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汇区社区学院创新实践之路

徐汇区社区学院创新实践之路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徐汇学习中心于2013年12月挂牌成立,中心依托徐汇区业余大学,充分整合优质学习资源,面向各个层面的女性朋友开设教育课程,积极引导女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用学习的方式提升女性的生活品质。2015年11月23日,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焦扬同志来上海调研女性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情况,专门来到徐汇区社区学院召开研讨会,并体验徐汇学习中心的课程。

案例1:集约 体验 翻转——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徐汇学习中心课程建设的实践

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徐汇学习中心于2013年12月挂牌成立,中心依托徐汇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充分整合优质学习资源,面向各个层面的女性朋友开设教育课程,积极引导女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用学习的方式提升女性的生活品质。

中心整合社区优质学习资源,培育了一批适合年轻女性都市白领群体的“优雅女性”系列课程,包括家庭园艺、手工布艺、时尚编织、香薰疗法、生活化妆、礼仪形体、陶艺、瑜伽等。2014年“三八妇女节”,“徐汇终身学习网”开通女性学习专栏,定期推送学习资源,例如艺术审美系列、古典音乐系列、女性保健系列、现代礼仪系列等在线学习内容,引导女性自主学习、自我提升。中心为都市年轻女性度身定制了《生活化妆》翻转课堂,将网络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学习互通。

中心坚持集约、体验、翻转相融合的课程孵化理念,通过微课、学案、教材、师资等系列开发环节,全面推进女性体验课程的建设。 目前,已成功孵化的课程有《阳台一平米菜园》《咖啡慢生活》《香囊的私人定制》《西点烘焙》《生活园艺》《生活化妆》等。

在课程内容上,中心力求满足不同学习主体的需求;在核心师资上,我们不仅整合外部资源,还积极培育本校师资团队;在课堂设置上,以时尚精致为主旨;在课程推广上,采用无障碍输送,把好的社区课程和学习资源送到每个想学者的身边。 目前,我们通过输送品牌教师和精品课程,已经将许多课程融入各类企业培训、干部培训和教职工培训中,受到女性朋友的欢迎,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015年11月23日,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焦扬同志来上海调研女性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情况,专门来到徐汇区社区学院召开研讨会,并体验徐汇学习中心的课程。她高度评价了徐汇区依托教育专业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女性教育的实践;她希望学校发挥好先行者的示范带头作用,关注妇女学习愿望、聚焦妇女学习需求,打造更多精品课程。

图2-1 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徐汇学习中心生活化妆翻转课堂

图2-2 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徐汇学习中心成立仪式

案例2:依托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级——上海市老年教育信息中心助推老年教育智慧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老年教育的信息化管理进程、老年教育服务能级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契机。为发挥徐汇在数字化终身教育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优势,2013年5月,徐汇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获批承建上海市老年教育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构建上海市老年教育综合型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体系,指导推进老年教育信息化建设,负责每年的上海市老年教育统计工作。

作为上海市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心成立后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强化基础设施投入、制订运行制度等,稳步推进各项基础性工作。中心着力于以数字化技术手段丰富、提升老年教育的内涵,以统计、数据管理两个平台建设为立足点,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基础性数据和信息资料,为上海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提供交流平台,逐步形成服务全市老年教育的工作格局。

图2-3 徐汇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获批承建上海市老年教育信息中心(图为在中心建立的上海老年教育数据库平台)

案例3:构建“一体两翼”教育模式,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2011年,徐汇区按照中央文明办和市文明办关于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总体安排,在普遍调研未成年人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市第一家区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中心工作重点围绕宣传、服务、培训、整合、评估等五大功能运作,积极构建并完善“一体两翼”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其中“一体”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两翼”即学校(全区各中小学)和社区(街镇)心理辅导室。

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解决,除了自我调节之外,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共同创造良好的环境。基于这样的思考,徐汇区将中心建在社区学院,意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支持网络,使工作效能辐射范围更广。

自成立以来,中心在工作中始终贯彻落实发展性心理健康辅导的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模式,整合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在全区努力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中心除整合资源做好普及宣传、公益咨询服务、各项培训工作以外,还以评促建,推动两翼——各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工作规范,开展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估和示范校推荐工作,为学校创建心理辅导实验校和示范校,逐步形成学校和区域的心理特色并给予指导。中心制订并下发了街镇心理辅导室的评估指标,通过培训、月报、实地走访、考评、召开现场会等途径及时了解情况,指导和促进各街镇工作开展。

经过近5年的运行,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服务供给、培训教育、资源整合、评估指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1+1+13+X”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格局,“ 1”为“区心理辅导中心”,“ 1”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南洋中学分中心”,“13”为全区13个街镇成立的社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X”为全区中小学设置的心理辅导室(44所小学和41所中学);搭建了多元化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平台;配送和提供了多元化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开展了分层分类的职业发展培训服务;策划组织了呼应需求的特色心理咨询活动。中心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徐汇区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使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服务徐汇居民。

图2-4 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案例4:聋人成人特殊高等教育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努力让每一个聋人毕业生拥有一份技能型工作

徐汇区业余大学特殊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遵从聋人学生学习实践规律,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原课程建设基础上,探索建立符合聋人学习特点的特色课程和“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为聋人大学生融入职场、成功就业提供支持。

“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模式是指,聋人大学生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后,为其补充半职业化或职业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真实的业务项目,初步具备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由课程教学与四种不同实训机制的实施共同构成,四种职业实训运作机制互为补充。

在课程教学方面,学校根据聋人学生的身心特点与优势,结合目前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开设了电商美工课程。以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学校开设游戏道具与角色设计课程、游戏动画制作课程、网页设计课程、展示环游设计课程、CAD课程等。专业课程内容不断优化整合,其综合性、适应性、实践性日益明显,形成一系列特色专业课程和讲座。

在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同时,学校将实训项目与课程学习紧密结合。实训项目是指模拟职业化环境实训、半职业化环境实训、全职业化环境实训、校外实习基地职业实训。2009年以来,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企业资源,将实训项目引入教学,目前合作企业已达40余家,培训项目数已逾60,培训人次累计已达1100以上。“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虹口蓝桥创意产业园”“上海小笼包聋人协力事务所”等聋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聋人学生的实训与培训、融入职场环境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开展提高了企业对于聋人学生的整体认同度,吸纳了许多出色的聋人学生实习就业,有的企业甚至为聋人学生设置专门的岗位。2009—2013年内,我校推荐给78名听力障碍学员共156个实践岗位,42人最终通过96个岗位推进经验积累获得成功就业,其中32人为首次参加工作。 自实施一体化培养模式以来,我校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上升,近年来的平均就业率已达75%,追踪调查显示就业保持状况良好。专业年平均就业率达到45%,与教改之前不足10%的专业就业率相比平均提升了35个百分点。学校在实现聋人大学生普遍达到教育目标的同时,还培养了为数可观的专业尖子和业务骨干。许多学生的作品迈出国门,在国际上参展;很多毕业生成为自强模范和不同行业的专家;一些毕业生成为一些知名视觉设计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军人物。

图2-5 学校和企业合作为徐汇区业余大学特教学生开设电商美工课程

图2-6 中美聋人大学生交流活动(美国加劳德特大学聋人学生访华)

(撰稿人:夏中微 审稿人:杨 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