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悼会演词

追悼会演词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校开追悼会已不一次,或犹未解追悼会之本意,予今日欲就此问题稍加讨论。然则临死片刻之先,悲苦相交,便非追悼,而为豫悼。吾辈无不死,虽寿达百岁,亦不过数十年之生存,自无量寿佛观之,当不辨为豫悼为追悼会。故今日之会,对于死者为追悼会,亦无不可,谓吾辈互相忏悔、相会警戒之豫悼会。不必豫悼,以死为可痛也,然则必须追悼。男儿沙场之概,且为追悼演语。

追悼会演词

(1916年3月)

本校开追悼会已不一次,或犹未解追悼会之本意,予今日欲就此问题稍加讨论。曷谓乎追不及之谓也,非今日死者,今日始追悼之故,应康死已逾年,亦宜追悼,即昨日死而近日开会,亦莫非追悼,断无必须死后经若干时间始可追悼也。是故临死片刻之后,便是追悼。然则临死片刻之先,悲苦相交,便非追悼,而为豫悼。吾辈无不死,虽寿达百岁,亦不过数十年之生存,自无量寿佛观之,当不辨为豫悼为追悼会。故今日之会,对于死者为追悼会,亦无不可,谓吾辈互相忏悔、相会警戒之豫悼会。死何必悼,未死不必豫悼,既死岂必须追悼。人事吉凶豫贺,吾闻之忌言。豫悼果何意欤?此其间含有哲理的问题。以死为苦痛乎?以死为快乐乎?此言大可研究。不必豫悼,以死为可痛也,然则必须追悼。以死为苦痛乎?以死为快乐乎?余以为未可遽断。就表面而论,追悼为哀死者之事,曷为乎哀?哀其苦痛也,是以死为苦痛也。而予观有时开追悼会之用意,一若故事表扬,欲使生者不畏死,如军人之追悼会,即有此种性质。男儿沙场之概,且为追悼演语。劝生者不畏死,是以为快乐也。追悼会之本意,非稍有冲突乎?乐天主义与厌世主义,本为伦理学上反对之二说,其待解决此二说,始可言追悼会之本意乎?自二十世纪,伦理思想之进步,以道德随时代而变迁发展,非千古不易之理。凡古来反对说之悬案,皆可解决。例如善恶二字,何谓善?何谓恶?实为相对名词。前儒性善性恶之争,其基本观念犹以道德为不易之理,不然善恶且无定义,性善性恶,焉有定说?快乐苦痛亦犹是,何谓快乐,何谓苦痛,且无定义。以死为快乐,以死为苦痛,焉有定说?快乐苦痛,既无定说,则生死实不成问题,可知追悼会与生死二字竟绝无关系者也。

生死不成问题,此言不可误解,非生不足重、死不足惜也,不为生死问题而追悼之意也。曷为而追悼?曰为同学感情而追悼,不但生者与死者之感情而追悼,且为生者与生者之感情而开会,不论生者死者感情之存在一也。夫社会的生活,有肉体方面与精神方面,肉体有代谢,而精神无所谓代谢,即肉体有生死,而精神无所谓生死也。人生以精神方面为重,则生死不过躯壳之存亡问题而已,是故哲理不言悲。今日开会追悼,异地香花,衷心敬虔,且有一种团结精神之壮气。种种悲词悲文,不过我国道德情的基础之特色。理性之作用,自然流露亦应有之事。而今日乘追悼会之机会,偕来灵隐,徒步演习,裨益卫生,野外风景,饱吸不少,同学感情,因以增进。此实为今日追悼会要重之价值,亦学校所以有追悼会之本意也。死者长已矣,自非金石,荣枯有常。第芳春桃李,不当有残枝之折,相期吾辈共学长生。顷闻述行状时,有睡不闭户,器械体操为致病之由,因噎废食之谈,余不以为然。平时运动,决不至此。三生不遵余言而死,且须追训,互相警戒,须从积极方面进行,绝不可作消极的主张,此予所屡言而切望者也。

(原载《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志》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