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汇中学启动“地方志进校园”孵化工程

徐汇中学启动“地方志进校园”孵化工程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6月27日,为喜迎建党95周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和徐汇中学联合举办首届“上海乡土历史教育”论坛,拉开了上海“地方志进校园”孵化工程的序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了解地方志”学生的比例高达47%。而徐汇中学即将开展地方志进课堂、地方志知识学校竞赛、地方志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杨老师还告诉大家他的单位里也有徐汇中学的校友,他们都会为“地方志进校园”和“孵化中国梦”付出努力

2016年6月27日,为喜迎建党95周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和徐汇中学联合举办首届“上海乡土历史教育”论坛,拉开了上海“地方志进校园”孵化工程的序幕。来自上海地方志系统、基础教育界的代表和专家们一起,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还举行了“徐汇中学少年中国梦孵化基地”揭牌仪式。

上海市地方志办的最新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对地方志的知晓度有待提高。相关数据显示,地方志知晓度与年龄、学历成正比,公众对地方志整体认知程度达69%,满意度达57%。年龄越大、学历越高,地方志知晓度越高、使用率越高。从知晓渠道来看,青少年主要通过家庭传播,青年主要通过互联网,中老年主要通过报纸书籍。在地方志的使用目的上,除了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外,更多人则从中汲取知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了解地方志”学生的比例高达47%。地方志要走向社会大众、走近中小学生,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有166年历史的上海市徐汇中学,见证了上海从半殖民地社会走向中国繁荣发展的排头兵。徐汇中学一贯重视乡土历史和国情教育,副书记姚虹老师指出:爱国始于爱乡,知乡始于读志,爱国必从敬乡始,地方志是最好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教育素材。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而徐汇中学即将开展地方志进课堂、地方志知识学校竞赛、地方志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

王泠一博士则认为:要让中小学生走近上海,感知上海、了解上海,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地方志在校园的普及和推广。当然,地方志的很多用处不是马上就能显现出来的,对此,著名上海史专家、原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研究员就强调:“我们处在社会大变动当中,很多单位和地名不复存在,但任何一个地区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还是需要了解,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方志。”

上海地方志书中,记载了漫长岁月里的方方面面,记述了上海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记录了上海从无到有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历史进程。其中既可见上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光辉斗争,又可见上海“改革开发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的伟大成绩。能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认识上海历史的悠久、城市文化的灿烂和祖国的伟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对此,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指出:地方志走进校园,通过中小学校这个平台,可以让新生代的上海90后、00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地方志,通过对地方志的学习,了解上海历史,传承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爱上并共同建设这个城市,坚定投身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情怀,为实现“中国梦”的信念而努力少年时光。

论坛透露的信息还显示:目前,上海市正在积极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地方志、传播地方志,鼓励和倡导全社会“读志”“传志”“用志”,用历史的智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上海还将编纂中小学生地方志乡土教材,突破地方志体例限制,增加故事性、趣味性,提高实用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地方志走近青少年,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上海,从而普及地方志、推动城乡方志文化建设、培育地方历史记忆。

而在“让地方志走近青少年”以探索德育新途径方面,徐汇中学一方面聘请了洪民荣、吴一峻、葛昆元、阎宗桂、朱莺、王泠一等专家为校方顾问,另一方面也以历史教研组为主导师资力量,并以在校学生为初中组和高中组兴趣小组组长,在课余以及寒暑假中展开地方志相关调研和杰出人物的采访活动。调研区域以学校所在地的徐家汇社区为主体,以期充分发挥学科、地缘优势和学生能动性

