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MQQA由汪凤等编著,主要评价军人的心理素质。因此,目前军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探讨军校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措施。研究发现,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明显好于军人常模,优秀、良好心理素质者占38.5%,远远高于一般军人。从心理素质水平上看,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军人常模和军官常模,提示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总体较好。

吴宜虹 杨国愉 贺 英 王 瑜 赵梦雪 刘云波

(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区解放军第324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 men,MQQA),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对某军校725名研究生进行团体心理测评,比较性别、年龄、层次等心理素质差异。结果:①研究生心理素质得分,聪慧(68.91±6.31)、忠诚(70.95±5.52)、勇敢(69.05± 5.52)、自信(71.93±6.49)、耐挫(68.23±6.72)、总分(367.24±36.91)。显著高于军人常模和军官常模(P<0.01)。②男性研究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女性(P< 0.01)。③研究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无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④博士研究生心理素质勇敢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硕士(P<0.05)。⑤心理健康组研究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心理不健康组(P<0.01)。

结论: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素质整体较好,呈现性别、层次等差异。

关键词: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军校是培养军队人才的摇篮,军校研究生是大学生研究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既往研究发现[1],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一般人群。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训练、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抑郁和偏执等方面。近年来因研究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严重社会事件屡屡发生,研究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因此,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探讨心理健康的促进措施,对维护研究生心理健康、提高其学习生活质量,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提高军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往研究[2]主要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但对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探讨却少有问津。研究[3]发现军人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本研究以某军队院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725名研究生心理素质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探讨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及教育促进措施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军校749名研究生为研究群体,进行团体测验。发放问卷749份,回收749份,回收率100%,剔除填写资料不完整的问卷24份,获得有效问卷725份,有效率96.80%。其中男性452人(62.3%),女性273人(37.7%);硕士552人(76.1%),博士173人(23.9%);年龄20—41岁(27.01士4.01)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和实测方法

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 men,MQQA)[3]、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4]作为评价工具。MQQA由汪凤等编著,主要评价军人的心理素质。量表共100个题项,采用五级评分,分聪慧、忠诚、勇敢、自信和耐挫五个因子,以总分、各因子分为评价指标。在军人群体中的重测信度为0.67~0.83,效度为0.51~0.76。MQQA得分划分为五个等级[5]:优秀(总分>410)、良好(总分375~410)、中等(总分303~374)、中下(总分268~302)、下等(总分<268)。SCL—90由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主要评价近期(一周)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共90个条目,采用五级评分,评价指标有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总分和总均分等。用以上工具对军校研究生进行团体心理测评,测量由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具体实施,进行分批团体测量,每次测量被试60~80人,由1名主试和1名辅试主持进行。被试无记名填写问卷,统一指导语,统一测试方法和程序。测试在2013年12月初进行,测评工作在1周内完成,同时搜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完成后问卷统一收回。

1.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S-NK(S)/T3法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

725名研究生中,中等及以上心理素质研究生699名(96.4%)。与军人常模[5]总体分布比较发现:优秀、良好心理素质组百分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中等、中下、下等心理素质组百分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表1)。

表1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分类与军人常模的比较

注:∗∗P<0.01。

2.2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水平与军人常模、军官常模比较

将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得分与军人常模,军官常模[5]进行比较,军校研究生勇敢、自信、耐挫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军官常模和军人常模(P<0.01),忠诚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军官常模和军人常模(P<0.01),聪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低于军官常模(P< 0.01)(表2)。

表2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得分与军人常模、军官常模的比较(分,x±s)

注:∗∗P<0.01,t1为军校研究生与军人常模的比较, t2为军校研究生与军官常模的比较。

2.3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性别差异

男性研究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女性(P<0.01)(表3)。

表3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性别组间比较(分,x±s)

续表

2.4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年龄差异

根据研究生的年龄将其分为25岁以下组、25—30岁组和30岁以上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4)。

表4 军校研究生各维度分及总分年龄组间比较(分,x±s)

2.5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层次差异

博士研究生心理素质勇敢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硕士(P<0.05),其余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分及总分文化程度组间比较(分,x±s)

2.6 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组与心理不健康组心理素质的比较

根据SCL—90单个因子分≥2或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者为筛查阳性的标准[6],将725名军校研究生分为心理健康组与心理不健康组,比较两组心理素质的差异。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组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心理不健康组(P< 0.01)(表6)。

表6 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分及总分心理健康组间比较(分,x±s)

3.讨论

军队研究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高知群体,他们文化层次高,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其成分来源广泛,人际关系复杂,学习训练压力大,教育管理相对松散,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目前军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却鲜有人问津。研究生教育过分偏重知识教育,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造成研究生心理问题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目前军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探讨军校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措施。本研究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

