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界风潮感言

学界风潮感言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与国会合力抵制,卒无效果,并政治上发言权而失之。伊业士浮荡跋扈,浪费二百五十万金,又于千八百三十七年下诏宣布,谓己对宪法无服从之义务。官吏人民,处积威之下,不敢有所表示。俄国素以专制称于世。吾对于此次学界风潮,不免一喜一惧。喜者,喜吾国青年及一班国民均能知世界大势,不复如前之视世界之事如隔岸观火。故吾人对于此次风潮,敬之佩之,而不能谓无遗憾也。吾国民乎,吾学生乎,吾教育家乎,愿诸君三复斯言。

导读

本文是陆费逵先生对于1919年所爆发的五四运动的客观评价,他一方面肯定学生及各界能知世界大势、爱国之心渐能普及、团结一致,有序行;另一方面他也提出了学潮所暴露的三个弊端:第一,偏消极而缺积极;第二,乏辨别力;第三,无远虑。可谓一语中的。

(一)

“《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汉室灭矣,但未知瞻乌爰止于谁之屋尔!”此郭泰因汉灵帝时指学者为党人,穷加禁诛之恸言也。卒之颓波横流,公议败绩。其结果如何,稍读国史者皆知之,无待烦言也。

宋自神宗以来,党祸踵起,强敌临境,诏求直言。徽宗追惟己愆,悔之无及,传位钦宗,以收人心。钦宗既立,太学生陈东请诛蔡京等六人,嘉纳而不即施行。金人忌李纲,罢免以谢。太学生陈东等及都民数万人上书留纲,挝坏登闻鼓,喧呼动天地。钦宗恐生变,勉从之。然畏金责言,不数月仍罢去。自是人心愈失,国事日非。其结果如何,稍读国史者皆知之,无待烦言也。

有明之季,东厂以威权制天下,东林以清议制朝廷。正士诛锄,民心涣散。其结果如何,稍读国史者皆知之,无待烦言也。

夫往事彰彰,尽在简册,后人读之,是非立判。徽、钦读汉史,曷尝不叹息痛恨夫桓灵;熹、庄读宋史,曷尝不叹息痛恨乎徽、钦。然卒自为桓、灵,自为徽、钦,而不悟,悲哉!

呜呼!吾读史而心惕然,吾读报而心惕然。吾国历史上之公例,学者都民与政府相持,辄为异族凭陵之先声。五胡、金、清之入中国,其元勋当推桓、灵、徽、熹也。李膺、陈东及东林诸贤,又何曾思及牺牲一切而无救危亡哉!后之君子,可以鉴矣。

(二)

法国于第十五世纪之时,巴黎大学学生与国会有同一之权利,对于国事均可发言。十六世纪之初,法皇路易十二与教皇联合,狼狈为奸。暴征横敛,国事日非。学生与国会合力抵制,卒无效果,并政治上发言权而失之。然学生不因此而自馁,讲学愈力,思想益高,卒能推翻帝政,建立法兰西共和国。彼皇室方面,不过得居处不宁,一再丧身断头台之结果而已!

诺华者,德意志联邦之一也。十九世纪之初,属于英国,旋离英而立新王伊业士。伊业士浮荡跋扈,浪费二百五十万金,又于千八百三十七年下诏宣布,谓己对宪法无服从之义务。官吏人民,处积威之下,不敢有所表示。惟格廷金大学校教员七人出而反对,迫王收回成命。王怒,免七人职,限三日以内出境。临行之时,学生群集送别,俨如凯旋军。各地人民均表同情,募款扶持,共得二万二千金。各大学争聘七人,义金亦未动,后以之办他种公益之事。斯举也,伊业士以压力占一时之胜着,然因此激起国民之自动。千八百四十八年德意志国会创立运动,实胚胎于此。伊业士当时詈七教员曰:“扰乱世界之斯文畜生。”其精神上之痛苦,实非笔墨所能形容也。

俄国素以专制称于世。十九世纪初叶,虚无党之名称,忽现于俄国史上。而大学、专门学校乃至中等学校之学生,见政治腐败,愤慨烦恼一时俱集。始则以团体示威,然处于政府及教会压力之下,日入悲观。于是寄情酒色者有之,自杀以殉其主义者有之。其强毅不屈者,或单独从事暗杀,或加入虚无党。卒之帝后显宦,一再死于非命,兵败地蹙,至今无从收拾。然俄国国民经种种阅历,终不能禁其无所建立也。

日俄战后,订立《朴茨茅斯条约》。日本国民以所得权利不足偿其欲望,于是愤外交之失败,学生市民,集合而攻击政府,焚电车,毁警署,各地响应,全国纷然。经政府解释镇压,幸得无事。然日本朝野上下,因此而有所觉悟。政治、经济上之设施,国民民治之理想,谓其为此役所促进,无不可也。

上所述者,骤视之,与李膺、陈东及东林诸贤之举动,无甚差别,其严重或犹不逮。然其结果不同,何也?毋亦以一般国民之思想与世界之潮流、物质之进步,有以左右之耶?有以左右之耶?

