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对家庭教育日益关注,尤其是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为重视,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进步。现在,早期教育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就是因为早期教育抓住了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张恩波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对家庭教育日益关注,尤其是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为重视,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怎样搞好创造教育,增强创造意识,把创造教育贯穿在家庭教育之中等等,对这些问题虽然有些家庭做了努力,有所收获,有的报刊也提出了家庭要对孩子进行创造教育,但还没有引起更多家庭的重视。

怎样搞好家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根据笔者的思考和实践,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家庭教育中搞好创造教育的意义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思想品德、智力开发等所进行的影响和教育。如果从学习型家庭、终身学习和家庭既是生产生活单位,又是教育单位来说,那么,家庭教育就不仅仅单纯是对孩子所进行的教育,而是以孩子学习教育为主全家人共同接受教育。所谓创造教育就是通过教育途径把创造学的一般原理传授给孩子和全家人、培养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这两种教育如果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把创造教育贯穿在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在家庭中的终身教育,就会收到明显的成果。这样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可以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也指出: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去年,党中央又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家庭教育必须适应并跟上这一深刻的变革。道理十分明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在于我们的儿童的健康成长,在于从娃娃开始就接受创造教育。只有把创造教育渗透在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娃娃接受的不仅仅是常规的影响和教育,而是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和教育,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承担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光荣任务。

2.可以确定家庭教育的较高起点,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应当说要搞好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涉及到方方面面,这里既有方法问题,又有认识和指导思想的问题。现在,早期教育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就是因为早期教育抓住了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同样,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把创造教育引入家庭教育之中,贯穿在幼儿早期教育的全过程,在孩子的成长发育、智力开发、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都能够开拓创新,贯穿着创造性思维教育,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就一定会卓有成效,必然会收到高质量的效果。卡尔·威特之所以成为19世纪德国的一个天才,是他的父母用科学的理念,尤其是时时事事贯穿着创新精神,父母鼓励孩子多动脑、多动手、多思考的结果。

3.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家庭环境

儿童的生长发育,怎样做人,能否成才,既要受其自身条件、天赋、个性等影响,而且还必然受父母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决定意识,观念影响制约人的发展。周婷婷在幼儿时虽患有耳聋疾病,但是她的父母开展赏识教育,把婷婷的早期教育搞得富有创造性,尤其是开发大脑潜能,周婷婷曾受到江泽民的接见,现在她成为就读于美国一所大学的博士生。

4.可以促进学习型和终身学习家庭的发展

要使我们的家庭尽快向学习型和终身学习家庭发展,就要将全家人都动员起来,自觉地进行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从认识上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并努力学习之外,如果能够把创造教育引入家庭生活之中,那么,不仅能够使全家人受到创造教育,而且作为家庭中的长辈们,也必须努力学习,尤其是学习有关创造教育方面的知识,更能对正在上班工作的家庭成员,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这样一来,学习风气就会在全家逐渐形成,这就为学习型和终身学习家庭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在家庭教育中怎样进行创造教育

怎样当好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应当注意一些什么?很多家长都会说出个一二三来,都有自己的体会。而对怎样搞好家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要做哪些工作,在认识和具体操作上就不是很熟悉,这种状况确实应当认真思考。笔者认为起码要做好如下一些事情。

1.要把创造教育引入家庭教育的全过程,要有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常说要有一个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对人生、世界、价值怎样认识,怎么看,这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样要搞好家庭教育和搞好家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也有一个怎么认识、怎么看和怎么做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在牢固树立为国教子、学会做人、能够成才的信念,在引导、鼓励和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创造性思维、创造教育贯穿到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应当认识到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和观念,每个孩子都有创造欲望。马克思指出:“创造是一个很难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念”“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力不仅人人都有,而且要相信孩子能够接受创造教育,通过培养教育创造力还可以得到提高。正因为如此,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创造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有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还必须落实到家庭教育的具体问题上。对孩子怎么看,既不能把孩子当成“小太阳”“小祖宗”,百般宠爱,也不能把孩子看成“私有财产”“附属品”,任意摆布,更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听话”“老实”“不顽皮”。而要在重视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基础上,尊重孩子,认真听取孩子的见解,给孩子一定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允许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此外,父母还要重视培养孩子有利于创造的个性品质。这就是鼓励孩子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有始有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其好胜、好问、好想。要做到这点,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顽强、勇敢、坚毅、自信等优秀品质去感染孩子,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大有好处。在对待孩子的创造行为的认识上,不仅对孩子的创造成果要喜欢,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创造意识,要给予高度重视。可贵的不只是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更为可贵的是孩子有了创造欲望和创造精神。

