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迪心灵的箴言

启迪心灵的箴言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翻阅这本书之前,见到封面上赫然写着六个字——你在为谁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他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他人”的意愿,按照“他人”的要求,听从“他人”的指挥,为他人与自己的共同辉煌和成功,付出一份辛劳,挥洒点滴汗水。如果人对自己为谁工作的问题,仅仅停留在为他人工作的层面上,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和创造的勇气。

刘 卉

薄薄的一本小书,看似简单无奇,与平时枕边小书没有什么两样,但展卷品读,我却感受到:收获有时就是在不经意间,与一本好书的邂逅,就是与一位良师益友的偶遇。书中平实的言语,让我感悟到了能影响自己一生的心灵箴言。

工作是什么?

工作是什么?很多人都有同感,刚刚参加工作时,往往心气十足,憧憬满怀,但是时间久了,尤其是有了一定的资历或是自我感觉工作不顺意之后,有些人便开始懈怠、懒散,或是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坐吃老本,或是陷于自我意识的怪圈中,抱怨私愤,无所事事。工作——成了资本或成了负担。在这种情形下,工作是得过且过的消遣,是整日为之忙碌奔波的活计,用以养家糊口的营生。此外,又因人生观、价值取向等问题,工作还可能成为一些人谋取功名利禄的跳板。

那么工作到底是什么呢?《你在为谁工作》一书给了我一个明确而令人兴奋地答案:工作是施展才华的舞台。

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美孚公司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说:“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

“舞台”一个多么富有诗意、让人憧憬的名称,大凡登上过舞台的人,都渴望于变幻的闪光灯下,在耀眼夺目的背景中,赢得最为热烈的掌声,而这掌声就是对所有付出的最好褒奖。能将工作作为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尽显自己青春的本色,奋斗的艰辛,那么工作起来就会活力十足,人生就会充实和有意义。

工作就是舞台,有了这个舞台,人就有渴望成功,获得掌声的动力。

工作是为谁?

在翻阅这本书之前,见到封面上赫然写着六个字——你在为谁工作。脑海中不断地盘旋自问着:我在为谁工作?然而一时间真的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工作至今已十五个年头了,对于这个问题,自己真的缺少一个细致的思考过程,因此也就缺少一个成熟的、令人满意的答案。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认真独罢,才感此语的真意。

1.我是在为“他人”工作。

任何人都不可能游离于群体而独立存在,都会与所在的群体和团队中的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都一定会存在交集。职场中,员工个人的努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形成合力,为整个公司赢得最大的效益;球场上,队员个人的出色发挥,会助力整支队伍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我们而言,追求个人的卓越,会为百年一中的发展和腾飞增添沉甸甸的砝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他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他人”的意愿,按照“他人”的要求,听从“他人”的指挥,为他人与自己的共同辉煌和成功,付出一份辛劳,挥洒点滴汗水。

我们与“他人”就像是机器与零件一样。一部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是由各个独立零件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细小的零件发生故障,都会影响整部机器的正常工作;反过来说,机器不能运转、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每个零件,无论你在什么位置,有多重要,也会变得毫无价值。

因此说,所谓“他人”,其实也是和我们有着密切关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分彼此,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顺畅,个人的价值也才能够实现。

2.我更是在为自己工作。

如果人对自己为谁工作的问题,仅仅停留在为他人工作的层面上,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和创造的勇气。因为“为了别人”,终归会缺少一种对自己付出的认同。

《你在为谁工作》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承认并接受‘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也才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

就像我们,杏坛耕耘,哺桃育李。歌中这样唱:放飞的是别人,守巢的总是你。教师扮演的似乎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悲情角色,但是当辛苦培育出的学子,一点点走向成熟,走向他们人生丰盈境界的时候,教师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也从学生哪里得到了体现吗?“为学生为学校与为自己”,这三者并不是互相矛盾与互相制约的,而是互相促进与发展的,我们是为别人而工作,但更是为自己而工作。因为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身为唐山一中的一分子,我们的愿景是学生成人成才,学校蓬勃发展。当我们看到学子的成功和学校的发展包含着自己的一份心血与付出时,我们就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心灵上的平和和慰藉,就会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成就感。从这个角度来讲,工作更是为了自己。

