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美丽的旋律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让美丽的旋律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自主性”作为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实现“尊重个性发展”这一理念的重要保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听觉最敏感,同时对节奏的感受力也迅速增长,看到乐器,会情不自禁地想伸手摸一摸,看一看。

西夏区教育局 李亚杰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享受音乐的乐趣,都有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智的平等权利。”这种“尊重个性发展”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很强的针对性。张天宝教授在《主体性教育》一书中指出:“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自主性”作为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实现“尊重个性发展”这一理念的重要保障。

器乐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诸多问题,亟待我们探讨和解决,以下就如何在器乐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和学习的策略。

一、从儿童的好奇心入手,创设器乐学习情境,唤醒学生学习器乐的欲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听觉最敏感,同时对节奏的感受力也迅速增长,看到乐器,会情不自禁地想伸手摸一摸,看一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各种音乐学习活动中去了解乐器的样子,感受乐器的声音,以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如:在一年级下册歌曲《小雨沙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沙锤让学生来模仿小雨的声音,学生刚拿到时,会不知所措,教师让学生自己随意地摇晃,使其发声,学生试一试后,果然发现声音很奇特,这时,教师让学生试着边唱边摇,他们很快就给歌曲配出2/4:X X|X X|XX X|XX X||的节奏。学习中,学生了解了沙锤的音色,同时也感受了2/4的强弱以及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又如:在二年级下册歌曲《布娃娃弹琴》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会了旋律后,让学生尝试用铝板琴奏出该旋律;如果没有铝板琴也可以用碰铃或三角铁来代替进行伴奏,学生可能会奏出X X X|X--|或其他的节奏,在教师的启发下如果能奏出X--|X--|这样的节奏则更好;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都能做到,只要能和上音乐就可以了,主要是让学生能体会到3/4拍的节奏和碰铃或三角铁的音色特点。

二、强调教师的科学、规范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器乐学习的自我调控机制

器乐技能的学习几乎和所有的艺术技能一样,是人类长期艺术实践的经验总结。并且,都有一套自身完整而严密的表现规则,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种技能完全靠自学和自身的努力是很难掌握的,必须经过教育的途径,在教师的正确传授和指导下进行有目标、有科学规范方法的训练才能获得。首先,必须定向了解该项音乐技能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如演唱、演奏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形成对表演姿势、动作的定向映像,通过直觉感知形成动作表象,在大脑中区分动作的结构与特征,从而建立动作的基本概念,形成该项音乐技能的自我调控机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才能自主地调控学习的计划、方法、兴趣、意志等。

三、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主动参与、稳步提高

学生在掌握了器乐演奏的基本要领以后,就必须进入实践练习阶段。音乐技能的学习分为定向、分解、整合、自动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期间教师的指导逐渐减少,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意识则逐渐上升。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要体现科学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练习曲目的设计,尽可能做到生动有趣,由易到难稳步地向前推进。学生在积极参与并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的器乐教学总体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段为一、二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听觉最敏感,同时对节奏的感受力也迅速增长,根据这一特点选择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节拍感、节奏感和速度感,为今后的器乐学习、唱歌学习和音乐欣赏打下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农场的早晨》时,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让小朋友扮演小鸡、小鸭子、小羊和小马驹来给大家表演节目,请同学们先用你们手中的乐器模仿它们走路或唱歌的情境。”于是,学生用手里的乐器不断地变换着节奏,表现自己喜欢小动物。有的说:“我是小鸡。”手中的小铃便奏出:XX X|XX X|。有的说:“我是小马。”手中的木鱼就奏出:XX XX|XX XX|。有的说:“我是小羊。”手中的串铃便奏出:X-|X-|……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边演奏边表演。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用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中段为三、四年级,这一阶段学生的听觉显著增强,节奏、旋律的表现更加丰富。他们视觉的发展逐渐优于听觉有助于识谱能力的提高;他们手指功能的发达,促进了学习器乐能力的提高。这一时期,可以选择有音高的乐器进行学习,如竖笛、口风琴等。在具体教学中,要分阶段设计教学内容。比如竖笛教学,教师可以先吹出一个上句如:2/4 1=f 11 2|3 5 4 |33 2|1-||,接着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个下句,学生于是想的想,吹的吹,很快各种答案都有了。教师让大家一起交流,并相互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在这样有趣的练习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5个音的吹奏方法。同样的方法可以轻松地学习6、7、i三个音;最后学习高音区的1、2、3、4、5、6几个音。这时教师除了选择教材中的优美乐曲来作为练习曲以外,还要搜集课外的一些精美、短小的乐曲作为练习曲来练,如:《雪绒花》《捉泥鳅》《铃儿响叮当》。更要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自己喜欢的歌曲或乐曲来练习,如《隐形的翅膀》等。

高段为五、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继续成长,运动觉、听觉、智力、理解力、表现力继续增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展独奏、合奏等综合训练,对学生演奏技能的自动化形成,学习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以及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开展丰富的表演活动,提高演奏水平,实现技能向技巧方向的转化和升华,演奏出优美的旋律

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器乐教学如果离开了活动,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将成为空话。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多样性;(2)趣味性;(3)针对性;(4)情感性;(5)自主性。比如在竖笛学习初期,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1、2、3、4、5几个音的吹奏方法,开始我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开展一个“看一看”的活动,看一看谁先学会这5个音符的吹奏方法。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需求,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优势,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及时给予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是所有教学内容的目标和方向,器乐教学是音乐技能教育的一个领域,是实现音乐审美的过程和手段。二者既相矛盾又相互统一。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置学生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努力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上,倡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传统做法。把审美体验融入教学,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让美丽的旋律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