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足孩子今天成长

立足孩子今天成长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务孩子的明天”需要我们的每一个员工要有一颗服务孩子的心,一颗爱心责任心,全身心地投身教育教学;学校要发展,教育要成功,全都离不开学校成员的共同努力。“服务孩子的明天”要求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知识,做育分的园丁,而是教会孩子学习,育孩子能力。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是孩子在校生活最丰富多彩、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立足孩子今天成长 服务孩子明天发展

石汉敬

学校的功能是什么,学校应该怎么办,有效的办学有没有统一的模式,怎样的学校是一所成功的学校,怎么让地处农村的学校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教育,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需求、促进其潜能发挥教育的外部条件,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均衡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做教育的人思考的问题。我们新民小学是一所比较偏僻的农村小学,学校生源少,学校规模小,全校只有十个教学班,学生三百来位,学生中留守儿童多,外省籍儿童多;学生监护人的文化水准、行为文明素养都相对比较低,尤其是那些隔代监护的家庭其监护人在这些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帮助就更显得无法应对、力不从心了。我们从自己的校情出发,牢牢把握学校育人(非育分)的功能,把“服务孩子的明天”确立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一切以孩子明天的发展为目标,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努力寻找适合学生成长、进步、发展的合适的途径,让学校所有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做了以下一些努力和探索。

一、打造学校精神,凝众人之心,汇聚学校发展之泉

“服务孩子的明天”需要我们的每一个员工要有一颗服务孩子的心,一颗爱心责任心,全身心地投身教育教学;学校要发展,教育要成功,全都离不开学校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要让我们的员工能够全心工作不断进取,形成一个良好的团体氛围是很有必要的。学校是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在尊重教师个性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共有的对事物的原则看法和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我们这三年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我们认为学校精神文化一经形成,会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工为实现工作目标、学习、生活的基本信念;调整着干群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使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良好学校风气的形成。因此我们努力通过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校风,服务好我们的学生,促进学校的发展。

1.仔细斟酌,认真提炼,确立学校精神

我们在寻找典型事例的基础上,经过各个层面的讨论交流,把“敬业进取、真诚尊重、合作谦让”定为新民小学的教工精神。为了让这一教工精神能有效地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判断并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围绕这十二个字的教工精神,借助校本师德培训的平台,由学校党支部、工会具体部署培训实施方案,组织各组室开展讨论交流,学校支部书记先后开设了三次讲座,《谈敬业进取——论教师的敬业精神》、《讲真诚尊重——论教师的人际关系》、《话合作谦让——论教师的合作精神》三个讲座,进一步解读和提炼学校教师精神的文化内涵。培训活动中大家人人做好学习记录,填写学习记录表。在此基础上,各组室推出分论坛交流的代表,学校组织了三次学校精神专题论坛,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学校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与此同时,我们经过深入的思考,又提出了“厚德博学尽责”的校训、“严谨仁爱求新”的教风、“勤思善学敢问”的学风和“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校风建设的目标。

2.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增进团队理解互信

俗语说,“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团队,当大家有了共同的愿景,目标指向集中,心往一处想,成事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共同的目标、齐心的力量是需要学校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多样的方法加以引导,需要从多个层面、多种场合通过多向互动在日常化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地实现。据上述思考,我们不断地优化管理方式,学校领导不高高在上,坚持以人为本,自觉贴近教师、贴近职工,经常深入员工办公室,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和所求,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员工工作所需,采纳他们既合理又可行的建议,及时就员工关心的问题通过个别沟通、会议说明、校务公开的形式做好解释工作,排解了员工的疑虑。学校领导、中层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第一时间沟通信息,遇到工作推进、处事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的问题我们会认真组织协调,分析矛盾的根源,还事物的本来面目,让大家在愉快的心情之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之间更是注重交流沟通,每一项决定的出台都经过充分酝酿、仔细思考、分析利弊,基本成熟再在更广范围内征求意见,经讨论通过后予以公布实施。这样的决策过程显得更加智慧,因而也就更加可行和有效。

3.善于发现,典型引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真正的学校精神既来自学校,是学校主流思想和实践的结晶,同时它又需要有新鲜的代表它内涵的具体事物的不断演绎和深化,这样的学校精神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寻找和发现能够代表学校精神的典型事例,通过进办公室和员工聊天,进教室观察,参加教研,阅读教师的读书心得、经验总结、论文等各个方面多视角寻找体现学校所倡导的学校精神的代表性事例,利用教职工例会这个平台,及时宣传这些事例,对教职工工作、学习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和获得的荣誉予以点评,扩大其影响。既是对有关人和事的表扬肯定,又明确了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一步突出了我们的学校精神。我们还善于通过优秀员工和优秀党员的评比,不断推进学校精神的建设,使之成为推进学校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力量源泉。可以十分自豪地说,近几年来,学校校风好,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我们的中层干部忠于职守,工作有创意有闯劲;教职工工作勤奋,教师治学“严谨”,乐于奉献,厚爱学习困难学生,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发展;善于“求新”,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