2.要营造有利于创造教育的家庭环境

人们的创造力是否能充分地开发和施展,既与主体有关,也与环境等客体有重要关系。陶行知在《创新宣言》等论著中,在批驳了“环境太平不能创新、生活太单调不能创新、年纪太小不能创新、我太无能不能创新”等阻碍创新之观点后,同时指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观点。如果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环境,那么就一定会创造性地搞好家庭教育,就会为培养创造型人才作出贡献。

首先,家庭生活要有民主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不搞一言堂,尤其是对待孩子也要平等相待,讲究民主。对孩子要鼓励,要引导。对孩子的正当要求,如有条件,就应尽量满足,对孩子的天赋、兴趣,要及早发现。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好问和想象力,应当很好保护。其次,要开放式地进行家庭教育,不可封闭。在家庭生活中,要像教育家陶行知所指出的那样,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要尽量使孩子接触更多更好的教育形式,诸如电视、收音机、报刊;还应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使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这对进行创造教育大有好处。再次,在重视并搞好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为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重视并坚持自身的学习,自己也要学习一些创造学有关知识,或经常搞点小制作、小发明,或在家庭生活中有一股创新精神,以此来影响和教育孩子。第四,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有利于创造活动的材料,如书籍画报、智力玩具、剪纸用品、泥塑材料等,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搞他们喜欢的游戏。

3.把创造教育贯穿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去

对孩子来说,任何教育都应当将要教育的内容贯穿到孩子的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创造教育更要如此。这种教育更要潜移默化、随时随地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我们适时地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在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创造教育,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首先,要十分注意诱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和创造的起点。作为孩子的父母要从孩子出生后就耐心地观察孩子的天赋,因为天赋必然反映到兴趣上。然后将兴趣作为开发智力、进行创造力开发的载体,从中进行创造教育。孩子好问一些“为什么”,作为父母要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为什么,这既是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增强孩子创造意识的极好时机。其次,要在孩子的日常游戏活动中,启发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比如说在和孩子一起游戏时,可以向孩子提出“手”有什么用处,能干什么?孩子可能会说手能写字、弹琴、吃饭、打人、搬东西、摸东西等。游戏是孩子的学习锻炼,是劳动的前奏。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问题是父母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挑选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游戏项目,比如摆积木、插件类的结构游戏。引导孩子用麻将牌摆房子、高塔、小桥等造型。这些创造性游戏对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大有好处。既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又可以诱发孩子的创造力。再次,在陪孩子到公园散步、到书店购书、参观展览会时,也要有意识地渗透科普知识,进行创造教育。第四,要坚持为幼儿讲故事,在孩子认识字以后,要引导孩子自己读儿童故事书,并引导孩子自己编故事。第五,要注意做好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教育。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而想象力正是创造力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不会有创造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孩子有时会将一条木杆当成一条枪,或当成一匹马,孩子有时会用积木摆出别开生面的楼房等等。这些都是在想象力的驱动下完成的。这就是创造的萌芽,一定要好好保护。

4.坚持不懈地搞好大脑潜能的开发,加强右脑的训练开发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的司令部,人的一切行为、思维、创造都是在大脑的支配下完成的。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活动,就必须开发大脑。然而,综观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开发大脑潜能上所进行的教育,并不突出。正如英国教育家托尼·布赞所讲:“在学校,我花了数千小时学习数学、语言、文学、科学、地理和历史,我花了多少小时学习我的脑子是怎样工作的呢?完全没有。”我们天天坚持锻炼身体,就是要使我们的肌体更加健康。那么人的大脑能不能经过训练也能聪明伶俐呢?回答是肯定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大脑的构造、它是怎么工作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要知道一些如何开发训练大脑的方法。

