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意味着什么

理解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你变成一名尖子生之后,你会对你的“职责”有不同的理解。事实上,如果你觉得读一遍材料就能完全理解的话,其实是打断了自己的学习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去理解主要的观点、定义和课程或教科书的走向。在你开始理解之前,你就必须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去处理相应的材料。想想看,大部分人所认为的“理解”意味着什么,你可能认为你要么能理解要么不能理解。但是,理解并不是如此泾

测一测:理解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理解如此重要

你可能好奇,既然通常来说,考试中你只需要重复老师讲的或者教科书里出现的内容,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大费周章去理解一个科目呢?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心思去回答那十二个赛博学习问题呢?

一个简单的测试

思考以下观点:

单单知道这些信息,并且能够在考试中写出这些信息,与真正的理解是不同的。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区分是否理解了某些内容的话,你很可能总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相应内容。你是否有过如下经历:你以为你理解了某个内容,但在一次作文考试中,你却痛苦地发现其实你并没有搞懂。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是怎么一回事了。

知晓不理解某个内容是怎样的一种感觉非常重要,这样你就会主动地去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个简单的小测试来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一个概念,如果你理解了,你至少能够:

正如你所知道的,这几个导读问题不过是最浮于表面的理解,理解的过程其实是没有止境的。


教育并不是为了让你记住或获取多少知识,而是为了让你拥有辨别你掌握了多少知识的能力。

——阿纳托尔·法朗士

理解并不会自己发生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好理解,是人们赋予了世界结构和意义。如果不是人们塑造信息、关联信息,那么知识和信息其实并不存在。你需要去创造信息,而不是搜寻信息;同样地,你也需要自己去构建理解力,而不是被动等待。

简单的阅读和听讲并不能够让你真正理解某个内容。学习不是一个会自动发生的过程,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接触,那些复杂的信息及观点并不会魔法般地“进入你的大脑”。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地提问和回答问题。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开始在那些你已知的信息与新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了。要构建理解,你必须通过塑造、组织相应信息,让它们变成你创造的信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前面的一个观点:秘鲁出口铜。你开始针对这个观点中的每一个术语进行系统地提问,这也是你学习过程的开始 (秘鲁、出口和铜):

……

然后你便开始回答这些问题,整理在问答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与你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每一个新的观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并且基于其他观点形成的。当你理解了某个观点的同时,你对其他观点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


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思考。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没有人能够帮你完成这件事

大部分学生觉得上学是个苦差事的一个原因便是他们从来都不去考虑自己的具体职责。如果我让他们表述一下他们在学校应该干些什么,他们很可能这么说:听老师讲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学生不知道“十二个学习原则”二:仅仅听老师讲课,并完成他们布置的作业,永远都是不够的。

老师们不能往你的脑袋里灌知识,而且他们肯定也不能帮你构建理解。当你变成一名尖子生之后,你会对你的“职责”有不同的理解。教你的不是老师,而是你自己。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就这么坐着,等着老师来教你,如果你没学会的话,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了,是吗?

不是的!

是你的问题,不管教育的结果是好是坏,接受相应结果的人是你,不是你的老师。如果你想学习的话,你才是那个必须完成主要部分的人,而不是你的老师。


我反对学校将那些今后生活中会用到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直接灌输给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应该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特定知识的获取。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所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独立思考和工作,他肯定能够找到属于他的方法,而且,在应对进步和变化的时候,他的表现肯定要比那些被动接受知识的人优秀得多。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你最好习惯一件事:学习是一个克服困惑的过程

在某次关于量子力学课程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告诉观众席里的一位科学家,“如果你作为一名观众并没有对我做的展示有任何不解的话,那只能证明你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想,这也可以用来描述学习任何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如果你的大脑不是被新的内容搅得晕晕乎乎的话,你就根本没有掌握关键信息。

感到困惑是学习过程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令人沮丧和灰心甚至是恐惧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你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丝毫害怕的感觉,那说明你并没有拼尽全力。

我所说的“害怕”,并不是恐慌,然而很多学生到最后多少都会有一点恐慌。开始阅读后不久,他们开始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这是走向理解的第一步,他们感到不安,随后这种不安渐渐地演变成为全面的恐慌,在绝望中,他们决定,如果不能理解所读内容,那就干脆把相应内容背下来。但试着去背诵不理解的内容的做法,又会影响你对后面内容的理解。

所以,不要因为你不理解一个新主题而恐慌。事实上,如果你觉得读一遍材料就能完全理解的话,其实是打断了自己的学习过程。要记得,你一共有十二个赛博学习问题要回答。相信我,你学习一门科目的速度,与你最终对相应科目能够有多深的理解,没有多大关系。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尖子生们的学习速度往往要比其他同学慢,但是他们很快就能跟上,而且在课程的后半段飞速超越。

学习需要时间

学习一个科目其实是分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去理解主要的观点、定义和课程或教科书的走向。然后,你会通过问问题,来发现这些新的知识和观点与你已知的知识和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你的理解。慢慢地,你能自己组织整理这些观点,并将其填入一个你能理解的组织框架中。

可能有人这样跟你说过:你要“通过读才会懂”。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是不可能按照这个建议去做的。你根本就不可能一边阅读,一边还能理解复杂的教科书。在你开始理解之前,你就必须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去处理相应的材料。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好像攻占堡垒一样。为了推倒横在你与相应科目之间的城墙,你必须发起好几次进攻。这个过程不会很顺利,对于某个主题,你可能连续几周都处在一个非常困惑的阶段,然后突然某一天豁然开朗,所有内容像拼图一样都拼在了一起,然后你会感叹:“现在我懂了!”对一个主题的理解,可能依赖于其他几个相关主题的理解,只有当你理解了所有的相关主题之后,你才会理解那个一直以来让你备感困惑的主题。


