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领互动”之生物组“课例式”教研

“引领互动”之生物组“课例式”教研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学校基于学校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结合高中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研究”这一课题。新课改背景下的“引领互动”式就是借助专家、骨干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的引领指导,通过专家、骨干、同伴之间的互动,探究解决新课改带给我们的新问题。在引领、互动的氛围中让教师享受研究带来的快来,促进教师成长,推动新课改的实施。

夏尚峰

2010年学校基于学校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结合高中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研究”这一课题。新课改背景下的“引领互动”式就是借助专家、骨干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的引领指导,通过专家、骨干、同伴之间的互动,探究解决新课改带给我们的新问题。在引领、互动的氛围中让教师享受研究带来的快来,促进教师成长,推动新课改的实施。

在学校总课题背景下,生物教研组基于以下理论,对生物组教研方式进行探究:

一、理论基础

(一)人类激励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概括起来无外乎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二)成人学习理论

诺尔斯认为,成人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成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成人来说,学习活动不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要途径,而是更多地借助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成人的学习目的在于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因而教育活动对成人而言应该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成人学习者能够针对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学习,并带有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愿望。

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步总结出生物组最为有效的“课例式”教研,该教研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与分析介绍如下(以“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教学为例):

二、“课例式”教研模式

(一)通过教研活动时间的专业引领

按学校常规教研组间周一次的组内集中,我们就利用此时间对组内教师进行再培训,先是由我组市级骨干教师结合新课改和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对我校的新目标教学模式进行将详细的讲解与阐释,然后由教研组长对沙区教师进修学院生物学科教研员廖兴建提出的沙区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导—学—究—练—评)进行介绍和解释,并对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仅作简单说明。

(二)各位老师独立进行教学设计

在了解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要求后,请各位老师独立进行该难点的教学设计,没有采用一起讨论的原因,是想让各位老师独立的领会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第一次教学实践与互动

利用一次教研活动时间,以全组教师及重庆师范大学的实习老师为教学对象,请一位青年老师进行第一次教学展示,在这一次展示中该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通过侦查学中的DNA取证和周克华案件作为情景导入新课→直接给出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半保留复制假说→作一定的解释→让学生按半保留复制分析一个亲代DNA连续两次复制后子代DNA的情况→教师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看教材的实验证据及结果→让学生与刚才分析的情况作比较,看是否一致→得出结论:DNA复制确实为半保留复制→最后在配上两道半保留复制的练习题→由练习题推导出相关的规律……

在这位老师教学实践之后,首先请实习老师从贴近学生的角度谈谈感受,综合几位实习老师的感受,主要感觉是整个实验证据站在学生角度不好理解,条理不是很清楚。

组内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出建议并讨论,组内教师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在情境导入环节所使用的两个情景与本节教学内容关联不大,可考虑换一种情景;在实验证据处理环节,必须充分体现“假说演绎法”的完整过程;自主学习的目标指向必须明确……在讨论中老师们积极发言,综合形成以下几种方案:

1.第一种方案

通过复习DNA分子的结构,提出“DNA该如何复制?”来导入→自主学习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半保留复制假说→指导学生进行半保留复制的演绎→自主阅读教材实验证据部分内容→教师对实验过程作解释→引导学生看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之前的演绎结果比较→得出结论→最后再配上两道半保留复制的练习题→由练习题推导出相关的规律……

2.第二种方案

通过亲子代个体性状相似的原因是子代获得了亲代提供的DNA,那亲代的DNA就应该进行复制,提出“DNA该如何复制?”来导入→直接给出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半保留复制假说→指导学生进行半保留复制的演绎→教师先对实验中的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作简要说明→自主阅读教材实验证据部分内容→教师对实验过程作解释→引导学生看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之前的演绎结果比较→得出结论→最后在配上两道半保留复制的练习题→由练习题推导出相关的规律……

3.第三种方案

通过亲子代个体性状相似的原因是子代获得了亲代提供的DNA,那亲代的DNA就应该进行复制,提出“DNA该如何复制?”来导入→直接给出历史上关于DNA复制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指导学生分组对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进行演绎→教师先对实验中的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作简要说明→自主阅读教材实验证据部分内容→教师对实验过程作解释→引导学生看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之前的演绎结果比较→得出结论→最后在配上两道半保留复制的练习题→由练习题推导出相关的规律……

(四)根据建议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

结合自己最初的设计该老师选择第二种方案,进行这部分内容第二次教学设计,在这次设计中,该老师重点对整个教学的架构进行了修改,并在教学条理方面作了一些调整。

(五)第二、三次教学实践与互动

这两次教学实践均选择了高二理科班学生为教学对象,教研组当堂无课教师参与了这两次互动,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该更加具体一点便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要给足;教师语言要精练,尽量少讲等。

(六)结合实践进行第三次设计,作出符合我校学生的教学设计方案

最终通过多次的设计、实践、互动,设计出符合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和我校新目标教学模式的方案:通过亲子代个体性状相似的原因是子代获得了亲代提供的DNA,那亲代的DNA就应该进行复制,提出“DNA该如何复制?”来导入(创景设问,目标生成)→直接给出历史上关于DNA复制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指导学生自主对半保留复制进行演绎,并请学生展示演绎结果(自主合作,目标达成)→教师先对实验中的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作简要说明→自主阅读教材实验证据部分内容,并完成导学案相应部分的问题(自主合作,目标达成)→教师对实验过程作解释→引导学生看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之前的演绎结果比较→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自主合作,目标达成)→最后在配上两道半保留复制的精选练习题(练习矫正,目标测评)→由练习题推导出相关的规律(归纳拓展,目标深化)……

三、问题与困惑

在以上的教研案例中我们基于“专业引领→初步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与互动→教学再设计→教学的再实践与互动→……”这样的程序设计出了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的教学设计方案。这种教研方式也符合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提出的校本教研的一般流程“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再设计→再观察→再反馈→……”,看似操作简单可行,但我们也在思考,也有我们的疑惑。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生成许多新问题,我们该如何通过“引领互动”式教研来提高组内教师对生成问题的应变和处理能力?在“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中的“引领”必须做到前瞻性,那如何长期做到“引领”的前瞻性?在“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中的“互动”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关键,那该如何有效地调动教师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人类激励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美)(百度百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http:// baike.baidu.com/view/20668.htm).

[2]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http://hi.baidu. com/ryehcatfkqflpyr/item/81d57b7a41faf319d0 dcb38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