会议引发了头脑风暴式的热议,言论十分精彩。如与会的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于东航认为——历史的变迁与发展是永恒的,很多地方的消失也是永恒的,但我们能记住历史的某些东西,让它成为灵魂当中的某些因素。“地方志进校园”通过教育,让逝去的东西真正的得到永恒,它在这个方面特别有意义。上海有今天的发展和内里的东西是不无关系的,内里的东西是上海的灵魂。于局长举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当一个人第一次来上海,他就会选择去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城隍庙、外滩等地参观,仿佛这就是上海;而当他第五次、第六次来上海时,他就会漫步武康路,走进徐家汇源,看一看真正内里的上海。于局长认为,作为一个徐汇人,如果大家现在仅仅满足于某测试全球第一,那么大家似乎还是在浅表的层面努力,这样的教育能给学生记忆,但是不能给学生灵魂。于局长自豪地告诉我们徐汇区的百年名校是整个上海市各区中最多的,有17所。这些学校虽然和刚办了十年、二十年的学校的教育在现在非常同质化,但是这些学校有丰富的历史做教育资源。在这个现代化的城区,教育是追求丰富性的,教育需要给学识已经非常高的学子注入一种城市的灵魂和红色的灵魂。因此,今天大家把“地方志进校园”和“少年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于局长说他一直仰慕徐汇中学的多彩教育,崇思楼代表了徐汇中学的教育特色。每当他带领外国或外地的老师来参观、学习时,大家都会对徐汇中学在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多彩赞不绝口。“地方志进校园”是一个好的载体来塑造学子内心强大的灵魂、支撑他们未来的发展。“文化徐汇”是幸福徐汇”的标识与基础。随后,于局长谈到他与徐汇区的故事、对徐汇中学的记忆,他深有感触地说:“天地是一天一变的,但是学习是学一段的,我们要从学的一段中掌控住变化的世界,其实是要知道‘根’在什么地方。这需要从我们的地方志、从我们的乡土教材去汲取不一样的养分。今天在徐汇中学做一名徐汇学子和在其他地方学习是有共性的,但也一定是有个性的。徐汇教育的孩子应该出彩!”于局长为学校的成果向大家表示了祝贺并希望它得到推广。

文汇报杨逸淇老师则说——“地方志进校园”让他想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盛世修志”。他认为:如果“地方志进校园”与“孵化中国梦”结合起来能让优秀的传统历史和红色资源活化,那么它的影响力会非常大。杨老师提到徐汇中学有166年的历史,有着一个个爱国、爱乡的故事,而护家、护校就是另外一种护国护民。杨老师还告诉大家他的单位里也有徐汇中学的校友,他们都会为“地方志进校园”和“孵化中国梦”付出努力,他们都为此感到高兴与自豪。

徐家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莺老师则表示——来到百年名校的百年建筑很受教育。她从初中同学讲述的爱国故事中看到了“少年中国梦”的希望,十分感动。她认为修志这件事不仅对学校重要,而且它对社区也有一定的辐射效应。她告诉大家徐家汇街道从2014年开始着手尝试修徐家汇的“街道志”,也希望能借这次“地方志进校园”的契机完善徐家汇的“街道志”、把徐家汇的“街道志”向社区百姓公开、发表、传播。朱老师还说到她曾经在16年前与徐汇中学擦肩而过,现在终于拿到了徐汇中学“少年中国梦”孵化基地的讲师聘书,非常高兴与激动。最后,朱老师表示她会将他们这几年来编的有关徐家汇的图书带进徐汇中学的校园,为徐汇中学“少年中国梦”孵化基地的发展多多付出自己的努力。

市地方志办主任、校友洪民荣研究员在会上深情地说到:“首先,我非常激动、高兴作为徐汇中学79届校友再次回到母校来参加这次地方志进校园的活动。刚才于局长也提到了,徐汇中学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我离开徐汇中学之后,曾专门在大学期间拿着相机回到母校,通过拍照来留下这个学校的痕迹。当时我考入了复旦大学,而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也是徐汇中学的校友,可见徐汇校园的历史之源远流长——母校永远是我的老师,正如地方是我永远的情分。我想徐汇中学不仅是给我了分数让我考上了大学,更是给予了我一份荣誉来适应并融入这个社会,给予我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徐汇中学,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收益最大的学科便是政治课——政治老师授予的人生观使我终身受益。在徐汇学习的人生经历也让我非常感动。

