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资培训的方式

师资培训的方式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学校给培养对象压担子,让其负重成长,让其在自我加压、自我实践中培养真本领、获得真水平,并成为真师、成为“名师”。当然不能用等同于一般教师的方法,而要将这类教师看作我们学校的专家型教师。为了激发竞争,我们开展了学校“名师工作室”推进工作,报名、考核、初选、公示、确认等一系列工作都按规定进行,提出具体的要求与目标,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公布成效。

就洋思来说,师资培训通常运用的方式有以下六种。

请进来培养,即有目的、有计划、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学校讲学、上示范课,为广大教师开阔视野、接触理论前沿、形成敏锐的科研能力创设条件;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培养方向,挖掘潜力,请有关专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追踪研究或个别指导,以充分发展其教育中的个性特质。

送出去培养,即有目的、有计划、定期组织各类不同的老师到高等院校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听取省内外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的学术讲座,提高其理论素养;对于特别优秀的教师,学校应不惜代价,分批次组织他们到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使其能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轨,并能将先进的经验与教育理念自觉、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

派出去培养,即主动与有关学校联系,让老师到一些好的学校挂职、担教,实地学习他人、他校的经验,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应一些学校之邀,有意识地外派培养对象代表学校外出讲课、讲学。这样的外派活动一方面能使培养对象产生自豪感、成就感,另一方面能使之产生责任感、使命感,这样他就会反复备课,认真上课,每次都力求突破一点,长期坚持,他们的各种能力就会在实践中显著增强。同时,在与外地领导、专家、教师的积极交流中,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使内外结合、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从而不断提高其各个方面的素养。

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动力,没有动力就不会产生活力。所以,学校给培养对象压担子,让其负重成长,让其在自我加压、自我实践中培养真本领、获得真水平,并成为真师、成为“名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首先,对于不同级别的培养对象,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和考核办法。要求初级教师加强基础学习,学习先进,学习理论,每天至少学习两个小时,使其能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研究工作,正确、规范、科学地传授学科知识。在初级教师中发现一些好苗子,使其成为其他初级教师的榜样,为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备力量。要求中级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要效益”,使其能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教学策略和手段。在中级教师中选取较为成熟的同志作为培养对象,并提高培养速度。要求高级教师要提高理论修养,提高创新和教研水平,让其做青年教师的榜样,培养“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使其能够创新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说实在的,在以上三类教师中,成长最慢的是高级教师,初级教师、中级教师因为职称的问题都要努力,更何况,洋思中学的教师都是一些年轻人,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争强好胜,所以即使你不管他,在学校这种大氛围里,他也会努力。而高级教师呢,他们认为现在已经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成为“特级教师”只是美丽的肥皂泡。所以,上进心不再那么充足,加上教育主管部门也未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就得过且过。对于这类教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促使其提升呢?当然不能用等同于一般教师的方法,而要将这类教师看作我们学校的专家型教师。在全校会议上多次强调他们是学校的财富,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是学校进步的助推器,他们将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和保护。为了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必须高度注重培养,注意向他们倾斜,使其在自己成长的同时带动一大批同志成长。为此,我们对他们提出了“五个一”的培养要求,即每年发表一篇省级论文(核心期刊),每年研究一个省级课题,每年至少带一个徒弟,每年开一次讲座,每年上一次示范课。除此之外,还要求他们无条件地做好本学科组织的各种比赛的评委工作。为了激发竞争,我们开展了学校“名师工作室”推进工作,报名、考核、初选、公示、确认等一系列工作都按规定进行,提出具体的要求与目标,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公布成效。学校最终推荐特级教师的人选从中确定。这一系列措施,提高了高级教师的竞争力,促进了高级教师的成长,也推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其次,有意识地将进步很快的教师提拔到各个层次的领导岗位,明确其职责,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定期对这些同志进行考核、打分,不断鞭策他们,以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同时引领其他教师,让其他教师看到发展方向,意识到通过努力是有发展前途的,让追求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理想。我们每年进行一次备课组长、年级负责人、年级工作人员大调整。那些在原来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一些成绩的同志保留原位,而那些成绩平平的同志一律“拿下”,重新换人——换的当然是那些在学校、学科工作中出类拔萃的人,让他们到这些岗位上来锻炼。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不要一味地强求某人一定要干某事。我们特别器重年轻人,他们因为年轻,才有成长的空间,才会真心地奋发,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学校——只有学校好,自己才能有立足之地、用武之时,才能在学校提供的宽广的平台上展示自己。哪一个成功者不是从年轻时起家的呢?谁会一下子成为一个成功者?更何况,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还要为学校储备人才呢!另外,年轻人的干劲、创造力、钻劲更是中老年人无法比的。所以,谁敢大胆起用年轻人,谁真正用好了年轻人,谁就在学校发展的道路上做了一件大好事。当然,这里说用好年轻人,不等于放弃使用中老年人,而是说统筹兼顾,全面考虑,抓住重点,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拘一格用人才。

