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加强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加强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真执行一日常规检查制度,以日查和抽查相结合,规范和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契机,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通过家访,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家长教育、监督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加强精细化教育管理 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

赵品德

崇明县建设中学,创办于1960年,位于建设镇北首,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崇明新城,是一所具有良好声誉和较好基础的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由于生源急剧萎缩,加上地处县城边缘,优质生源、师资较多流失,办学规模逐年缩小,困难日趋显现。

学校秉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以精细化教育管理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科学人文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社区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1909年至今已连续三年荣获县教育局教育教学优秀奖和综合考核优秀奖。

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形成工作合力

1.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和网络

由校长室牵头,政教处具体负责,实行政教处—班主任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横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坚持依法治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并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努力端正教职工的教育思想,规范教育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和育人艺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提高班主任队伍水平

加强和完善德育工作规程,开好间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努力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组织班主任积极参加市县级培训,并且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让班主任能走出学校学习和借鉴优秀班主任的经验,着力打造一批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结合绩效工资方案,完善《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考核细则》和《星级班级集体评估细则》,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常规管理,提升德育实效

1.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一日常规》,开展监督、自查、自律、自爱教育。认真执行一日常规检查制度,以日查和抽查相结合,规范和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各班制订好班规,确立好班级奋斗目标,以创建“温馨教室”为契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创建优良的班风、校风。继续推行教师导护制、学生会监督检查制度,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

2.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组织好国旗下讲话,利用学校橱窗、画廊、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德育宣传教育,利用图片、文字等教育内容进行正面引导。校园广播每周五播放,各个板块安排合理,内容的选择、组织、采编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挥专业心理老师的优势,在预备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开辟心理教育专栏,充分发挥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作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4.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

学校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契机,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派出所民警来校作法制讲座;组织校园安全知识测试、逃生演练、自护自救包扎等活动;做好安全教育讲座和“拒绝毒品”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珍爱生命,远离非法出版物、远离毒品、远离网吧。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交通法规》等法律法规,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自觉守法的意识。

5.健全和规范团队工作制度

通过举办少年团校、学生会的换届选举,完善学生会、大队部队的选举制度,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举行了以“展青春风采,传五四精神”为主题的入团仪式,以“团队齐心跟党走,青春飞扬庆六一”为主题的“六一”集会和以“迎世博”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号召全校学生争当“四好少年”。

(三)开展主题教育,深化“两纲”教育

1.民族传统教育

切实开展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法定传统节日为契机的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如在春节,号召学生以探究小组的形式对春节的风俗、文化等进行探究;在元宵节,开展“我行我秀”——元宵节包馄饨比赛、猜灯谜活动;在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扫墓祭祀活动;在端午节,举行“话端午,扬传统”主题班会;在中秋—国庆之际,举行“庆国庆,贺中秋”诗歌朗诵会;在重阳节,举行感恩服务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培育他们的民族情感,努力推进我校“走近中华经典”工作的有序开展。

2.重大纪念日教育

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百人帮一人,帮困献爱心”捐款活动、红十字义卖活动等,师生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帮困助残、扶危济贫的传统美德。

3.学校传统教育

切实做好以预备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我校优秀的校园文化,如“进校三句话”、“精神文明五字歌”、“行为规范三字经”、“校园生活十八勉”等,在感悟校园文化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落实三位一体,形成工作合力

1.办好家长学校

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和一次家长委员会例会,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2.做好家访工作

秉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宗旨,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家访。通过家访,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家长教育、监督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利用寒、暑假,学校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慰问,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3.用好社区资源

成立由社区各企业和各村领导为成员的社区办学委员会,指导学校工作,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各村假日学校。在各村行政村长和我校插村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对重点帮教对象登记造册,并与镇青保办及各村主任一起及时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落实各项帮教措施。

二、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加强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

根据市教委课程计划和县教育局有关规定,开足、开好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在配齐基础型课程师资的同时,积极挖掘和培养探究型、拓展型课程师资。结合学校和社区实际,通过引进—移植—改编—开发,稳步推进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成立“崇明糕制作工艺探究”、“长江隧桥通车对崇明岛旅游业开发的影响”、“崇明土特产超市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森林公园‘知青墙’旅游资源的修缮及开发”、“前卫村‘农家乐’饮食文化探究”、“崇明特色民居的生态调查”等一系列课题,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形成校本课程。目前,《糕源——学做崇明糕》校本课程被列为崇明县区域共享课程名录,探究活动“寻崇明糕产生之源,探食品特色发展之路”获第2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践活动一等奖。