(三)

吾对于此次学界风潮,不免一喜一惧。喜者,喜吾国青年及一班国民均能知世界大势,不复如前之视世界之事如隔岸观火。次则喜爱国之心渐能普及,不复如前之视国家之盛衰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次则喜合群之力,有秩序之行动,确有进步,不复如前之一盘散沙,矛盾紊乱。此三者,皆国民所亟须之智德,为立国不可少之条件。此次均能为一种之表现,实吾人所最喜慰者也。

然吾人于此,有三事颇引为隐忧。第一,偏消极而缺积极。教育总长、各校校长之辞职也,学生之自杀也,不过此点之一现象。就一切观察之,殆有消极而无积极。虽则时势使然,毋亦国民性质上之缺点耶?李膺、陈东及东林诸贤,徒牺牲而无救危亡,抑亦此缺点之结果也。第二,乏辨别力。就此次抵制日货言之,不能谓不较从前进步,然并原料、技师而抵制之,实为自杀之政策。盖真有组织之抵制,当禁生货之输出,熟货之输入也。第三,无远虑。此次风潮,起于仓卒,为一时义愤所激,附和者或不免以此为名高,其无远大之计划,固不必讳。然吾人既大牺牲以报国矣,即当为根本之图。否则今后国事与此次相同者,必数见不一见。吾人能一再如此次耶?况民气易动而难静,即以罢课言之,罢课之效力结果与将来之影响究竟如何,吾恐学生诸君曾未计及。故吾人对于此次风潮,敬之佩之,而不能谓无遗憾也。

(四)

中国式之国民、学生与政府相持既如彼,外国式之国民、学生与政府相持又如此。吾国此次风潮,中国式乎,外国式乎?其结果将为吉乎,为凶乎?吾愿吾国上下一考虑之也。旧政治家、军事家,前清叔世,试验数十年,既失败矣;新政治家、军事家,试验一二十年矣,其成绩何如乎?民主,帝制,其祸国一也。伪法,护法,其祸国一也。南征,北伐,其祸国一也。吾国将来之成立,将谁恃乎?若谓恃今日之学生乎,则今日学校,真有国民的训练者,殊不多遘。吾恐其与前此之不良留学生为一丘之貉也。呜呼!教育不注重养成人格,则学艺适为济恶之具。彼大奸巨憝,岂下愚所能胜任哉!

国民的训练,人格的修养,其收效虽在十年数十年之后,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畜,终不得也。吾国民乎,吾学生乎,吾教育家乎,愿诸君三复斯言。

吾前文作于六月一日,窃虑学界与政府相持过急,激生他变,以陷民国于东汉、北宋、有明之结果。忽而警电传来,北京学生千余人被捕,上海工商界咸动公愤,五日商界全体罢市,工界亦陆续罢工。学界、商界用种种方法阻之,均不可得。十日沪宁、沪杭两路亦停车矣。各地闻风响应,指不胜屈。若汉口、若芜湖、若南京、若苏州、若杭州、若宁波、若南昌、若厦门、若天津、若济南,特其较大而彰著者耳。甚至青红两帮,亦议决于罢市期间,不盗不窃。上海罢市七日,并扒手亦不之见。呜呼!我国民程度竟如是之高,殊出人意料之外。孟子曰:“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吾国今日处敌国外患之中,刺激愈深,团结愈固。吾国他日苟不亡者,不得不感彼狡焉,思启者之惠我无穷也!

吾前文方虑我政府与国民情谊隔膜,或致为桓、灵、徽、熹而不悟。今日报载曹、章、陆免职,足见政府未尝不以民意为重。而此数十万学生之牺牲,与夫各埠千百万人之罢市、罢工,实真正民意之表示。铁路、电报、印刷、报章等,其功效尤为彰著。我政府竟不蹈桓、灵、徽、熹之覆辙,固属当局者不似前此帝王之昏愦,而铁路、电报、印刷、报章等,远胜于登闻鼓,从可知矣。此又不能不感激文明先进诸国之发明者也!

吾工、商、学界此次举动,直接得释放学生罢免曹等之结果,其关系尚小;间接可得提起国民爱国之精神团结之巩固,其关系实大。愿吾工、商、学界勉之。其前途殊未可限量!惟以后当注意者,非万不得已时,切勿漫然使用此高上之威权则幸矣。至对于外交及国货等问题。务严重表示,严重勉励,而弗夹入丝毫意气,则尤幸之幸矣!

191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