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跳出写作看教师写作

跳出写作看教师写作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教育写作可以促进教师的阅读,同时,阅读可以为教师的教育写作提供大量“干货”。徐迅雷在文章中指出,他每天用6个小时的阅读去支撑2个小时的写作。叶老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写作水平提高的真谛。不过,两种阅读方式中,“水涨船高”式的阅读对教师教育写作能力的提高虽然重要,但因为不紧急,往往会被人忽视。知识管理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在教育写作中,积累亦非常重要,坚持阅读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积累途径。比如有的语文教师文笔很不错,写起散文来很有味道,但就是写不出像样的语文教研文章,这跟他在语文学科方面的阅读欠缺是有很大关系的。由于缺乏积累,有些教师肚里没干货,自然就写不出高质量的教育文章。

一、好文章是“读”出来的

《人民教育》2014年第2期刊发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的《我的写读史》,文中提到他喜欢读“教育类”的杂志,是因为他要写“教育类”的文章。他在走上写作这条路后,写着写着肚里的货不够用了,就开始大量阅读。可见,教育写作可以促进教师的阅读,同时,阅读可以为教师的教育写作提供大量“干货”。

笔者曾在《杂文月刊》上读到知名评论人徐迅雷的一篇访谈文章。徐迅雷在文章中指出,他每天用6个小时的阅读去支撑2个小时的写作。徐迅雷是《读者原创版首批签约作者,先后在《杂文选刊》《杂文报》《南方都市报》等10多家报刊网站开设专栏,是浙江省新闻名专栏的主笔,并获得国内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这样一位写作高手,仍然要用6个小时的阅读去支撑2个小时的写作,这对我们教师的教育写作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有些教师在遭遇论文危机时的一个重要归因是自己不会写。其实很多教师不会写,其根源在于缺少阅读,肚中缺乏干货,想提取的时候自然有捉襟见肘的感觉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叶老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写作水平提高的真谛。

二、好文笔是“熏”出来的

教育写作专家、原山东教育报刊社总编辑陶继新对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有着这样的理解。他认为,光学写作技巧是写不出好文章的,真正的好文章的来源在于大量的阅读,在于优美的文字的熏陶。他建议大家不妨读读莎士比亚作品,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语言变得优美了。或许,这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具体诠释吧。其实,这也是写作的器与道之间的关系。陶继新近年来写了很多教育对话,出版了很多著作,这跟他自身大量的阅读是密不可分的。

不同的教育刊物有不同的用稿特点,只有“投其所好”,才有可能“对号入座”。教师需要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了解刊物的用稿特点,才能提高自己写作的针对性,提高文章被刊发的概率。这也从一个层面说明了阅读对于教育写作的重要意义。

语文名师常作印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写2000字左右的文章,至少要阅读2万字的材料,在阅读中,我们能发现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从中梳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常作印老师说的是“临阵磨枪”式的阅读,是针对具体任务的阅读。常作印老师发表过不少有影响力的教育文章,他的写作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可见,对一般教师而言,更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为自己垫底。

三、两种阅读助力写作

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要兼顾“水涨船高”式的阅读和“有的放矢”式的阅读。

“水涨船高”式的阅读,其实就是日常的阅读,包括阅读教育著作、教育报刊,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好好研读,在读的过程中,记录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时会擦出思想的火花,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有了这类日常性的阅读,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会更加独到,写作的立意会更高。

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不妨写写读书随笔。写作读书随笔可以加深我们对阅读的理解,同时作为一种练笔,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有的放矢”式的阅读,其实就是一种主题阅读,是深入了解某一问题的专门阅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这种钻研性的阅读中,我们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和清晰,从而为自己写相应的文章作好准备。

“水涨船高”式的阅读是在日积月累中提高教育写作水平,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的放矢”式的阅读有助于提高具体教育写作的质量,带有明确的任务性,是一种速成的过程。这两种阅读方式对教师的教育写作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不过,两种阅读方式中,“水涨船高”式的阅读对教师教育写作能力的提高虽然重要,但因为不紧急,往往会被人忽视。

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要多做,这对人的能力的提高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具体的教育写作任务,“有的放矢”式的阅读更为有效。但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平时的“水涨船高”式的阅读更为重要,更需要坚持。

知识管理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当下这个“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知识管理很方便地进入了移动时代。与传统的知识管理相比,移动知识管理在调用知识上更加便捷。

教师日常接触的一些东西,都可以纳入知识管理的范畴,以此来促进自身的成长。智能手机、迷你IPAD都是极好的移动阅读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微信和微博也能有效促进教师成长。如何在网络互动社区中取利除弊,如何用好期刊网来促进成长等,都是值得教师们细细思考的。

技术不是万能的,但离开技术是万万不能的。用好技术来促进自身成长是教师的理性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