二、深化课堂研究,促行为转变,实现有效高效教学

“服务孩子的明天”要求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知识,做育分的园丁,而是教会孩子学习,育孩子能力。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是孩子在校生活最丰富多彩、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更好地实践我们“服务孩子的明天”的办学指导思想,我们以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依据,努力探索“二期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改革,让我们的老师真正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培养孩子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实现“二期课改”提出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要通过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着力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1.理念引领,课题推进,确立课堂改进方向

理念学习深化理解。虽然我们的许多老师经历了“二期课改”的洗礼,但我们感觉还是有众多老师对课改核心理念认识不清,或者说不甚了了,对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是感觉模模糊糊,无从下手,缺乏方向感,一些近年引进的教师更是缺乏课改理念的学习,不知道怎么样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一方面我们利用教师校本培训的平台宣传现代教育理念,介绍市内相关学校的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一方面邀请教研室资深知名教研员来校做讲座,以帮助教师知晓、加深对教学改革方向的认识和理解。

课题推进深化认识。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题促理念的深化,以研究促教学范式转变的实践探索。经过认真和深入的思考,我们确立了《农村小学小班课堂中学生发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主课题(课题被立项为2011年县级重点课题),围绕这一主课题,我们又确立了校级子课题25项,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社会等众多学科,2011年下半年组织了课题开题仪式,教研室领导一起参加了我们的开题报告会,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确立路径明确方向。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理念引领,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来说还需要有较为明确的路径设计,或者说基本策略。我们经过不断的思索,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现让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路径,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并力求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讲、教师少说让学生探索,教师要尽最大努力通过情景创设、提供多个案例、抓住生成性资源,要在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上做文章,引导学生互相合作、积极思索、寻求问题解决,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获取知识及其规律,得出自己的结论,让学生在参与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会思考习得学习方法。

2.聚焦教学,深入研究,追求主动有效课堂

课堂研讨中推进教学行为转变。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现让给学生”课堂改革路径,我们结合“主动有效”课堂的研究,开展了人人上展示课、个个听课参加评议、全校展示跨学科参与的由点到面的系列化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每位老师通过校园网教研平台发表评课意见,分享同伴的思想火花。与此同时,学校管理层通过组织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一起随堂听课的办法,深入课堂和执教老师一起就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式手段、学生参与情况、教师的倾听程度、教学即时效果等多个角度展开课后交流探讨,尤其是就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密度(包括思考、讨论、质疑提问、动手操作)和老师开展探讨,交流如何通过倾听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等方面的成败得失。

校本培训中促进研究深入。我们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书心得等多种方式让课改路径进入老师的头脑。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张秀丽为我们做的《现代教育理论引领主动有效课堂》的讲座,强调了新基础教育提倡的把时间、学习空间、学习工具、提问权、评议权还给学生的要求,介绍了静安区附属学校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议”和两个基本特征: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学得懂的内容教师不讲;尽可能开发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围绕专家讲座我们认真组织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并列入“360”考核内容;围绕什么样的课堂用语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我们组织了“我的课堂教学用语”的征集活动;围绕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我们组织了“转变教学行为把时空还给学生”的教学专题月研究活动。

帮传带教中促进共同发展。教学行为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过程,它一方面需要长时间深入地探索;另一方面也需要同伴的互助联动。我们通过师徒结对、组室调整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师的教龄、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让有关老师组成联动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善于探索教学方式改变的老师的作用;采取互相听课、共同设计教案、同课同案异教等各种形式,推进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善于发挥对“二期课改”理念领悟深刻行为方式转变显著的年轻教师的作用,大胆地让他们为全校教师上亮相课,并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在转变教学方式上善于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的资深老师作亮相课的点评。这个活动给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很有意义的研究案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评价跟进,多面推动,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课题引领,突出评价重点。理念的建立、研究的深入为教学方式的转变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我们感到还可以借助评价向理想中的目标再跨前一步。为此,结合《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发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增添了评价教学行为转变的评价指标。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知晓这些指标内容,让大家知道这些指标的意义所在,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使老师们在指标的引领下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在评课、反思中也要能够围绕这些指标展开,学校组织的教研课、推优课、随堂课也都注重这些指标的使用,发挥了评价在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打造温馨课堂,促进有效教学。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主动有效课堂的实现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我们以温馨教室建设为抓手,要求我们的老师积极营造无批评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无指责、无讽刺,绝对不说“你真笨、不开窍、你听别人说”等有损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的话语,避免由此带来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敢发表观点、思维受到压抑状况的出现,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一定会是主动有效的课堂。为此我们还请来了德育室严英来校作专题讲座,让大家对目前师生关系的现状、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对“主动有效课堂”的推动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的理解,老师们感觉收获颇多、启发很深。