再次,有目的地组织各种竞赛,让老师在拉练、比武中展示才能,发现不足,并优先推荐参加竞赛的老师参加市级以上的优质课比赛,各种交流、研讨活动,使其在实践中打造、提升自己。

最后,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能持久、深入地进行有效研究,做到研以致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特色。

校本式培训是培养老师的重要渠道,是培养老师的重头戏,是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这一点我将作为重点来讲。

暑假、寒假不仅是休整的时间,更是充电发展的时间。我们应该利用暑假、寒假这两段相对安静、没有学生在校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培训应采用“先学后比”、“以赛代培”的方式进行:先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教师边休息边自学有关内容;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全体教师到校进行各种比赛(“新课改理念”、所教学科文化考试、优秀课比赛、优秀论文比赛、教案设计比赛、说课比赛等)。比赛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全程参与,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为什么一定要请专家参与呢?因为学校内部的比赛应是所有人的比赛,比赛的目的是使所有人都提高,只有外请专家才能体现比赛的公平性,才能没有异议。

通过假期比赛,既能相互学习,又能发现彼此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同时假期比赛还有利于学校发现苗子,树立典型,找到问题,想出办法,从而扩大培养对象的范围,形成水涨船高的局面。比赛时,我们先让老教师一一赛课,全体教师认真评课,最后评选出优秀课获奖者。这样,老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水平。在老教师赛课的基础上,我们再组织刚分配的新教师赛课,这些新教师尽管没有现成的上课经验,但有了老教师们活生生的教学案例,他们也都有了对课堂、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解,在比赛中,也就都能尽力表现,最终在比赛中获得提升、发展、进步。这种培训法比“案例培训法”更加真实、有效,因为这是对新教师最真实的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培训。

除了业务比赛外,我们还请本校优秀教师和外请专家给广大教师开展师德演讲、班主任工作讲座、后进生转化策略介绍、法制教育、学校历程报告,使新教师一进校就能受到洋思精神的熏陶,从而树立“学习洋思人,做好洋思人”的志向。同时,我们还引导他们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大讨论,各抒己见,统一认识。

为使新教师尽快上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现有资源——“名师”、“名家”、“名人”“传帮带”的作用,让现有名教师与相关教师结成对子,做好相关教师的师傅,提出培养目标和要求。每年8月下旬,学校都要精心组织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在“师带徒”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师傅切实履行职责,对徒弟的成长实行“三包”:包徒弟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备课、上课,包徒弟教学质量一流,包徒弟品行一流。为使“包”落到实处,必须切实做到利益“同享共损”,捆绑考核,师徒双方要签订协议:徒弟有了成绩、获了奖,学校则拿出相当于徒弟奖金2/5的钱奖给师傅;徒弟没有带好,师傅同样受罚。授课时,徒弟必须一节不漏地听师傅的先行课,师傅也总是一节不漏地听徒弟的汇报课,以及时发现、研究问题。在洋思,许多师傅都是这样将自己十几年、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教师的。统一的教案、相互间的课堂观摩,再加上真诚的协作精神,使新教师迅速走上一条从模仿到创新、从引进到创造的成功教学之路,青年教师的成熟周期因此大大缩短。许多来宾走进洋思听一些年轻教师的课后,简直都不敢相信,上出那样高效率的课的竟是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的新手。

学习是促进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为此,学校应该积极引导老师读好书、好读书,制定好课余时间读书计划,应该想方设法为广大教师订阅可读性强的报纸杂志,同时开出读书清单,开放阅览室,要求教师每天必须到阅览室读书不少于一小时,并要有记录,阅览室内有专人负责登记。所有老师在读书之后,还必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写出有一定深度的读后感,各备课组利用学习时间开展学习沙龙、学术交流,进行评议、评选,同时将有关学习心得刊发到学校教研杂志上,学校要将这些工作列入“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之中,一月一统计,按质发放读书津贴,对马虎者给予通报批评。

