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教师“充电”,首先要让其“缺电”

要教师“充电”,首先要让其“缺电”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我校教师对于教研的兴趣却是逐年下降。也就是说,教师并没有感到自己“缺电”,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充电”是不可能的。而要让其主动充电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已严重“缺电”。经过讨论和分工,组内的各位教师行动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有关“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和走向”的开放性专题。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并逐年攀升。但是我校教师对于教研的兴趣却是逐年下降。可以说,为了让教师们能在教研上下一番功夫,几年来,我和教研处的几个主任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我有独门暗器,我不缺电”

老实讲,我们学校的教师个个都有自己的“独门暗器”,个个具有“讲学”的水平,与那些在各种会议上做报告的“专家”差不多。所以也曾想有朝一日我们学校的教师能像某些学校的老师那样,在每周的周五下午离开学校到外地某一个学校去讲学,然后周日下午回校准备上课。但我也知道,我们的老师们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理论,而理论的充实必须依靠教研和理论进修。我想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是足以调动起教师的进修积极性的,所以就曾以此作为调动教师业务学习的“诱饵”,不过说到外面“风光无限”是一回事,说到理论学习或进修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老师们的热情迅速降温。这样的诱惑都不行还能想什么办法呢?经过座谈、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老师们之所以对业务学习、业务进修没有兴趣,主要是由于觉得自己还行,应付日常教学可以得心应手。也就是说,教师并没有感到自己“缺电”,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充电”是不可能的。而要让其主动充电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已严重“缺电”。

怎样才能让教师感到自己再不进修就不行了呢?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造成我校教师自以为不用进修也“了不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应试教育已经把中学的学科知识固化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根本用不到那么高深的理论和知识,教师只要会做题就能应付自如。有一个青年教师为了不让自己被学生问倒,竟然是学生手里有什么教辅资料,自己就买什么教辅资料。“自己提前做一下,怎么会让学生难倒呢?”不用说,这是一个勤奋的笨老师。但就是靠着这样一股子劲,她的教学成绩一直不错。所以“一切都是假的,只要弄清课本上的这些东西就什么也不怕”。第二,教师的职业倦怠使教师丧失了进修的进取精神。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工作虽然简单,但一天下来要上十几个小时的班。简单、直线式、疲劳式的工作模式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学了是这样,不学也是这样,反正都是一样,那就“还是不学的好,累都要累死了哪还有精力费那个事儿”。第三,专业书籍价位过高,与教师的支付能力有较大距离,学校限于财力又不能给报销,难免滋生“有时想读,但想想,还是算了吧”这样的消极情绪。第四,继续教育“以考代训”,教师视同儿戏。继续教育大多采用“以考代训”,但实践中却是既不考也不训,因而对于教师的专业进修起不到什么作用。由于考题多以记忆类题型为主,教师难以记住,考场只好动用“抄”这一妙招,否则谁也答不上来。这样,学与不学一样,“谁也不比谁强”。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教研活动中,虽然教师们也能到点集合,但人人都在那里要么不言语,等领导例行公事检查后立刻作鸟兽散,要么就在组内“顾左右而言他”。其原因一是教师人人手里拥有的都是同样的东西,所要讨论的也就是对个别答案的不同意见,这常常随着备课就已解决了,所以对此类问题无话可谈;二是规定的内容不具备互动性和争论性,发言教师掌握着“发言权”,其他教师只需静坐以待就可以了;三是评自己组内教师的课,说课上得不好很不好意思,说好吧这课上得又真不怎么样,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哈哈”或者是“微微一笑”。评课者超然于外,上课者则感觉“人人都没有给我提出意见,看来我的课真是不错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让教师感到自己再不进修就不行了呢?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改变教研方式,让教师感受“缺电”

