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语种专业届毕业生为例

小语种专业届毕业生为例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通用性专业的代表,小语种专业作为特殊性专业的代表,以深圳高校上述专业2013届毕业生为样本,对其首次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是深圳高校2013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小语种专业毕业生,采用熟人邀请“滚雪球”的取样方式,无记名填写。小语种专业大部分是在毕业后3个月内才取得了第一份工作。

丁夏齐 庄淑琳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摘要】本研究选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通用性专业的代表,小语种专业为特殊性专业的代表,对深圳高校相应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作出对比,发现通用性专业相比更容易实现就业,但特殊性专业的薪酬更高,就业前景更佳。这与专业素质培养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关联有很强的关系。本研究认为通用性专业学生应当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努力提高自身就业时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而特殊性专业学生应该学习多项技能以扩展就业渠道。本研究对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促进学生就业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通用性专业 特殊性专业 就业

无论何种行业、规模、性质的单位,基本都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社会需求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之一。这也是很多院校设置该专业,学生选择该专业的重要原因。但其实非该专业的人才,如果具备了良好的管理、人际交往等技能,经过简单训练,也能从事这一工作。因此,很多单位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时,并不限定应聘者的专业资格。这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优势并不明显。其他如英语、计算机、商务等专业,同样具有专业设置相对容易,学生就业适应性强、社会需求大,但进入门槛低、可替代性大的特点。本研究暂称这些专业为通用性专业。

其他一些专业刚好相反,专业设置相对困难,社会需求小,就业范围狭窄,但进入门槛高,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如航海、小语种等专业。本研究暂称这些专业为特殊性专业。

在社会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新的用人需求,特别是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涌现的当下,通用性专业与特殊性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就业指导提出了何种挑战?本研究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通用性专业的代表,小语种专业作为特殊性专业的代表,以深圳高校上述专业2013届毕业生为样本,对其首次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访谈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参考了多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并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设计得出。问卷共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涉及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学历、专业等。

第二部分涉及被调查者首次就业信息,包括就业状态、就业时间、薪酬、对就业前景的评价等内容。

调查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是深圳高校2013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小语种专业毕业生,采用熟人邀请“滚雪球”的取样方式,无记名填写。最后共获得138份有效问卷数据。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72人,小语种专业66人。因专业选择受到性别影响,本次调查对象中,女性比例为65.22%,占多数。学历主要为大学本科(93.48%),大专和研究生学历合计只有6.52%。

调查对象的就业状态以毕业后直接就业为主,占80.43%,选择出国留学占17.39%,参加国考或各类事业单位考试为2.17%,没有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自主创业或其他方式就业。

对比两个专业被调查者的首次就业时间(见图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毕业前就已经签订三方协议,确定岗位的比例明显要高。小语种专业大部分是在毕业后3个月内才取得了第一份工作。通用性专业首次就业时间更早的现象表明其相对更容易实现就业,原因是通用性专业的岗位需求量大,学生就业适应性强。

图1 首次就业时间

至于薪酬方面,以首次就业的税前月工资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

图2 首次就业税前月工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被调查者,税前月工资集中分布在3 000~5 000元(占75.0%),其中又以3 000~4 000元居多。小语种专业的被调查者,税前月工资同样集中分布在3 000~5 000元(占63.1%),其中又以4 000~5 000元居多。两者差异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税前月工资为5 000元以上的,小语种专业的比例要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供需关系影响商品价格,这在就业市场上也一样。小语种这样的特殊性专业虽然社会需求小,但能胜任相应工作的人才数量也少。此外,城市经济发展对小语种专业的就业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其收入水平。

图3反映了被调查者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他们对各自专业的就业前景都比较乐观,特别是小语种专业。但是,小语种专业的被调查者反映,各语种在中国的受欢迎(或者说需要)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泰语,市场需求非常小。还有一些女性反映,例如阿拉伯语这样的小语种,因宗教文化原因,她们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相对困难。

图3 对就业前景的评价

问卷调查的结果使读者对通用性专业和特殊性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上述差异,源于二者的专业特点。本研究围绕专业素质培养的优劣势,选择问卷被调查者中,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小语种专业各两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结构化访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受访者为梁某、欧某,都在外资企业任人事专员(下文将分别简称为梁、欧)。小语种专业受访者为胡某、张某,因所学为韩语、日语,在一家韩国航空公司任旅客运送员(下文将分别简称为胡、张)。

访谈记录节选部分如下:

问题一:你认为你大学所学专业对你在工作上造成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欧:优势是在寻找人力资源岗位工作时,相比非人力资源专业在竞争中更有优势。可选择工作的行业、企业广度较大。在工作过程中,人力资源专业背景使得从事相关工作更易上手,同时思考、处理问题更加系统。劣势是由于对口工作门槛较低,求职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竞争。除了对口工作以外,寻找其他工作岗位时并无优势。大学学习时,老师教学偏理论,工作时实操性不强,职场技能掌握稍欠。

张:优势是会一门语言,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需要掌握相关语言的员工。劣势是除了语言外,在其他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欠缺。

问题二:专业的优劣势在你求职过程中造成了哪些影响?