第二点,我深感今天举行地方志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性。放远去讲,国事、地方志、家谱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志’为记载之意,地方志就是记载一个地方的历史,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前两天我们在北京的时候,听到了关于‘志’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一个叫‘沉船理论’,一个叫‘非凡理论’。‘沉船理论’便是当一艘船即将沉没时,船上有一箱各种书籍:小说书、历史书、志书等。如果迫不得已的话,要先扔小说书,不得已再扔历史书。因为历史书是根据志来撰写的,志书保留下来了,历史书和小说书还可以重新来写,反之则不可。所以志书一定要保留下来——这也是我们所做努力的价值所在。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认为爱一个地方,首先要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一位我的历史学家朋友曾说过‘爱国,就要爱上海,爱社会’。所以我们才会说‘知乡爱国’。不了解历史,就不会拥有宽阔的胸怀,有广阔的思路和厚积薄发的动力。地方志的重要性便是让大家了解地方历史,而地方志进校园的活动便要培养我们‘00后’新一代上海人对于上海历史的了解——知道上海,热爱上海并建设上海。

第三点,我想感谢徐汇中学对于此次活动的支持。我们和徐汇中学一起实践这件事情,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地相近。我们在同一个地方,在同一个街道。第二,人相亲。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各个部门,但我们有一种内在互相连接的感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志同道合地一起来做这个事情。第三,事相近。地方志和学校都致力于长远的事情,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有我们共同结合的基础和历史,而且地方志和徐汇中学都在相互交流和爱国主义教育上有很好的基础。最后,再一次地感谢徐汇中学,感谢徐汇区地方志办、徐汇区教育局、徐家汇街道等,把地方志活动考虑得周到、长远。希望能使我们地方志进校园的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效果更显著、影响更广泛。衷心祝愿地方志进校园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和经验,也祝愿学校老师事业顺利,祝我们学生学业有成,祝徐汇中学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为东道主,徐汇中学刘晓艳书记代表校方做了精辟阐述:首先,请允许我向王泠一博士表示最由衷的感谢,王博士是本次活动的总设计师、总策划师,也是总导演。王博士的创意用一个点串联起许多的事情。当我们走进这栋楼时,就可以看到门口的碑上的“汇学”二字。汇学,就是各种力量的徐徐汇来以成就大家的学业,成就大家的这份成功。我想我们今天在场这么多高水平、高层次的专家,还有我们两支队伍汇聚在这里——坐在我身后的是学生处分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同志和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本次活动一定会有良好的成效。在感谢大家的同时,我也想浅谈一下于局长刚才提出的问题:年轻学校与百年老校的区别在哪里。我是从西南位育这个年轻的学校成长起来的,在2011年来到徐汇这所百年老校。我认为:从零开始的学校有着总设计师的蓝图,并按照这个蓝图去实践;而百年老校则是以以往形成的优秀理念与基础,需要一代代领导人去继承和发扬。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爱国荣校,崇尚科学,多彩教育”。大家比较多看到的是“多彩教育”——获得金奖的舞蹈队,正在为演出排练的艺术班同学,这栋楼四楼的美术教室等,这些都是显性的东西。而崇尚科学方面,前任校长、如今徐汇区教育局的庄小凤局长在这里同交通大学合作创办了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现任的曾宪一校长与同济大学合作创办了动车调度实验中心和3D打印室,在这一方面,我们一直在传承理念。回过来追溯源头,爱国荣校这一方面,我个人觉得我们学校的红色元素挖掘的不够多,我们学校的红色元素和爱国情怀是贯穿于100多年的历史当中的。因为无论一个学校是由哪一个国家的人所创立的,它在这片土地上时候,它一定会和这个乡土,和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发生很多血肉联系。因此我认为我们的领导与党组织应该致力于将这所学校的红色旋律挖掘出来,作为践行与丰富我们已有办学理念的最佳资源。所以非常感谢王博士帮助我们点亮了这个火光,我相信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最后我衷心期待今后我们的合作会越来越顺利,也希望这里能产生更多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