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体机械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机械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点是在注重应用研究的同时,实验室还注意了应用基础研究与基础性研究,包括应用流体力学、流体测量等方面的工作。注意在把主要力量面向国家重要需求开展应用研究的同时,保持精干力量进行基础性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学科的基础,这也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

这一年来液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又有新的进步,尤其是取得的成果和正在进行的工作,使我很受鼓舞。高等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坚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本学科前沿,努力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社会发展做技术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这是非常值得提倡、鼓励和充分肯定的。特别是当前国家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并且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家重点实验室要为国家做重要的事情,不是满足于一般的发表文章,一般的做一些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

注:本文是路甬祥在2004年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在成果和发展方向中,有几点是很值得肯定的。首先是承担的项目和工作的方向都是瞄准了有关能源等重要的工程和领域,以及新的科学研究和发展方向,瞄准了国防工程建设方面重大的关键技术展开的。这些工作不仅停留在理论工作、计算机建模及仿真技术上,而是应该做到关键元器件突破和整个工程系统的集成,研究工作不停留在大学实验室当中,而是跟企业界和工程界结合。我感到高校的实验室坚持这样的方向不太容易,应该提倡。因为这个实验室属于机械工程学科,坚持这样做不光在科学研究上有价值,而且对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是必要的。

第二点是在注重应用研究的同时,实验室还注意了应用基础研究与基础性研究,包括应用流体力学、流体测量等方面的工作。基础研究始终是高技术发展的源泉,如果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搞应用和工程,就不会有原始性的创新,也很难保持持续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注意在把主要力量面向国家重要需求开展应用研究的同时,保持精干力量进行基础性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学科的基础,这也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

第三点是因为实验室的起源是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现在的名称还是叫流体传动及控制,实际上专业已经改成了机械电子工程,客观上所有的机械工程几乎都受到信息化的深刻影响,实际上信息化也带动自动化,带动装备的更新改造。在注意流体传动本身研究工作的同时,实验室在学科交叉和方向拓展上,也投入了相当的力量,譬如信号处理、控制技术、微机电系统等,把信息技术与流体传动及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升流体传动的自动化程度及控制水平,这无疑也是必须肯定和坚持的方向。因为整个国家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际上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他学科也同样,冶金机械系统也是同样的趋势,要加强过程监控、过程控制都要靠信息技术,冶金工程也有自己的前沿,自己的发展规律,但它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密切的。我们也是同样的,尤其是流体传动本身固有的特点,流动有很强的局限性,如果不靠信息技术来实现,控制它的精度、温度、效率、质量等都是很难想象的。

第四点是坚持学科主流发展方向的同时,已经开始考虑面向未来和前沿方向的布局和安排。譬如微流体系统,今后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因为生物医学工程上要用,另外微机电产业需要用,还可能在其他领域,譬如环境工程等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高端的理化及生物测试仪器当中也要用微机电和微流体系统,这已经有了布局,应该肯定和支持。我们的布局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在玻璃上做,应该考虑究竟在硅片上做还是在玻璃上做更符合我们的特点,要跨出传统学科的局限,再做些探索,再做些思考。作为一个应用类工程类的学科,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路有两条:第一条是不断地将自然科学和其他的基础技术学科中前沿的新东西应用于学科;第二条就是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包括从材料、应用流体力学等学科中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将基础理论和新方法消化吸收为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与方法。拓展应用领域要符合国家需求,要符合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方向。譬如中国的能源对外依赖很大,光“节能”两个字,我觉得流体传动就有大量文章好做,所以要进入到可再生能源和系统集成技术当中。流体传动本身也有提高效率的问题,再不能设计效率很低的系统了,要设计高效系统,负载敏感的系统,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另外就是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要开拓这方面服务。在新资源开发方面,要注意学科在海洋和太空方面的应用,海洋的确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过去我们对海洋的表层、浅层了解比较多,深层了解不多,现在就是要向深层开发,要开发就要有工具下得去才行,首先就要解决深海作业潜水器和机器人的问题。我高兴地看到实验室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布局,也进入到国家重大项目,进入到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领域中去,我觉得这是很有眼光的。这也是我前几年一直所希望,但没有做到的事情,年轻的同志们做到了,我非常高兴。