2.落实减负增效措施

注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作业研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情况,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年度和学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面向全体学生,认真抓好“提优、拨中、补差”工作,关注对优秀生的培养,提供“零距离”指导,为他们提供发展机遇和空间;对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人盯人”战术,明确任课教师是补差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健全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和作业、考试、辅导、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教学各流程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1)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我校在进行“有效作业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起,和虹口区海南中学合作,进行了“教学案的编制与使用的实践研究”。考试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考试学科六至九年级全部课程的教学案,并建立资源库,第二年修订完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实现海南、建设两校学科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进展顺利,效果良好。

(2)注重有效监控和质量分析。定期或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以随堂听课、推门听课、点名听课等形式)、作业批改,同时通过座谈、学生问卷等及时教师教育教学状况,寻找特色和亮点予以表扬推广,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总结提高,把教学质量监控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尽量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使全体学生尽可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重视质量监控,组织好每次的考试,严肃考风考纪,严格评分标准和阅卷程序,做好质量分析,相关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团队作用,制订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转化。

(3)强化作业布置、批改、辅导、讲评等环节的管理。教师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多样,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相结合,巩固性作业与探究性作业相结合,全班统一性作业与个别辅导性作业相结合,及时批改、有效辅导。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力求让优等生强化,中等生优化,学困生迎头赶上。

三、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提升学科教师课程执行力

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的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能左右其他因素的因素。加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程执行力的唯一途径。学校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校本研训和校际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在学习和交流中开拓视野,丰富信息,提升能力,反思成长。

1.“走出去,请进来”,提升“主动有效课堂”理念

(1)“走出去”,增长见识。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学骨干参加全国及市县各类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开阔教师视野,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和研讨的平台,使教师在学习、研讨中找不足、求改进,不断地完善、提升自我,打造过硬的教师队伍。

(2)“请进来”,专家引领。充分利用虹口区海南中学委托管理的契机,邀请市、区县教研员和相关教育专家前来举办讲座,解读课程标准,参与听课评课,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念,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不同层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拜名师,结对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多层次的结对拜师活动,实现教师队伍梯队式培养,为教师搭建了同层次的发展平台,加速教师的梯队式成长步伐,为“主动有效课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县级拜师,专家引领。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安排多名中青年教师拜进修学校教研员为师,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2)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安排多名青年教师向虹口区海南中学优秀骨干教师结对拜师,以“主动有效课堂”为切入点,提高并改善青年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能力。

3.教、研、训一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倡导教、研、训相结合,在实践中研究,在探索中思索,在互动中提高,及时总结、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教研活动课题化、系列化、制度化,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课堂教学的主动有效。

(1)加强备课组管理。教师做到提前一周备课、编写教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坚持写教后记,不断反思总结。教导处定期和随机检查,提出整改意见,为后进教师配备指导教师。

(2)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在计划制定和执行方面做到有计划、有措施、见成效,开展争创先进教研组和备课组评比、表彰活动,打造学校“主动·有效”的研修文化。统一校本研修时间,各教研组坚持单周备课、双周教研,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听课、评课活动,规定教研组长、学科教师听课、评课达标要求。

(3)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组织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如“有效教学课堂”设计、教学案例、解题命题能力等专项竞赛、评比和表彰等活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推动“主动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4)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开展“去海南,共建设,月月研”大组教研活动,以“吃透考纲,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主题,组织县(区)、校级骨干教师开设有效课堂教学研讨课,同时邀请区县专家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与教研员面对面切磋、研讨,解决教师的疑问和困惑。

(5)加强校际交流合作。以“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开展了建设—海南“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并邀请虹口区和崇明县部分教研员和城北片部分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年五月,本着“交流、合作、提高”的宗旨,在寻求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下,举办了建中杯“主动有效课堂”教学邀请赛,建设、大同、育林、港西、宏达、崇西六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和县学科教研员共同参与,对18位老师提供的21堂优秀课例进行了研讨和评比,有力地推动了校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系崇明县建设中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