我们知道,教师进修不一定是非要局限于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但如果开经验交流会就又会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一幕。为了打破僵局,我们的活动内容改变以主题发言为主的形式,而代之以“案例分析”为主。主题发言虽然使活动看上去很有内容,但形式僵化,发言教师把持着教研的话语权,使其他教师难以就同一问题形成互动。而案例分析则不同,面对同样的一个案例,每个不同的教师就有一种不同的解决、处理方式。实践中,我们的案例直接来源于本校,一是来自日常教育教学所遇所感,一是来自组内活动时的所思所想。事实证明,这种转变非常有效。如历史组的“为什么我们不讲讲巴以冲突”,这个问题来自于学生和教师的一次“叫板”。学生认为历史老师讲过去实在没有意思,为什么不给我们讲讲巴以冲突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尖锐、很深刻的问题,涉及中学教学以及教学背后的一系列问题,但也是一个可以操作的问题。历史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为数四次的活动,分别就“能不能讲”、“如何去讲”、“讲些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和分工,组内的各位教师行动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有关“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和走向”的开放性专题。学生非常有兴趣,教师们也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因为这个问题自己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更重要的是,在组内从来就没有这样讨论过问题”,这很好。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研活动场所被布置成会议形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占据一头,两边分列着其他组员。这种形式僵化、死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霸权性质,所以很难引发组内成员的发言和争议。一个没有争议的研究根本就不是研究。所以我们改变座位摆放模式,座位从固定转向随意,从规矩的排列式改为圆桌会议式;改大桌为小桌,活动中拉上窗帘减少光线。圆桌式坐式使教师感受到了平等和随意,拉上窗帘,减少光线,可以使组内那些害羞的教师有了说话的自信。虽然教师每天要面对学生讲课,但仍有不少教师在一种正式的场合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以上两种小的变化可不是简单的问题,它的最大好处就是最终让教师在一种非常放松的心情下展开讨论,再也没有了过去那种心理压力。这样很容易对一个问题形成漫谈式的讨论,说到紧要处,发言教师就走到黑板前具体讲解,而这种情况是过去从来也没有的。外语组在讨论“导入新课时如何调动学生兴趣”的一次活动上,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平时腼腆的小王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了她的“表演唱”式导入新课,望着以往从没在组内发过言的小王在组内载歌载舞真是有点难以置信。而会后,小王老师认为“反正光线不是很亮,脸有点红别人也看不出来的”。再如数学,学生对于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如向量、集合、函数等就充满着神秘感和无用感,在数学组开展的“让生活充满数学”活动中就设计出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如单科成绩与总成绩间的函数;学习时间与生活时间函数等问题,让学生觉得数学一下子近在咫尺,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也有茅塞顿开之感。

这种组内活动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使教师间能基本上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许多“看上去也就那样儿”的一个教师结果常常有着惊人之举,而这些如果不是进行案例分析是发掘不出来的。教师间相互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的“鲜招儿”,相互间的互动直接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和懒惰,本来自己也对某一类情况有意识,但却从没有想到要深究细问,结果就出现了对知识的自足、自满。比如有很多人此前就认为小王老师的课必定是“那种板到要死的课”,结果发现人家小王老师课的开头就要比自己课的开头好百倍。

“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在“震撼”中反思其短

如果说以上活动只是学校内部教师间在知识和经验上稍试锋芒的话,那让教师一批批走出去,感受外在的影响和压力则是消除教师自以为是的最好法门。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成绩越好,越多地受到人们的称颂,就越容易滋生自满情绪。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人心的震动常常不是来自于力量而是来自于文化。最近一年多,我们组织学校教师分批、分期,先后到过山东、北京、天津等十几所名校,每到一所学校,教师们无不为之所动,他们会发现这所学校有一条好的语录,那一个学校教师的课上得真好;这所学校的教师一年竟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30篇论文;某某著名刊物的一期竟然全是某某学校学生的作品;甚至于教师们竟对某学校教师上课的温柔语调也赞赏有加。这些学校的座谈更使教师们感受到了内心的震撼,人家的老师言必谈某某理论、某某方法,像苏霍姆林斯基,我们学校的老师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而这次不仅知道了,而且许多人开始读他的书了。

与“走出去”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请进来”。但是在请谁的问题上,我们着实动了一番脑子。因为专家有着前沿理论作支撑,报告肯定精彩,但那样不仅会出一大笔费用,而且会让一大批教师望而生畏,从此失了进取的心,“人家是专家,我一辈子也不会达到那样”。因此,我们请的大多是一些名校的一线教师,这样容易使本校教师生出“欲与其誓比高”的雄心。比如我们曾经请过一个语文教师到学校来进行“作文单项训练”的讲座,这一次讲座就引发了我校五名语文教师的专项课题研究。他们把作文分成十个小专题讲座,其中包括“作文的标题”、“作文的开头”、“作文的引用”等专题。而出于对学生素材积累少、“引用”难以实现的情况,他们又发动语文组教师搞起了“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组织了诗词组、散文组、名人传记组等,通过学生的兴趣来推动学生的素材积累。我们学校还有一位主任,常常到外地去听新课改的讲座,就开办了一次有关新课改的讲座,结果效果非常好,市教师进修学校也请他为全市高中教师开办了一次讲座,反响竟然是“比专家讲得要好”。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教师一是感受外在的知识水平的压力,使自己在内心承认自身的“知识欠缺”,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不轻易“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自甘“沉沦”。总之,只要是教师自己觉得该进修了,其学习的动力和学校的学习风气就会越来越大。

——原载《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25日第7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