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开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历史征程

世纪开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历史征程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昭示,新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形成,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来自亿万城乡家庭的旺盛教育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事业得以适度超前而且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门口,中国教育界深刻意识到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遇到传统产业优势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严峻挑战。

60多年风雨兼程,新中国教育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8]的战略目标,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和体制改革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发出了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吹响了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的号角。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教育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从实际国情出发,重视调动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坚持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认真借鉴国外经验但不照搬,从而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历史昭示,新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形成,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古代教育同几千年华夏文明成为有机整体,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优良文化传统在曲折中继承发展下来。来自亿万城乡家庭的旺盛教育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事业得以适度超前而且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门口,中国教育界深刻意识到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发展迅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攻坚时期。作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人均GDP刚刚迈入5000美元门槛;除人力资源外,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遇到传统产业优势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严峻挑战。从全局看,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为此,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力争到2020年,中国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教育是千秋基业,是万世伟业,始终承载着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历史重任。中国政府、学校和社会正在努力构建符合基本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由衷希望拓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交流,积极促进各国教育相互借鉴;中国愿意由此学习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经验、理念和机制。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正在强国之路上不断开拓,奋勇前行。

[1] 黄加佳.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事:扫除文盲(上)[N].北京日报,2009—06—18.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07/content_2304465.htm.

[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686.

[4]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2012—02—28:4~6.

[5]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2012—02—28:7.

[6]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2012—02—28:8~9.

[7]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2012—02—28:8~9.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