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扩展阅读的缺失及其补救

专业扩展阅读的缺失及其补救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扩展阅读的缺失是造成目前高等教育视野狭窄的重要原因。在教育国际化的今天,不管我们如何掩饰,与国外的高等教育相比较,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短板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那就是:今天的大学生逐渐丧失了专业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因为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当代,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真正制约了中国进一步的发展。

高梁

(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摘要】专业扩展阅读的缺失是造成目前高等教育视野狭窄的重要原因。目前的教育理念、制度规范和教学方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唯有树立正确的大学理念,从制度规范的角度加以纠偏,才能真正补救。

【关键词】专业扩展阅读 大学理念 制度规范

在教育国际化的今天,不管我们如何掩饰,与国外的高等教育相比较,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短板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那就是:今天的大学生逐渐丧失了专业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我们可以简单地怪罪于中学应试教育,也可以归咎于浮躁的社会风气,还可以责备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态度等。但有一点我们不能为自己开脱: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可能是这个恶果的真正幕后推手。

首先,功利媚俗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无法心平气和地深入阅读,与经典交流。高校社会化、行政化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现实主义情怀,而丧失了求学所必要的理想主义情操。教育不再是百年大计,而是短期行为。我们甚至不能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大学教育对于学生有什么意义?教师为了一个体面的职业和不菲的收入而奔波忙碌,学生为了获得一份期待的工作而努力。他们会为各种证书而废寝忘食地努力,为各种可能的就业机会而精心准备。他们不大会去纠结一个问题或一本书,去探索学理世界的究竟。的确,当喧嚣和功利充满校园的时候,师生怎么可能宁静致远?

其次,烦琐的教育制度规范舍本求末,以至于失去教育制度的本来意义。我们今天提倡快乐学习,提倡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注重出勤率、注重环节考核,规定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具体考核方式等。我们不怀疑这些制度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但可能忽视了一个制度如果失去了一个正当性的理念,它不但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反而会催生一些不良的东西。比如,雇人签到在今天的高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我们会关注我们上课有没有点名、有没有小测验和论文?有几次?但我们很少关注这些环节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的教学枯燥无味、知识陈旧,把学生强留在教室里又有何意义?我们过分依赖教科书,教师没有教科书无法教学,学生离开了教科书就没有办法学习。他们把自己当成U盘,以为把讲义存在里面就能永远保存。我们关注有没有完成教学进度表,而不去关心学生怎样才能较好地接受专业学科的相关知识。如果一个规定和约束不是激励师生去探索新知,不是引导师生去了解所学学科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体系,而仅仅是为了监督教学时数是否完成,则很可能失去了课程教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东西。

再次,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变得简单甚至无聊,尤其在E时代。一个常识可能成为需要论证的疑难问题:大学教学本来应该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是通过争论或辩论来甄别是非,培养合理理念的活动。我们现在的教学依然还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复制讲义,考试以知识型的考查为主,忽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学过程没有了思想的碰撞,如何能够产生思想的火花?如果没有激烈的争论,如何能够去发现和揭示真理?师生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只是有感而发,我们如何培养有理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许多经验都证明:有些事情在开始的时候似乎有某种现实的需要与合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洗涤,它的缺陷尽显,甚至表现为纯粹的恶。我们今天一味迎合式的教育,应该属于这样一种值得提防和担忧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将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呢?

第一个可能的后果是学生会对专业学习采取轻慢的态度,不尊重专业知识和理论。专业学习之所以需要专业性的教学训练,就在于专业性。教师是先行者,是引导者。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去领略和探索究竟,如果幸运,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找到学术星火的传承者。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性的扩展阅读,而不是满足于一本教材或一两本参考书,不是满足于一两次简单的考试和测验。如果教学中将这个重要的任务简单化,就等于是告诉学生专业的世界是如此狭窄,如此简单,那么还有谁会尊重它们和人们的知性活动呢?那样就更不用谈传承了。

第二个可能的后果是学生成为井底之蛙,眼界狭窄。如果轻蔑和傲慢可能损失知识和理论的完整性,那么狭隘的视野则必然阻碍学生的求知。他们很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视野狭窄还自以为是的人如何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在我们过去几年的研究生专业面试中,每当问及“你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都读过哪些专业书”时,面试者的回答几乎一样,很少或没有,只是看过教材。试想,一个人只有简单的认识,如何进行比较和权衡,如何进行思考?如果偶尔有,大概顶多是随感而发,而不是理性的思维和专业的见解。

第三个可能的结果,也是最可怕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专业思维,成为某一个观点的盲目信奉者而失去独立思想的品质。培根曾经说过,阅读让人思维开阔,写作让人思维缜密。我们必须清楚,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各种观点,真正缺少的是专业见解。没有足够的扩展性阅读,只能套用教材中假大空的言辞,怎么能够养成专业性的思维,更不要奢谈开阔和缜密!我们只能看着学生的思想成为讲义和教科书的低劣复制品。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向最优秀者学习,哪怕得到他们的一部分,也是值得骄傲的。而如果我们不断模仿拙劣者,结果就是比拙劣者更为拙劣。在今天,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无疑是成为一个心智健全、专业扎实、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成为某个方面的简单模仿者。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因为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当代,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真正制约了中国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在目前的本科教育实践中,一个严峻而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阅读能力?一个只能面对教科书的大脑是不可能产生思想的,一个专业视野不打开的思维必然是一个僵化而封闭的思维,一个没有深入对话进行思维训练的人绝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第一,在学校和教师的观念中应当明确:专业的扩展阅读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帮助学生摆脱对于教科书的依赖,让学生认识到教科书只是一个入门引导,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需要广泛的专业阅读才能吸取。大学之大就在于这是知识和思想的殿堂,学生就是要在这里向活着的、逝去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请教学习,就是在比较各种专业性的见解后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第二,在制度层面加大专业的扩展阅读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可以考虑在诸多的考核环节中,增加专业扩展阅读的考核比重,比如,平时成绩主要是由扩展性阅读的成效来计算或体现。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进行专业性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促进。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减少课堂教学中简单知识的介绍和灌输,增加讨论。大学不同于中小学的地方在于,中小学教育是简单地接受或掌握知识是什么,而大学教育要探求为什么。因此,大学是探讨真理的地方。既然是探讨,就必然要讨论,要争辩,必然要引经据典,要融会贯通,要进行思想上的交锋。课堂本来是培养思维、产生思想的地方,而不是灌输和介绍知识的场所。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使他们不只是教学的受众客体,更是接受专业和思考、甄别专业知识和理论的主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培养人格和思想较为独立的人才。

第四,在检查学习效果环节,力求方式多样化,增加有关专业经典阅读的考查。不管是开卷还是闭卷,是论文还是读书报告,尽可能增加对于扩展性阅读的检查题目,尤其是针对那些杰出的理论和观点的理解和讨论。这是培养学生思维主体性的重要措施。因为人们只有知道和明白其中缘由之后,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养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