梁:找工作相对容易,但工作机会并不太令人满意,如薪酬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工作机会量多但质低。还有就是有很多非本专业的求职者来竞争。

胡:对口工作竞争压力略小,但劣势是就业面较窄。在选择范围上,可以选择需要小语种的单位,但不能选择有理工科专业知识需求的工作。另外,应聘一些专业要求不高的职位,会一门语言有优势。

问题三:请结合你的工作经验以及对自身岗位发展前景的认识,说说你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看法。

梁:人力资源管理在未来的企业管理中会越来越重要,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或缺的工作。同时,该岗位涉及心理学、行为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人才理念逐渐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的专业度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会越来越大。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应当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辅修一些通用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胡:语言的学习重在听说读写译,最重要的是听说,与人沟通。因而要更加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面试时才能更加有优势。另外,语言是一门工具,不会语言不行,光会语言也不行,所以要努力在岗位上学到更多实质技能的同时,不要把专业丢掉。具体就我所学的日语来说,由于日本人对英语的掌握并不是很熟练,英语应用率较低,所以日语是跟日本人交流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各样政治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韩国和日本虽然仍保持民间交流、商业交流,但明显不如之前那么热络。

总结两个专业受访者对各自专业优劣势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较易实现就业但可替代性强;小语种专业具有语言优势,但其他工作技能欠缺。这导致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都受到正反两面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求职中出现需求岗位较多但门槛低导致竞争对手多以及薪资较低的现象。小语种专业会遇到就业竞争少但是就业面窄的问题。因此,受访者都根据专业的优劣势对自身进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通过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加强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性。小语种专业是通过学习多项语言或者在工作中学习其他专业技能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通过以上调查和访谈,可以归纳出:通用性专业就业机会多但可替代性强;特殊性专业就业压力虽然小,但是由于受到专业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就业面窄。进一步地,通用性专业人才在职业生涯中较难实现个人价值,在工作中得到的肯定和成长有限,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特殊性专业人才由于自身拥有的特殊技能,加上市场需求量增加,就业前景相对更好。

“毕业即失业”,“硕士满街走,博士不如狗”,难道如今人才过剩真的如此严重吗?实际情况是,用人单位纷纷反映,人好找但人才难找。造成这种就业鸿沟现象的原因在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未能赶上企业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节奏。在当前形势下,单一的技能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无论是毕业生,还是高校专业建设,必须调整自我、增值自我。

通用性专业的优势在于社会岗位需求量大,涉及的企业或者行业类型广,比起其他专业受到的限制和约束较少,也更易实现就业。但是工作内容大致相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基本呈平缓直线趋势,升迁到管理层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机遇。对于想要实现个人价值的毕业生来说,按照通用性专业的职业发展轨迹是远不能满足的。在实际工作中,工作内容简单琐碎易上手是通用性专业可替代性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用性专业人才应该从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入手,也就是提高通用性专业的深度,成为通用性专业中的特殊人才。

语言是小语种专业的唯一优势。倘若某语种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往不那么密切,没能提供足够好的就业环境或者就业条件,这个语种的学生也就失去了唯一的就业优势。但若小语种专业学生在主修语言的同时,辅修旅游管理、国际贸易等可以发挥语言优势的其他专业,则可以大大改善这一不利局面。因此,打造复合型人才对于特殊性专业来说尤其重要。特殊性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多学习一门技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1]邢茜. 浅谈小语种学习方法和就业前景. 现代妇女(理论版),2013(11):202.

[2]卢凤华,陈建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以莆田学院问卷调查为中心. 莆田学院学报,2013(1):99~103.

[3]曾志灵. 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调查.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8~59.

[4]姚裕群.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 人口学刊,2008(1):10~14.

[5]张顺意. 小语种专业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去向分析——以成都地区为例. 大观周刊,2011(16):100.

[6]刘宇舸. 对加入WTO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88~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