研究发现,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明显好于军人常模,优秀、良好心理素质者占38.5%,远远高于一般军人(15.9%)。从心理素质水平上看,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军人常模和军官常模,提示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总体较好。其可能的原因:①经过层层选拔,军校研究生属于军队人群中的佼佼者,心理素质较好。②随着军校教育模式的转型发展[7],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日益得到军校广泛重视,逐渐开展了诸如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活动,这对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③与野战部队相比,军校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研究生面临的军事应激源相对较少,而且研究生自我调节能力较好,能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些为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军校研究生自我和谐程度较好[8],经过军事生活的锻炼,内心趋于协调,自我协调程度高,面对各种生活事件可采取开放、积极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进一步分析发现,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1.从性别上看,男性研究生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女性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①军人心理素质是以人格为核心,生理素质为基础[9]。在既往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女性在精神病性、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和偏执等因子得分显著性高于男性,男性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而且男性研究生在生理素质上一般也优于女性。②女性更容易受消极情绪影响[10],女性相对较为敏感,面临应激源更容易产生怀疑、忧虑的情绪,其紧张性较高。③军校研究生中,女性是少数派,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往往被忽视。从而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出现,心理素质水平下降。

2.从年龄上分析

我们根据研究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将其分为25岁以下组、25—30岁组和30岁以上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其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分无统计学差异,这与既往余红艳等[11]的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①目前关于军人心理素质的研究较少,在研究中样本群体各有特殊不同,如余红艳的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其研究对象文化程度整体不高,工作和生活、社会阅历尚浅,判断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心理因素都正在发展中,因而心理素质水平虽总体较差,但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②军校研究生年龄在20—41岁之间且25岁以上457人(63%)。既往研究[12]表明,进入青年后期和中年期后,军人心理素质随着自身、环境、教育和训练等综合因素有所改善而趋于稳定。研究生文化层次较高,具有相当的社会阅历,在适应新环境或面对挫折、面对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已有一定基础,情绪上也已趋于成熟而稳健。

3.从层次上看

博士研究生勇敢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硕士。其可能的原因是:①博士研究生作为最高学历层次的群体,是经过多次考选出来的,心理较成熟,得到的社会认可、社会支持多,面对问题能及时果断处理,其坚定和顽强的心理素质特征体现更加明显。②博士文化程度较高,人生阅历比较丰富,年龄相对偏大,自我调节能力强,这可能是造成其心理素质好的原因之一。③勇敢是军人情绪意志品质特征,也是军人最突出的一项心理品质,在军人心理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9],对完成军事任务非常重要。但同时也应看到,博士研究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婚姻家庭和社会压力也更大,其心理健康需要引起关注。

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组研究生心理素质得分显著高于心理不健康组,这与既往谢静等的研究[13]结果一致。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功能层面,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其本身是体现心理素质的重要因子[13]。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心理素质是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基本、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具有稳定性、内隐性和发展性等特点[14]。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状态。因此,要提高研究生心健康水平,还是要从提升其心理素质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军队现代化的发展,心理健康对军队建设日益重要[15]。当前,对军人心理素质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将来的研究应根据军人的心理素质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是将来提升军人心理素质的一个途径。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军校应根据研究生理素质发展特点,结合院校教学训练环境,开展针对不同专业、层次、年级和性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编写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手册,使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军事训练的各个环节中[16],开展个体和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以提升军校研究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方彩虹.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3(97):80-81.

[2]钟向阳,李梅.女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3,7: 69-72.

[3]汪凤,冯正直,廖雅琴.军人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 101-104.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5]冯正直,汪凤.中国军人心理素质量表常模建立与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 (32):1459-1462.

[6]刘俊丽,刘云波,冯正直,等.12 486名军人SCL-90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3-427.

[7]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刘学敏,李希亮.军校研究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 2009,36(12):2317-2318.

[9]冯正直,廖雅琴,汪凤.军人心理素质概念与结构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 28(8):754-757.

[10] Klein E.L.The influence of gender and emotional valence of visual cues on fMRIactivation in humans[J].Pharmacopsychiatry,2003(36):191-194.

[11]余红艳,冯正直,宋新涛.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92-496.

[12]刘耘,冯正直,王庭波,等.常驻高海拔高原陆军军人心理素质特点[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7):669-672.

[13]谢静,余红艳,冯正直,等.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与人格、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2011,1(1):2163-2200.

[14]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4-16.

[15] Ann-Marie Yamada,Hazel R.Atuel, Eugenia L.Weiss.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Mental Health[M].2013;389-410.

[16]杨国愉,王立菲,佗婷婷,等.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野战部队军人心理素质和情绪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829-831.

【注释】

[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XSH 016),军队心理卫生科研基金(项目编号:12XLZ219),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3Y13),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1330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