有些人理解事物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他们反而没学到任何东西。

——亚历山大·蒲柏

把学习当作玩拼图

建立理解的过程,其实跟拼拼图的过程很相似——都要花一定的时间、精力,还需要耐心。玩拼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不论对错,你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你会首先扫视一下每一块拼图,然后从四条边开始拼(主要内容的一个大纲),因为有直线边的拼图块比较好找。

你不断看拼图包装盒盖上的图片,并将完整的图案牢牢记住,然后你总会找到几块能拼在一起的拼图,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你会专注于那一片片拼图。要耐心一些!不过迟早,你会因为找不到某几块拼图而卡壳,无法继续,于是你转移到另一个部分,一边继续拼,一边留心看看是否能够找到那几块你需要的拼图。拼图慢慢成形,那些分散的拼图慢慢连接在一起,这时候,你的拼图速度会加快,直至你最终完成了整幅拼图,这就是你努力的结果。

学习的过程与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

你永远无法完全理解任何内容

想想看,大部分人所认为的“理解”意味着什么,你可能认为你要么能理解要么不能理解。但是,理解并不是如此泾渭分明的,理解与不理解,并不像你是不是养狗这么简单。尖子生意识到,构建理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理解会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而不断深入。通过不断尝试、问更多的问题、建立更多的联系,你可以越发深入地去理解一门科目,关键在于你能够(或者愿意)投入多少时间,以及你是否给予足够的重视。

阅读遇到困难时的九个建议

不理解某个内容是一件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不要因此感到不安。正如你所知道的,感到困惑,其实是学习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记住,并不是每门课程里的每个内容都与你的目的相关,就算你想要去理解所有内容,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虽然这样,但有一些步骤,能够帮助你扫除通往理解道路上的障碍。你感到困惑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所以在以下建议中,你可能需要尝试不止一个建议。

1. 查查看。最明显的导致困惑的原因是你对那个词语不理解,抑或那个术语容易误导读者。对于一些简单的概念,只要从字典或者百科中查到对应的定义,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同时你还可以记下这个词的发音,这样你便可以在阅读的时候默读;但是要理解一些难度更大的概念,仅仅知道定义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只查定义的话,你是不太能理解“光合作用”的。不过,在你等待拼图的其他部分出现的过程中,仅仅知道定义也是可以接受的。

2. 回到你的地图中去——关注主要内容。有时候,一个主题的一些细节信息会让你忘记主要的内容。

3. 跳到结尾部分。如果你看不出作者的讨论最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你可能已经把握不到主要内容了,这时候你需要的,可能只是浏览一下结尾或者总结部分。

4. 寻找另外一个信息来源。正如我在前文中提到的,一本教科书或者是一位老师所能提供给你的只不过是一种观点。有时候,你需要另外一个角度。要了解更多关于选择补充信息来源的策略,请翻到第78页。

5. 找一个例子。如果你所学习的主题太过抽象的话,示例往往比解释更能把事情说明白。如果你找到的例子作用不大,可以找找其他的。

6. 重走你走过的路。有时候,在上课或者编书的过程中,老师及作者会跳过一些内容,或者是省略一些“显而易见”的观点。 如果你看不出某一个内容与后面内容之间的联系,那么你可以回到最后一个你理解的内容,然后重新沿着你的阅读思路走,看看你是在哪个部分掉线的。

7. 边睡边想。正如我们在问题11 (对我而言,这些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的讨论中说过的,在你睡觉的时候,你的大脑也会处理信息。把那份你不理解的材料带到床上去,在你关灯睡觉前看最后一遍。这样,你就把你的问题“植入”了大脑。第二天早上不要急着起床,试着让你的大脑依然保持在做梦一样的精神状态中,在完全清醒之前,尽可能地延长这个状态的时间,同时,随意地在头脑中回顾一下相应材料(不用太过费劲去想)。你往往会发现,虽然你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你的困惑却一夜之间消失了。你一定要马上将你早起所想到的观点写下来,否则,就像你做梦一样,你所想到的观点也很快会消失殆尽。

8. 教别人。要想理清某个让你感到困惑的内容,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别人解释这个内容,而且这个人对于相应主题的了解最好比你少。你必须守住主要的观点,而且你的“学生”问的问题也会刺激你的思考。你往往会发现,在你解释相应内容的过程中,你自己的困惑也慢慢解开了。(一些有能力的家长在辅导他们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用的往往就是这种方法。

9. 寻求帮助。我把这一点放到最后是有原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你在开始的时候能够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你会学到更多。但如果你完全没有办法,可以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让他们给你一个提示或是例子,而不是复杂的解释。这样,你很可能就能够自己解决剩下的问题了。(更好的办法是,就像上一条建议中所说的一样,向你的老师或者同学解释你遇到的困难。很多时候,在你表述的过程中,你的困惑会自然而然地解开。


没有学生懂得他们所学的科目:他们懂得最多的,是去哪里以及怎样才能找出那些自己不懂的内容。

——伍德罗·威尔逊


如果以上的9条建议都不奏效,不要再在这上面耗费时间了——你还没有找到所有拼图块。跳过这部分内容,看看除了卡壳的这部分,其他的部分你是否都已经理解了,先弄懂其他内容,然后再回到这部分。如果还是不懂,干脆换一个科目学习,等一两天后再回头看看你不懂的那部分内容(今天的事,真的可以明天再做)。要耐心一点,当你不断地改进、更新你的总结笔记的时候,那些“缺失的信息”自然就会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