三、创造多种条件,搭锻炼舞台,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服务孩子的明天”需要我们在学校的课程教学、课外教学活动等各个方面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最适合、最有利、最充分的教育,为明天继续学习乃至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提高生活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潜能,创造一切条件扬其所长。

1.快乐活动,精心设计,培育兴趣爱好

把学生从书堆里教室里解放出来,还学生自由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认真组织设计快乐活动日的指导思想。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每周三下午集中安排两个板块按计划组织开展活动。其中之一是组织内容丰富项目多样的体育锻炼,有游戏、小皮球、垫上运动、跳绳、呼啦圈篮球、羽毛球、丢沙包、跳橡皮筋、跳短绳、推铁环、踩高跷、健身车等。其中之二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开设的微型校本课程,有蜡笔画、纸浮雕、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七彩童话故事、佳作欣赏、趣味七巧板英语口语交际、管乐、舞蹈、篮球、跳踢、数码摄影、无线电电子兴趣、电脑兴趣、手工编织、模型工程、棋类等,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2.阳光跳踢,坚持不懈,打造学校特色

健壮的身体是学生明天发展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学校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上好“三课”、“两操”、“两活动”的基础上,遵循简便易行有效的原则,积极组织每天半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为了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由学校出资为每个学生购买了一条绳子和一个毽子,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以后组织25分钟的全校性跳踢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投入到这项活动之中。一年级学生开始跳绳时我们发现许多孩子都有点手足无措,显示协调性比较缺乏,然而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协调性明显提高,让我们感到这么一个看似平常的锻炼项目,其实对孩子的发展可真不可小看。

对小学生而言,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有效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了深入做好这件事情,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活动的开展,把绳操(自创)、手语操、5678韵律操穿插在25分钟的跳踢过程中,既保持了学生的兴趣又在活动中调节了学生的身心。我们还采取“天天记、周周评、月月比”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每天自己记录跳踢个次,班级每周评出冠军,学校每月评出跳踢之星、学期表扬跳踢大王,学校还辟出专版,展示活动开展情况,表彰成绩优秀学生。

不懈的努力,执着的追求,全校学生的阳光跳踢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以绳子毽子为健身器材的每天下午25分钟的阳光体育是学校最具活力的时刻,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段,校园因此而充满生气;跳踢也是我们学校每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的必立项目,同时也是参与学生最多的项目。得益于坚实的群众性普及基础,学校近年来在市县组织的阳光体育跳踢大联赛中屡创佳绩,跳踢拍项目连续三年进入市的团体前三名。刚刚过去的四月,学校在代表崇明接受市基教处、督导室、教研室、体卫艺科处、普教所开展的为时一天的“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专项调研中得到了专家和领导的充分认可。

3.平台搭建,认真策划,提供展示舞台

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对其成长的激励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课堂上倡导“把发现让给学生”,提出“勤思、善学、敢问”的学风建设目标;在课堂外,我们积极依托学生社团和各项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他们显示自己的才华,提升农村学校学生的自信和勇气。学校组建了管乐队、跳踢队、无线电测向、电子探雷、篮球队、舞蹈队,每年都要组织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举行隆重的六一庆祝典礼,红领巾广播台坚持每周播出一次,让学生主持升旗仪式做国旗下主题演讲,请小干部实施班集体评比的日常管理。读书节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培养了阅读兴趣,学生们所撰写的童趣、朴实、有自己思考的“一句话书评”在红领巾广播台的播放,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自豪感;六一庆典,我们的学生自己到网络上搜索内容,模仿学习自排自练节目,平时表现看似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学生在庆典上着实让他们秀了一番。长时期的日常训练、不可多得的展示机会、一个个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相信今天他们活跃的身影会在明天的舞台上有更好的表现、有更多的成功。

学生的明天是我们办学的根本所在,我们将孜孜以求、继续探索,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立足于学生今天的成长过程,使我们的教育更贴近学生、更让学生喜欢,为他们明天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系崇明县新民小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