3.我是为新的收获而工作。

对于为谁工作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可以帮助我们解除困惑,重燃工作激情,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理解”,我认为则有可能帮助我们的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

《你在为谁工作》启迪我,在工作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种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

是啊,如果能将每一次的新的任务,都当成是一次新的体验,一次新的机会,一次新的挑战,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就一定常能体验充实而又美好的感觉。

讲授一篇文章,不因为以前讲过,就囿于老教案,而是抱着第一次去讲授的心态,重新充实内容,探索新教法,那么学生就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自己也会欣喜于一份辛苦并快乐着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资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每年花掉一亿,还要466年才能花完,——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额利息,但是他仍然还要每天辛勤地工作。为什么呢?

人生的追求不仅仅只有生存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驱使。其中实现自我的需要层次最高,动力最强。

世界保险界大亨克莱门提·史东说“我为什么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新的发展?这是缘于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带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为新的收获而工作,人生的层次就会不断提升。

4.我是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

“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是这本小书送给我的让我受用终生的若干启迪之一。一个人的成长并不一定与年龄成正比,年龄只是增加了我们生理上的岁数而已,不一定增加我们人生的高度和厚度。我理解的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就是努力做一个好人,扮演好不同身份和角色的过程。要想在这个过程中稳步向前,不彷徨、不停滞,就要带上“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的信念,踏实走下去。

平庸的教师都在为单纯地教书、完成教学计划而工作;而伟大的教师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成长工作。如果能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那么你就超越了芸芸众生,也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当没有主意做什么的时候,时间就不经意地飞走了。我不会没有“主意”,我要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也可能很艰辛,但我会为拥有现在的工作机会而心怀感激,为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并且铭记鲁迅先生的告诫“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工作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为了新收获,为了自己的成长。

如何去工作?

1.态度上要踏实。

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正如书中所言:“态度就是竞争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始终是你脱颖而出的砝码,拥有它,你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走得更顺利。”美国前教育部、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工作态度就是生命态度,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当你发现这种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时,你就会一如既往地秉持这种态度做事,你的人生之路亦会走得长远而坚定。

2.名利上要淡泊。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正所谓学高身正,教师的天职就是育人,育人者必先正己,一个老师,自己的品行都不够格,还何谈做学生的楷模呢?我想,作为教师,无论是工作的前提、过程还是结果,都不是为了追逐名利。因此为人师在名利上要淡泊,要有一颗平和的心,修身养德,真正为“范”。

如何做到“淡泊”呢?书中的一个观点让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心中常存责任感”。当责任感能始终如一地贯穿你的工作过程、生命过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态度,面对任何一项艰难的工作你都会担负起责任,而忘记名利和得失。事实上,只有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才会赢得信任,更会获得尊重。

3.行动上要迅速。

书中谈到一种危险的恶习——拖延,并说拖延是最具破坏性的。这带给我极大的启示。

琐事缠身,无法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中,不愿意自己主动开拓;反复修改计划,有着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该实施的行动被无休止的“完善”所拖延;虽然下决心立即行动,但总是找不到行动的方法;做事拖拖拉拉,有一种病态的悠闲;情绪低落,对任何工作都没有兴趣,也没有什么人生的憧憬。这些都是拖延的表现,它会使人丧失进取心,做事越来越找不到方法,一次拖延、再次拖延,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恶习,从而陷入拖延——低效率——倦怠——拖延的恶性循环之中。

只去想不去做,这样的人是空想家而不是实干家。工作中有了好点子,教学上有了好创意,要立即付诸行动,做事绝不能拖延!

工作就要态度踏实、摒弃名利,绝不拖延。

当然“如何去工作”绝不仅仅是这三条就能概括的,诸如目标明确、心存责任感、充满激情等等也都是如何工作之要义。关于“如何去工作”,我想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用一生去钻研和解读吧!

读书的过程就是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也是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身认知水平的过程。感谢《你在为谁工作》这本小书,它让我有了一个机会,对工作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拷问,它让我有了一种动力,为自己的成长,为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不断努力,这本书读对了、读好了!

作者简介:刘卉,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唐山市名师、河北省骨干教师、国际认证对外汉语高级教师、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师储备人才,唐山市第十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高中教师状元,唐山市劳动模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