前面已经讲过,比赛是推动进步的有效方式,我们必须运用好比赛这种有效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洋思中学除了前面所讲的假期比赛外,还利用工作时间进行富有实效的比赛。常年赛课是推进比赛的最重要的形式,每学期都开展赛课活动,不管学期时间多么短、任务多么重,都高度重视赛课。赛课是促进教研最有效的方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秋学期可以开展“人人上好一堂新授课”比赛,春学期可以开展“人人上好一堂复习课”比赛;党员干部可以开展“党员干部示范课”比赛,实绩暂时较差的教师可以开展“提高课”比赛,青年教师可以开展“汇报课”比赛,骨干教师可以开展“革新课”比赛,等等。比赛获奖不是目的,通过比赛可以使大家格外重视、高度自觉,谁愿意落后、不想进步呢?除了常年赛课外,还进行说课比赛、教案设计比赛、教学课件比赛、教学案例比赛、教育案例比赛、录像课比赛、反思课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赛,可以使学校的教研气氛浓烈起来,使教师互相学习起来,提升起来。我们的比赛不仅表现为教师个体之间的比赛,还包括教师群体之间的比赛、学科组之间的比赛、年级组之间的比赛、中青年教师之间的比赛、优秀学科组之间的比赛、优秀年级组之间的比赛,等等。

课例研究就是通过对各类人、各种课的研究,引领大家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课堂的研究上,促进课堂教学的提升与发展。课例研究的形式很多,具体如下。

(1)同课异构。每周安排两至三个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提供课例。他们在未进行集体备课之前,各自备课,各自上课、说课,让同学科组老师就这几节课进行评议,以发现问题,吸取教训,普及优势,促进提升,这种形式被称为“同唱一首歌”。

(2)一课多评。一课多评是指对同一位老师所上的同一堂课进行多次跟踪研究。例如,对于某位教学老是有问题的老师,为了促进其进步发展,学校组成互帮小组,对其进行跟踪帮助,先由其自行备课,在自己的班里上课,所有互帮小组成员全程听课,并及时进行评议,让其根据互帮小组的意见修改教案,再在其他班级上课,互帮小组再听、再评议,该老师再修改、再上课,互帮小组再听、再评议,直至互帮小组满意为止。一课多评,对于暂时落后老师的提升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是真心帮助,没有任何歧视态度,被听课者都是非常乐意的,谁想永远做落后的老师,不想做同事认同、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呢?

(3)每天点课听课。学校各学科成立听评课小组,由教导处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对有关教师进行点课,有的是有意识的——前一天发现他的课有问题;有的是随机的——对所有上课教师自由点课。在每天的点课中,听课者要在上课者上课后,对上课者的教案进行检查,并作出评价,还要对上课者的上课情况作出评价,并及时与上课者进行交流。每天点课听课使得所有老师都积极投入,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随时随地准备接受学校的检查。当然,部分老师因为认真、积极、负责,成绩很突出,得到家长、学生、其他老师的一致认可,可免于每天点课听课。

(4)复制课。复制课就是学校提供机会让部分老师到外面参加学习、观摩优秀课的活动,为了使学习者真正学习,同时扩大学习的效果,让未能参加的老师也能分享到优秀课的特色,学校应该让前去学习者回校后复制所学习的课例,同时让学习者谈谈自己听课、上课的感受,使个人学到的财富变为大家的财富,使每一位老师都有所启发。有人说,这样多麻烦啊,我不上。有办法解决,如果回来不上的话,就不报销学习的相关费用,由他私人出资——因为你学的东西是你私人的,如果要报销,学的东西就必须成为公家的东西——让每位老师都能有所收获。这种复制课的方法,对听课者是一种推进,对全校教师也是一种提升。

