂的介绍详见“资源链接二”。

5.数字化软件资源的管理

日益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是学校的重要财富。对这些分散的、无序的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使之能够共享,并能使用户方便、高效、快捷地将其利用于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之中,是当前教育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1)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对数字化软件资源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目录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将不同的资源存储在服务器上不同的目录中,通过操作系统的目录共享功能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这种资源存储和管理方式直观、简单,远程访问时速度快、下载方便。但其安全性差,易受病毒侵蚀,易被他人盗用和破坏。同时,缺少便捷的检索工具,使用和管理都很不方便。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一资源管理模式目前仍受局域网用户的欢迎,尤其在自建资源的共享方式上较多采用。

②教学资源库模式

是将数字化资源存储在一定的数据库中,比如,网络教育资源库、素材库、E-Learning资源库、课件库等。这种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安全性好,抗病毒能力强,有利于资源的查找、修改和添加,容易备份,能保证资源信息的完整性。但是,这种方式对数据库性能要求较高,对网络带宽也有一定的要求。

③专题网站模式

是把有关某个专题(主题)的所有资源放在一起进行管理的方式。如有关太空知识的专题网站,有关工具软件类资源网站(这类网站提供多种知识获取、知识发展、知识传递、知识利用和知识评价等工具,为广大用户学习、运用资源提供专用工具)等。

④教学资源管理中心模式

是构建在教学资源库基础之上,通过各种软件功能的支持完成对底层资源库的各种操作(添加、检索、删除等),实现对教学资源在应用层上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的管理模式。许多教育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组建了城域网教育(教学)资源中心,中心主要包括城域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系统、区县教育(教学)资源系统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系统三层资源组织结构,每一级资源库向上一级提出资源和服务需求或将零散资源提交上一级整合汇总,上级对下级来说是以资源中心的角色存在。

(2)技术管理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数字化软件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有:

①资源的存储

教学资源信息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类。

结构化数据能够用数据或统一的结构加以表示,如数字、符号;而另一类无法用数据或统一的结构表示,即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网页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多数属于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的数据检索算法简单、检索速度高;而非结构化的数据不能用简单的数字解析式表示,必须取得基于这些资源内容及信息特征的解释,才能完成存储及应用。这些关于信息、资源特征的解释就称为元数据,也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通过对元数据的归类、整理,实现标准化的存储是数字化资源组织利用的基础。采用元数据存储方法,是数字化资源存储的主要方法,可以方便对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组织,形成结构良好的有序信息数据,便于检索。

②资源的检索

对数字化资源的有效检索是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学资源的检索是学习者对资源的需求和教学资源库中资源记录匹配选择的过程,它的基本原理是对资源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资源的某个特征(如题名、作者、格式、创建时间等)迅速找到所需的教学资源就是资源的检索。

检索技术不断发展,检索的形式越来越多。按照检索方式的不同,检索系统分为目录型检索、关键词型检索、元搜索三大类。

(3)数字化软件资源管理系统

数字化软件资源管理系统又称为数字化软件资源管理软件。通过数字化软件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检索,便于管理、使用。

下面以MetaLib/SIX为例,介绍数字化软件资源管理系统。[2]

MetaLib是Ex Libris公司的一个信息门户产品。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对图书馆的书目库和各种电子资源库提供统一检索的功能,兼顾资源组织和管理,引导、帮助用户有效使用资源。可供检索的资源包括全文、引文、文摘索引数据库、本地馆藏等。MetaLib通过对知识库的配置,可以实现复杂的资源使用政策,控制哪些资源可以被哪些用户使用,掌控用户验证和版权管理。

MetaLib的主要功能有:

①可以实现同时对异构异平台的多个数据源统一检索。MetaLib支持Z3950 、 HTTP等协议,检索范围包括MARC、 MAB 、 XML、 FAD 、 DC 、 TEI等多种标准的数据格式。返回检索结果可以是针对某个数据源的记录列表,也可以是经过去重、合并后的记录集。在检索结果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二次检索、保存检索表达式或者继续使用链接服务。

②对所有电子资源进行组织、归类、编目。经过归类和编目的资源,呈现在用户进入的页面中,主要帮用户鉴别哪些是他们将会用到的资源。

③可以提供一系列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例如,用户可以个性化自己的检索环境,如定义检索范围;读者可以创建自己的资源列表和电子期刊列表,建立个人的电子书架、保存检索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设置定制资源提醒的功能,用户如果定制了检索式,就可以定期收到系统反馈的检索结果,也就是获得SDI服务。

④用户可以随时在MetaLib检索结果记录和相关资源之间实现链接,包括全文电子文献、参考文献、馆藏目录、文献传递服务系统、搜索引擎等资源与服务等。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数字化图书馆采用该软件或类似的管理软件。国内近几年也推出了一系列以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为内容的管理、检索系统,典型的有清华同方的CNKI中小学多媒体数字图书馆、K12网格资源平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