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为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制定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科研引领——分层练功——研培一体”的培训模式,把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力求达到课程理念、行动研究、教学实践“三点一线”,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悟新课程理念,在行动研究中把理念转化为行为,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念,使教师在学习实践和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使新课程理念入脑入心。
确定研培日。为加强以校、室、人为单位的横向联系,将每周三确定为研培日,进行集体备课、教改点评、案例分析、问题会诊,开展生动活泼的研培活动,抓住共性问题进行全员学习和研讨。
实行研培一体。把课堂当做培训的基地,教师既当受训者也可以是培训者,可以“一课多人上”,也可以“一人上多课”,边上课边研讨,把培训、研究、学习融为一体,使研培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坚持“教学诊断”。诊断的内容包括备课、上课、说课、批改等一切相关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我们称为“三级诊断”,即专家诊断、校级诊断和自我诊断。坚持做到日诊断、周点评、月总结,对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以结对帮扶、听课、评课、说课,教师讲坛等活动作为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基本形式。坚持开展“个人反思、师徒结对、一加一互助、专业引领”活动。通过教学观摩、新秀课的评比,增强教师研培的实效。
通过三年的新课程改革实验研究,有利地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复合型教师脱颖而出,加快了新课改的实施步伐,促进了我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引起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变革。全校78名任课教师经过校本培训和实践应用,全部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多个平台的操作方法,并能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和学情制作课件脚本。在全校形成了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积极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教科研热潮,涌现出一大批实施素质教育,勇于改革实践的优秀教师、研究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三年中我校有4名教师参加了吉林地区小学数学《新课程、新理念、新数学》说课大赛,3人获特等奖,一人获一等奖;在舒兰市落实新课标大奖赛上我校4人参赛,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2人获吉林地区优质课。涌现出1名省科研型名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18名吉林市级骨干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