(5)监听课。现在教学管理设备先进了,很多学校教室都装了监管设备——摄像头进教室了,这样不仅对监管班级秩序大有裨益,同时对老师的课堂教学也起到促进作用。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充分发挥它们的监督功能,在远处、在悄无声息处开展课例研究。这种课例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没有任何做作。有时,也要将其录像功能发挥出来,可以从上课录到下课,也可以对某些或成功或有问题之处部分录像,作为研究的内容。所以,学校应该组织专门人员在监控室监听课。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同一时间听取很多课,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这种监听课,要求监听者必须出于公心,一视同仁,不能以找问题为乐,不能用以打击老师,让老师望“监控头”色变,从而使课假起来,失去监听课的意义与价值。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课题研究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的课题从哪儿来呢?从实际工作中来,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中来——问题就是课题。这些问题来自课堂,来自学生,来自实践。课题主要有三种:一是校类课题——以学校为主进行研究的课题;二是组类课题——以教研组、学科组为主进行研究的课题;三是微型课题——以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为课题。边实践边研究,提出研究、实践策略,不断反思,最终形成相关成果。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洋思中学每学期都要开放两次课堂:一次开放给学生家长听课,一次开放给外校教师听课。通过开放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家长看看学校的课堂教学现状,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另一方面可以让他校教师对开放课堂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对教师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如果各自为政,则不能形成合力,不利于个人成长和团队成长。为此,必须及时整合有用的教学方法,采用各种策略推广好的教学方法:一是通过学术沙龙来交流,二是通过刊物来交流,三是通过博客来交流,四是通过学校网站来交流,五是通过出版成果集来交流。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标。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各个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可谓费尽心思,采取各种策略,“逼”、“压”、“诱”、“引”、“促”教师发展、提升。特别是近年来,走出去、请进来、派出去、校本研训等方式不一而足,我在前面已经讲过。我自以为这些方法、方式很好,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让教师扩大了眼界,见识了名师、大家,冲荡了固有的陈旧思想。

但在盛赞此举的同时,我又不觉深思起来,我们走出去的少吗?请进来的少吗?派出去的人不多吗?校本研训的次数不多吗?但真正成为大师、名家的又有几个呢?原因何在?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点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们的培训还局限于外围,还外在成长的“逼动”、“被动”,而不是内在自觉的“主动”、“自动”,即没有形成一种自我成长的意识,还处于“要我成长”的起始阶段,而没有到达“我要成长”的需要阶段。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外部提供的只是一种条件、一个平台,只是说明了一种可能性。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外部提供了什么,而在于个人的主动、自觉。只有有了发自内心的需求,并为之不懈努力,再加上外部提供的条件,才能成功。否则,平台再好、再高,也不可能成功。

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基于自我发展需要的自我研修才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真正的核心通道。如果有外界提供的条件,那是锦上添花,可能会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如果没有外界提供的条件,那就要靠教师自己潜心用功、不懈追求,照样可以成功。事实上,无数成功者的成长都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魏书生、于漪、李吉林、孙双金等人的成功不都是自我努力的结果吗?

那么,如何进行自我研修呢?我以为,必须在“学习”、“实践”、“反思”三个词上下工夫。

学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础。不学习者如何跟得上新时代?不学习者如何适应新学生?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引进活水,才能充实自己。走出去、请进来、派出去、校本研训都是学习;买书看书、上网查找资料、请教讨论也是学习,是一种从自身出发的学习;走向生活、走进社会,去看、去听、去思,无不是学习。

实践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三个走进”——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问题,实践活动才富有意义与价值。走进课堂,就是把课堂当作实验基地;走进学生,就是把学生当作实验对象;走进问题,就是把问题当作实验课题。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深化。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使实践富有理性,从而使感性的实践更有意义。反思要做到四个字,即悟、写、用、创。

(1)悟,就是教师要像禅师一样静思默想,对实践进行“开悟”、“省悟”、“觉悟”。

(2)写,就是及时将“悟”的收获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撰写整理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认识,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为写大篇幅的文章提供真实的材料、有力的依据。

(3)用,就是“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自己的“开悟”所得,通过运用,验证悟、充实写、拓展思。

(4)创,就是自我创造,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与做法,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寻找出适合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策略与途径。

自我研修,强调了自我,这是一种内心的追求,是一种自信与肯定,是对作为人的价值与意义的自觉追求。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必然有诸多“苦楚”,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必需的,但不是目的。教师的目的是教好书与育好人。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反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确实有道理,学与思必须一体化、一致化、一心化。但仅此又似乎不行,我以为,“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殆”。意思是说,教师不仅要学、要思、要教,更要在“研”字上做文章,做到“教研并重,教研相长”。否则,光学习,便是书橱;光教学,便是教书匠;光研究,便是空想家。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学思结合、教研结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高,其教学的意义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学习是枯燥的,实践是艰巨的,反思是痛苦的。但只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自我研修,追逐梦想,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反思”,个人素质就一定会得到提升,专业化发展就必然会实现,教师的教育水平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通过多种方式的师资培训,尤其是自我培训,可以提高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提升教科研水平,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可以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大发展。因此,培训对教师来说是最好的福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