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调行为结果的可控性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行为的结果归因为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突出个体在行为成败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学生取得较差的成绩时,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可控因素的归因,如个人的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准备不充分等。积极的归因有利于动机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而有时真实的原因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积极的归因方式与正向的情绪情感体验、较高的未来期望和积极的行为表现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归因呢?

1.强调努力对学业成败的作用

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引导学生重视努力对学习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决定学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对努力和能力的关系的看法上,一些学生存在错误的认识。如有的学生将成功完全归功于自身的能力强,认为自己头脑聪明,不需要用功学习,也不需要教师和父母的支持。这样的学生往往高傲自负,唯我独尊。对于他们,教师应肯定他们的能力,但同时也要引导他们确立关于学习的合理信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即使能力再强,如果不努力,取得的成功也只是暂时的。有的学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学业成绩是努力的结果,因为努力意味着能力差,  “笨鸟”  才会勤奋。还有的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脑子笨、能力差,这样的学生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让他们意识到能力虽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努力同样重要,  “勤能补拙”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也有的学生在努力之后仍然失败,这时就需要综合分析失败的原因,看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2.强调行为结果的可控性

强调行为结果的可控性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行为的结果归因为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突出个体在行为成败中的主导作用。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业的成败无法控制,那么就会将责任推卸于自身之外。可控性归因意味着个体对成功和失败有着自己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成败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业等方面遭遇失败时,如果归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如家庭环境不好、教师的教学水平低、运气差、头脑不聪明等因素,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学生取得较差的成绩时,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可控因素的归因,如个人的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准备不充分等。当学生成功时,引导学生归因为  “我很努力”  、  “我复习得不错”  、  “我准备得很充分”  或  “我掌握了有效的方法技巧”  等个人可以控制、有所作为的因素,而不是  “我运气好”  、  “题目简单”  等个人不可控的因素。

3.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要有所区别

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学生也会经常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能力。但是,在成功和失败时,归因为能力的作用却相去甚远。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时,可以引导学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如  “我的学习能力强”  、  “我还算聪明”  、  “我的记忆能力强”  等,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会对自己的未来成就充满期待,保持较高的自信心。而失败时则不能将结果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差,如  “我的脑子不好使”  ,  “我不是学物理的料”  ,  “我天生就不擅长英语”  等。失败时归因为能力差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虽然对于某些学生来说,能力的确是影响其学业成败的主要因素,但是要鼓励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寻找可以补偿的因素,如努力、方法、策略、习惯等。

需要指出的是,积极的归因方式可以是真实的、准确的原因,也可能是不真实、需要的原因。如果学生的归因是消极的且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找到真正的原因。例如,本章开头案例中的张丽,将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不济,而真正的原因在于学习方法不得当,显然,学生的自我归因既不准确而且消极,这时就应该告诉她真正的原因。

行为结果的原因是客观存在、不可更改的,但人们对它的知觉和解释却是主观的、可以改变的。影响人们心理的是他们对原因的主观知觉,而不是原因本身。积极的归因有利于动机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而有时真实的原因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例如,某个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真实原因在于能力比较低,如果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原因,可能对学生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使其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这种归因虽然合乎实际,却是消极的归因。但是如果教师告诉该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好是因为基础比较薄弱,努力不够,方法不科学,那么,学生就可能保持对未来结果的较高期望,努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由此可以看出,在引导学生归因的时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有利于后续发展的归因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