首先,要了解大脑的构造和功能。人的大脑是由140亿个脑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在外界的刺激下,相互连接的越多越好;大脑分左右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数字、计算、逻辑思维等功能,右半球具有图形、音乐、舞蹈、想象、形象思维等功能,它们相互配合;大脑的左右半球交叉支配身体的两侧,左脑支配身体的右侧,右脑支配身体的左侧;大脑的潜能特别巨大,140亿个脑细胞只用了其中的6%左右;大脑的功能也受用进废退所制约,越用越好。要把上述一些理念,渗透在家庭教育之中。其次,要开动五官,接受外界的刺激。我们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吧,婴幼儿之所以变成了具有狼性的“狼孩”,就是从小脱离了人间环境的各种良好刺激的结果。因此,孩子刚刚出生时,要把孩子住的房间布置得五彩缤纷,要经常给孩子听美好的轻音乐或儿歌。孩子大了以后,更要通过观察、视听、运动、触摸等进行训练。再次,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右脑的形象思维也很活跃。因此,要通过听音乐、看画报、背有韵律的诗词、唱儿歌、猜谜语、走迷宫等形式,开发训练右脑。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实验,对孩子进行大脑潜能的开发训练,并编著出版了《让孩子聪明的诀窍——儿童大脑潜能开发训练法》一本小册子,书中既有开发训练大脑的理论依据,更多的是可操作性的训练办法。这本小书不是写给孩子们看的,而是供孩子父母进行家庭教育、开发训练大脑的参考书。我们成年人也应当开发训练自己的大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大脑潜能的开发,就必然会收到好的效果,这是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本身既坚持锻炼身体,更注意开发锻炼大脑潜能,有了一些效果。尽管已经77岁,但70岁以后学会了使用电脑上网、打字;退休后动手搞出了十多件小发明;经过锻炼记忆力仍然比较好,可以背圆周率小数点后600多位。现在,有时还在为社区居民讲课。这些都得益于坚持学习,不断开发大脑潜能的结果。在家庭教育中搞好创造教育,不仅用在了自身的家庭教育中,而且也通过社区科普大学这个平台,传授给社区的居民。和平区鑫贸社区的居民,在学习了家庭创造教育以后,已经有六七位居民搞出了自己的小发明;和平区铁厦社区82岁的社区科普大学学员魏广富,在明白了人人都有创造力、学会了“加一加”的创造技法后,他搞出了三件小发明;沈河区红星社区居民陈丽环用所学的开发大脑的知识,影响教育自己的外孙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最后,要鼓励孩子动脑动手。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手是外部的脑髓。”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反过来手巧又可以促进心灵,这里所说的心灵实际上是大脑的聪慧。对幼儿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运用手的儿童玩具;要尽早教会孩子使用筷子;上学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动手搞小制作等活动,这些对开发大脑潜能大有益处。

5.要将家庭中的学习和创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家庭教育不仅仅看成是单纯对孩子的事。从建设学习型和终身学习家庭来说,学习是全家人的大事,同样,进行创造教育也是全家人的大事。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强调全家人都应当从实际出发,把学习同创造教育自觉地结合起来。要按照前面我们提出的一些办法,搞好学习和创造教育。孩子们的父母或祖辈们,也应当结合实际自觉地学习。要认识到,老年期是人生智力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如果能够坚持学习,尤其是还能开动大脑,积极思维,还会有自己的学习成果或发明项目。这样就会对全家人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书目:

《创新思维法》(杨雁斌编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智慧之星》(主编袁张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让孩子聪明的诀窍》(张静、张久禄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学习的革命》(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著 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作者:原辽宁省电影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沈阳市和平区老科协常务理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