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仅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1-3]进行总结。现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为例,这是一门杂、新、深的机电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每年的考试成绩都偏低。通过上述培养方法,他们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他们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能够迅速熟悉,多数成为骨干,达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 苏成志 谢洪君 曹国华 徐洪吉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增强理论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都很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财力,但培养出的学生还是不能让用人单位和企业满意,缺少必要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这势必引起我们的思考。

本文仅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1-3]进行总结。

中学生活和大学生活学习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学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能得到充分的引导,就会使他们对以后的成长没有一个清楚的方向,随着对大学生活的熟悉,也就不能养成很好的科研兴趣和习惯。对于学校以后的教育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各方面素质就不尽如人意。高校在这个方面的工作还有些不足,一些快毕业的学生都还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就更不要说培养科研兴趣和习惯了。

仅仅通过每次实验前安排的那一两次熟悉器材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实验器材不能熟练地运用,使他们对实验缺乏兴趣,从而也就不会去主动地思考,这样他们只是为了完成课时任务而去做实验,达不到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

高校在实验教学的安排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可是在真正落实到实际时,只是老师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地教,学生随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学,缺少一个自己思考,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老师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设计实验。实验也总是书本上的那几个十几年不变的实验,缺少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缺乏实验的兴趣。

高校在课余时间缺乏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引导和组织,实验室也只是在做课程实验时开放,每学期也就那么几次,平时不对学生开放,这就让许多想搞研究的学生实验无门了。

在对有一定实验基础和研究能力的学生,没有后续的培养过程,没有带动他们进行实际项目的研究。走出学校的实验室,提前到社会这个大实验室中去锻炼,能够让学生自己认清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地在学校中学习。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虽然在实验教学中具有良好的硬环境,但对实验教学的软环境下的功夫还不够,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案,没有以学生为本,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科学研究的习惯和自主创新的意识。仅靠学校的大量投入建立一个好的实验教学硬环境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教学和实验室才能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舞台。

学校应该有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这样的老师可以是每个班一个,也可以是几个班一个,以能够指导到每个学生为宜,也可以是一些老师组织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他们不必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只负责引导学生学会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认清自己努力的方向,由于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陌生和好奇,所以他们有着满身的激情,在这时对他们加以充分的引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培养。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培养方案做好早期的铺垫,开设实验器材的学习运用课程,让学生在进行相关实验之初就对实验工具、设备、材料有一定的使用能力,这样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并且在学习期间穿插一些与他们生活相关的实验,这样会使他们感到实验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实验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实验主观能动的目的。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以后,结合他们所学的课程,安排相关的实验。实验之前要让学生预习好,并安排他们分组讨论,在达到实验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自己安排实验的过程,启发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实验之后进行相互的比较,讨论出最佳的实验方法。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发地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室应该定期对学生开放,并且安排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实验室开放前一周,让学生在网上报名,便于老师组织和安排,并且建立实验学习论坛,让学生在论坛上相互讨论,最后把讨论付诸于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对于那些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应该安排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当中,这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一个后续培养的过程,把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实际项目当中,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实验的真正目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来激励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高校应该和相关的企业保持联系,组织学生在假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到企业这个校外的大实验室去锻炼自己,提前接触社会工作环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们就会努力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主动地在学校里学习。

以上是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举措,在实际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为例,这是一门杂、新、深的机电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每年的考试成绩都偏低。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每年都安排一些低年级的本科生,到实验室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认清自己的方向,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上述培养方法,他们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他们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能够迅速熟悉,多数成为骨干,达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这无疑说明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证明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实验教学行而有效的方法。

实验教学和实验室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平台,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培养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实验环境,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科学探索的习惯,有努力创新的意识,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吕亚莉.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5(6):155-156.

[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教育网.

[3]赵树忠,刘凤仙.对高工专《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J].技术教育学报,1997(8):46-47.

[4]吴世雄,王成勇.“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8-1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