另外我们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作为科研人员,创新究竟为了什么,光是为了发表几篇文章?为了提个职称?为了获得个人荣誉?还是创新要为国家作贡献,为亿万人民造福,为新一代科技人员的成长作贡献。我觉得在做出贡献的同时,国家和人民也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评价是公平的。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已经真正走到了这个方向和目标上来,这是很值得鼓励、很值得肯定的,希望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不要动摇,不要受某些单位一时的评价体系所干扰和左右,要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后判断是对的,才是最根本的准则。过去有一段时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价指标比较偏向适合于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类的学科,把论文抬得很高,而且论文也强调数量,实验室向评价指标妥协,所以质量也上不去。如今过了10来年,再回过头来看看,几千篇文章里有几篇留下痕迹的,对人类的发展有影响的太少。所以我觉得文章仅仅是一个中间的评价过程,最终的评价过程还是实践,是科学的实践,生产的实践,社会发展的实践。特别对工程类专业更重要,否则会走偏方向。做了很多没有用的文章,牺牲了很多青春年华,结果没有做对国家有贡献的事情。我注意到我们实验室的SCI文章是增加的,但是数量比起某些学科来还不是很多,我觉得可以自己看一下我们的文章够不够质量,重点还是要放在质量上,不要片面追求数量。不同的学科文章的产出也是不一样的,做资源环境的,做一个工作可能要10年左右的周期,甚至更长,怎么可能发表很多文章;做生命科学的,做化学的,反应过程不过十几秒的时间,可以做很多文章,当然化学方面的文章就多;还比如说做对撞机工作的,一篇文章签名的就有两三百个,怎么跟做理论物理的、做数学的去比较,还是要实事求是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我希望学术委员会一起努力,把握这个方向,支持和鼓励实验室,让重点实验室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实验室队伍看来是年轻的、富有创造力的、也是已经比较成熟的,我觉得在工程方面要比过去做得好,比如智能化电液控制铜电解阳极自动生产线,能够连续生产,不是光是一个液压器,不是做完了以后,光是发表文章,东西没有,这是不行的。第二个我觉得,在人才培养上,博士生导师、教授、新的副教授和博士后已经形成一个人才梯队。这个实验室的整个领导班子是比较团结的,主要原因是为首者要出于公心,不是有权在手,为自己谋福利;第二要有公平、公正、透明的测评制度,评价大家的成绩。不透明、不公平、不公正的评价方式,实验室一定要走下坡。这几年实验室能够不断地持续发展,跟建立了一套制度是分不开的,不是有什么几级考核制度吗,教授还要评九级、八级、七级的制度,有的人批评这是算工分,我觉得只要科学,算算也无妨。不提倡教授去算什么工分,但是科学量化业绩还是有道理的。对做基础研究的,对新来的同志,还有对实验室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都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对年长的和年轻的一样考核,老同志当然受不了,可以适当地给一个基数。我觉得建立的这套制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保证。

另外我想谈谈学科方向的调整,要从五个方向增加到七个方向,我觉得可以,学术委员会再认真地审核讨论一下,提出一点意见。我个人的想法,方向还是要相对地集中一些,还是要有一定的基础性、有一定的战略性、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方向。应用类的工作,影响面比较广的,新方向是适合的。方向搞得太多,不见得一定很好。也可以考虑把方向分成两类:长时间坚持的基础性方向和带有一定阶段战略性、需几年调整一次的应用方向,这也是可以的做法。关于仿真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重视,计算机仿真是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的一个重要方向,计算机的应用一个是控制、一个是仿真,如果是讲信息处理与检测而不包括仿真,把仿真从方向上去除,我担心你们仿真方面力量会削弱,所以我个人的看法,仿真方面的方向还是要坚持。过去我从德国引进一个仿真系统,设了一个专门的仿真研究组,最初做得很好,后来仿真项目不太来钱,只是为人家提供工具和手段,慢慢地兴趣就淡了,不太做了。实际上到现在为止,除了流体力学方面有些发展以外,系统仿真方面削弱了,我们以后要搞系统集成,没有系统仿真手段的话,怎么做实验。信息技术这一块也要很好地注意,可以关注一下宽带无线技术,以后我看总线慢慢地会被无线替代,迟早的事,所以无线技术要引入到工程系统来,给液压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现在把所有液压元器件集中在一起,管式元件分布控制可能就会起作用,无线更自由,几十米的距离,完全在局域的有限网和无限网上,无限的传输,带宽可以更好,可靠性也很好。这方面的技术性要引起一点关注,不要以为是通信的问题,以后慢慢转移到控制上面来,这方面要做些超前的或潜在的考虑和布局。我觉得流体传动及控制领域在选方向的时候,还是结合实际,考虑中国的国情,而且要把主要的力量配置在国家紧迫的事情上,适当地配置力量在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方向上。比如说七三开,或者是六四开,在这些大的问题上要有判断,不要随风倒,也希望学术委员会给予帮助和指导。但主要是靠重点实验室和学科的领导班子认真地思考未来的发展,要把钱真正用在提升科研水平、培养科学人才、服务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流体传动及控制方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国防安全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最后我觉得还要抓一下文化建设,实验室要在学风和道德建设上树立好的基础,文化建设和业务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做得好,教学搞得好,也必须要有制度和文化来保证,反过来,制度建设得好,文化做得好,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了保证。所以我建议,下次作报告的时候,能不能加一条实验室先进的创新文化。在“三个代表”中就有一个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一个重点实验室,你们为什么能凝聚在一起,能选择比较硬的骨头去啃、去做,这里面文化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